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垣都有什么景點 長垣著名景點
導讀:長垣都有什么景點 長垣著名景點 1. 長垣著名景點 2. 長垣著名景點排名 3. 長垣景點介紹 4. 長垣的旅游景點 5. 長垣市景點排名 6. 長垣著名景點圖片 7. 長垣有啥景點 8. 長垣市的景點
1. 長垣著名景點
長垣,河南省轄縣級市,由新鄉市代管,位于豫東北地區,介于東經114°29'—114°59'、北緯34°59'—35°23'之間。
長恒景點有: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黃河灘區生態游覽區,郭寨觀音石刻造像。
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為國家水利風景區。
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位于河南省長垣縣,主要依托境內的黃河自然狀貌、堤防和淤背區、控導工程、引黃涵閘、天然文巖渠及其營造的自然生態景觀,以及廣袤灘區內的水域環境、引黃調蓄及生態水系工程、國家撿類濕地自然保護區、鄉村風光資源和相關的歷史人文古跡,規劃建設面積達189平方公里,屬自然河湖型景區。
景區建設將集休閑觀光、鄉村度假、科普教育、娛樂健身、文化體驗等多種功能為一體,最終形成“兩河四堤,多彩林帶,一園多區,百里菜花”的旅游格局。
長垣黃河水利風景區的開發建設,將對長垣黃河灘區移民遷建、灘區綜合治理開發、防洪搶險與遷安救護、水利工程保護、引黃供水設施完善、水生態文明與水景觀建設、黃河文化、廚鄉文化與長垣創業文化的弘揚與傳播等發揮巨大作用,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黃河灘區生態游覽區
——位于惱里鎮境內,占地面積4. 8萬畝,建筑面積5萬平方米。東臨黃河,與山東省隔河相望,西臨黃大堤。建有鄉村渡假村,傳統農業博物館,農業超市區、私家園林區、百菜園、百家園、百花園和中草藥園、牧草區、人工湖56個連堤壩建成的民族 風情園。
黃河兩岸灘地遼闊,一望無際,水草豐茂,空氣清新,每逢夏秋季,植物枝繁葉茂,郁胡蔥蔥,流漣其中,宛若置身于大草原;雨后初晴,天朗氣清,蛙鳴蟲唱,傾聽大自然的天籟之音,別有一番情趣。泛舟河上,波瀾壯觀,心胸豁達,河勢或東西流淌,或南北縱橫,蜿蜒曲折,真是一河連兩岸,舉目望兩省。人們到這里或休閑觀光,或渡 假游玩,或陶治情操,修身養性,或抒發情懷,欣賞無與倫比的田園風光,投入大自然的懷抱,既可領略黃河風情,又可體味黃河文化。
郭寨觀音石刻造像為文化旅游景點。
位于縣城東3公里的孟崗鄉郭寨村中,1986 年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造像共有11尊,計有觀音、羅漢、關羽、周倉、關平、土地、財神等。其中觀音造像,騎一怪獸、面容慈祥、造型優美、形象逼真,栩栩如生。雕刻精細,細條流暢,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高超的石刻藝術才能,是不可多得的明代石刻藝術精品。造像北部有“萬歷四十年七月初一立”字樣。
2. 長垣著名景點排名
No.10 皮影戲
皮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范圍極為廣泛,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于西漢,興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011年,中國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9 中國剪紙
中國剪紙是一種用剪刀或刻刀在紙上剪刻花紋,用于裝點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動的民間藝術。在中國,剪紙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會生活,是各種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剪紙蘊涵了豐富的文化歷史信息,表達了廣大民眾的社會認以、道德觀念、實踐經驗、生活理想和審美情趣,具有認知、教化、表意、抒情、娛樂、交往等多重社? ?價值 。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8 古琴藝術
琴棋書畫,曾是中國古代文人引以為傲的四項技能,也是四種藝術。其中,琴樂是中國歷史上淵源最為久遠而又持續不斷的一種器樂形式,其可考證的歷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等婦孺皆知的成語都出自和琴有關的典故。然而,由于琴自古都是文人自我陶冶的一種雅好,很少在公眾場合演奏,所以現代人對它的了解已經十分有限。2008年,古琴藝術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7 珠算
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算盤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一種簡便的計算工具。“珠算”一詞﹐最早見于漢代徐岳撰的《數術記遺》,其中有云:“珠算﹐控帶四時﹐經緯三才”。2013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6 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歷中表示季節變遷的24個特定節令,在中國先秦時期開始訂立、漢代完全確立。它把太陽周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始于立春,終于大寒,周而復始,既是歷代官府頒布的時間準繩,也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日常生活中人們預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針,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2016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5 中國針灸
