2022年北京冬奧會對我國體育旅游產業有何助益?
2022年北京冬奧會講助推我國體育旅游業從弱向強,實現彎道超車!
對于我國體育旅游來說,如今最為熱門的兩個話題就是冬奧會與冰雪運動。
眾所周知,我國體育旅游的黃金起步點始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隨著2022年冬奧盛會再次襲來,一股強烈的冰雪運動風、冰雪旅游潮正在悄然而成。據相關部門測算,2022年冬奧會將帶動我國直接參加冰雪運動者達5000萬人次,帶動參加冰雪運動和冰雪旅游人數超過3億人次,冰雪旅游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微攝官方主辦《奧運中國簡報》截圖
需求端持續向好,也為供給端同步發力創造市場條件。據央視財經統計顯示,2019年與2020年我國分別新增159萬和180萬家與體育相關的企業,而在今年上半年,已經新增超112萬家體育相關企業,同比增長54%。企查查數據顯示,2019年與2020年體育旅游相關企業分別新增9.45萬家和10.73萬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7.47萬家,同比增長174.4%。
△資料來源:企查查
據此,結合前文兩節分析,文化產業評論(ID:whcypl)綜合研判認為,2022年將是中國體育旅游產業由弱向強、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轉折點,也是推動疫后旅游市場逆向提速的關鍵機遇期。同時,全國區域間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主要基于以下支撐。
一是戰略目標牽引。黨的十九大后,我國確立了“健康中國”“體育強國”的發展戰略。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在戰略目標中明確,到2030年要推動健康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2019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戰略目標中也提出,到2035年,促進體育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慶祝建國70周年體育強國方陣(來源:新華社)
細研兩個《綱要》,“健康+體育+文化+旅游”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也提出,將大力發展健康、文化、旅游、體育等服務消費列入了重點任務。據統計,從2016年至今,國家層面出臺涉及“健康+體育+文旅”融合發展的政策措施就有多達25個。足以印證,國家戰略導向性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是地方規劃聚焦。近年來,在國家戰略的引領下,各地積極貫徹落實“兩個綱要”,精準聚焦目標任務,制定完善配套政策,培育市場主體,體旅融合力度甚至超越文旅融合。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尤其下半年以來,上海、天津、江蘇、浙江等地區紛紛發布“十四五”體育、文旅相關發展規劃,無一例外地將體育、文旅與相關產業融合納入發展布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例如,《上海市體育發展“十四五”規劃》明確,到2025年基本建成國際體育賽事之都,體育產業總規模比2020年翻一番,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左右,年度賽事經濟達到200億元左右。《杭州市“十四五”體育產業發展規劃》強調,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產出達5000億元以上,建成全國重要的體育產業示范基地和體育消費示范城市。
三是市場潛力巨大。世界旅游組織數據顯示,當整體旅游產業的增長額在2%-3%左右浮動時,全球體育旅游產業每年增長率可達14%-15%。根據國內行業分析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全國體育消費總規模已達到1.5萬億元,其中體育旅游市場規模約為1.02萬億元。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國內旅游收入為2.23萬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3.50萬億元。相比較而言,無論是全球范圍內,還是國內市場,體育旅游都是旅游產業中增速最快一個細分領域。
△文化產業評論根據公開數據整理
此外,國家《“十四五 ”體育發展規劃》提出,到十四五末,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達到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居民體育消費總規模超過2.8萬億元。據不完全統計,2018-2020年,我國冰雪旅游投資總規模超過9000億元,其中2018-2019年約為6100億元,2020年吸收重資產項目投資額約3000億元,預測2022年冰雪旅游市場規模或突破1萬億元,這些數據足以說明我國體育旅游市場的巨大空間。
Hash:e76638af23a3f861e059bed063d02fa942be4395
聲明:此文由 區塊大康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