針灸是針法和灸法的總稱。針法是指在中醫理論的指導下把針具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體內,運用捻轉與提插等針刺手法來對人體特定部位進行刺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針灸是東方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內容包括針灸理論、腧穴、針灸技術以及相關器具,在形成、應用和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鮮明的中華民族文化與地域特征,是基于中華民族文化和科學傳統產生的寶貴遺產。2011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4 中國書法
書法是中國及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過的周邊國家和地區特有的一種文字美的藝術表現形式。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了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往今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至于其他書寫形式,如硬筆、指書等,其書寫規律與毛筆字相比,并非迥然不同,而是基本相通。2009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3 京劇
京劇,被視為中國國粹,是中國戲曲三鼎甲“榜首”。徽劇是京劇的前身。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京劇形成后在清朝宮廷內開始快速發展,直至民國得到空前的繁榮。2010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2 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活字印刷術是一種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經過長期實踐和研究才發明的。先制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涂墨印刷,印完后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2010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No.1 端午節
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是流行于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 ??間的四大傳統節日。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是古代吳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之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該日抱石跳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2009年,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3. 長垣景點介紹
由于關山,萬仙山,秋溝和寶泉都屬于南太行景區,離長垣的距離都差不多,如果非要說哪個最近,那么關山比較近一點吧
4. 長垣的旅游景點
在新鄉市封丘陳橋,是觀看看黃河最好的地方。此處被稱為“天然氧吧”的地方——黃河濕地國家生態自然保護區。這里葦草搖曳,碧水長天,風景獨特,秀麗無比。
天然的生態環境使這里成了鳥的王國、禽的天堂。156種各色鳥兒匯集此地,組成鳥兒的“聯合國”,成就沿黃濕地中少有的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
如今的陳橋東湖濕地公園,規劃建設了觀光科普區、濕地植物展示區、溪流林地區、田園濕地區和鳥類自然保護區,已形成萬株風景樹群、五百畝荷花觀賞水系、千畝油菜花海、濕地觀鳥棧道等立體生態旅游。
棧道通幽,漫步其上,讓您盡情領略大自然的神奇,陶醉在“鳥從綠中出,水天共一色”的美景中。
5. 長垣市景點排名
答:中國最長的長城是中國北京的八達嶺長城
全長5400米,中國最長的長城 ,還是北京十六景之一,卻鮮為人知
談到北京,你首先會想到什么?很多人會想到香山公園、天安門廣場、故宮,等這些頗為要有名氣的地點,也不得不說,這些地點的名氣是特別的高。不僅國內的游客喜歡去參觀,就連國外朋友也是慕名而來。今天,我們介紹的并非是上述景點,而是也在北京境內的,距離北京城區僅僅73公里的,慕田峪長城,它可以說是歷史悠久,而且有著很燦爛的萬花,景區內游客能夠看到山巒疊嶂的情景,同時,植被情況高達僅90%,長城它的全長有5400米左右,同時是5A級別景區。
慕田峪長城創建時間:公元1368年,當時它的存在,可以說是明時期長城的精華所在。該長城東面方向連接古北口、而西面則連接居庸關,同時這里還有大角樓、以及正關臺等這些景觀。長城的墻體保存的也特別的完好,正是因為保存完好,從而能夠很好地將長城古韻完美的體現出來。
景區內同時開發了有滑道、中華夢石城等這些項目,從而實現文化、健身一體的有機結合,這樣的結合從而讓游客在游玩的時候不會感覺到枯燥。根據了解,不僅慕田峪長城,其中八達嶺長城,都發現了不同程度的損壞,其中主要是游客的簽名、以及一些在墻體上的刻字留言,這都極大影響了長城本身的美觀程度。
所以,在了解到這樣的情況之后,慕田峪長城有專門設置涂鴉區,這里專門供游客寫簽名以及留言。剛開始,景點對發現留言刻字的朋友進行制止,卻發現,這樣的現象并不能夠完全的杜絕,之后干脆根據游客的喜歡,設置了這樣一個涂鴉賺取,同時還會將增加10號樓、以及5號等2個專門提供游客留言的涂鴉區。同時,景區還考慮設置電子涂鴉墻,這樣是為了滿足游客的愿望。
同時景區內的草木是非常的茂盛,其中,它的制備情況更是高達百分之96,正是這樣大面積種植,是任何其它城段都無法超越的。另外,游客在這里欣賞風景的時候,可以登高望遠,那種心境還是很開闊的。而且,在這里還能夠呼吸道新鮮的空氣,實乃是不錯的選擇。
6. 長垣著名景點圖片
長垣市屬于河南省新鄉市。長垣市,河南省轄縣級市,新鄉市代管,位于河南省東北部、新鄉市東部,因古時“縣有防垣”而得名。是中國廚師之鄉、中華美食名城。
1、長垣市的地理位置
長垣市位于豫東北地區,東與山東省菏澤市東明縣隔黃河相望,南連開封市蘭考縣,西接封丘縣,北面與安陽市滑縣、濮陽市濮陽縣交界,總面積1051平方千米。
2、長垣市行政區劃類別
長垣市行政區劃類別為縣級市,由河南省直轄、新鄉市(地級市)代管,河南省和新鄉市均為長垣市的上一級行政管理單位。
3、長垣市行政區劃
長垣市下轄5個街道、11鎮、2鄉,分別為:蒲東街道、蒲西街道、南蒲街道、蒲北街道、魏莊街道、惱里鎮、丁欒鎮、樊相鎮、常村鎮、趙堤鎮、孟崗鎮、滿村鎮、張三寨鎮、苗寨鎮、方里鎮、佘家鎮、蘆崗鄉、武邱鄉,另有1個高新技術開發區:河南長垣起重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長垣市政府駐地在蒲西街道人民路368號。
4、長垣市的自然資源
長垣市動物主要有:鴨、鵝、羊、白條等。植物主要有:桃、杏、菊花、夾竹桃等。
5、結語
長垣市屬于河南省新鄉市,長垣市是由河南省直轄、新鄉市(地級市)代管的縣級市,也是河南省重要的縣城之一。
擴展知識:長垣市的氣候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境內主要旅游景點有銅塔寺、如意園、論語公園等。
(1)銅塔寺,位于河南省新鄉市長垣市內環路東150米。銅塔寺本名妙法庵,因庵內有一座銅質寶塔,世人以物稱名,漸漸將妙法庵叫成了銅塔寺。
(2)如意園,位于河南省新鄉市長垣縣蒲西街道9號。公園是一個以植物景觀為特色,集文化展示,休憩娛樂,健身康體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3)論語公園,位于河南省新鄉市長垣市景榮路與景賢大道交叉口。公園占地面積104.7畝,全園分為文化展示區、生態景觀鑒賞區、溪水游憩區、植物群落鑒賞區等5大功能區。
7. 長垣有啥景點
新鄉博物館,新鄉鳳凰山森林公園,獲嘉武王廟,這些大多都是免費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有 輝縣西溝村,吳家灣,白徑古道,黃圍山,衛輝塔崗水庫,皮定溝司令部,拍石頭鄉黑鹿河,長垣縣黃河濕地保護區,這些都是免費的。新鄉的景區多數以南太行為主的山區,而這些景區多大是開發程度較高也就收費了,不過很多景區可以逃票。
8. 長垣市的景點
1.居庸關:
居庸關在北京市昌平縣境內,為萬里長城的一個重要關口,是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舊稱軍都關。
關隘兩旁高山屹立,翠嶂重迭,山巒問花木蔥蘢,猶如碧波翠浪,因有“居庸迭翠”之稱,為燕京八景之一。
這里形勢險要,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2.山海關:
山海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處的山海關區,為我國明代萬里長城東部的重要關隘。
它建于明洪武十四(公元1381年)年,因城樓題額“天下第一關”而又名“天下第一關”。
城樓雄踞關上,巍然矗立,自古為交通要沖。
3.娘子關:
娘子關在山西省平定縣東部,初建于唐朝初年,現存關城為明代中期所筑。
關口有關門兩座,關內為居民區,它當山西、河北兩省要沖,地勢險要。
4.雁門關:
雁門關又名西徑關,在山西省代縣城西北20公里處的雁門山腰,與寧武關和偏關合稱三關。
現存關城為明初所建,是長城要口之一,古人稱為“三關沖要無雙地,九塞尊祟第一關”。
5.平型關:
平型關位于山西省繁峙縣東北? ?境,是長城要口之一,現存關城為明代中期所筑。
古道穿城而過,向來為晉北交通要道,歷史上著名的“平型關大捷”就發生在這里。
6.寧武關:
寧武關在山西省寧武縣,為內長城重要關隘。
關城筑于明代中期,是諸山匯集之要塞,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
今關城已記。
7.紫荊關:
紫荊關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40公里的紫荊嶺上,是內長城的重要關隘。
關城依山面水,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
8.武勝關:
武勝關在河南省信陽地區南部,古稱直轅,與平靖關、九里關合稱“義陽(信陽古名)三關”,為大別山隘口之一。
今存部分古代建筑。
9.友誼關:
友誼關又稱為大南關、界首關、睦南關,位于廣西省憑祥市西南,始建于明代初期,后有增建,為中國通往越南的交通要口之一。
10.嘉峪關:
嘉峪關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南隅、嘉峪山東南麓,為萬里長城西端的終點。
關城始建于明代初期,有“天下第一雄關”之譽。
現關城內外遺存部分多為清代所建。
嘉峪關依山而筑,居高憑險,自古為東西交通要沖。
因為三國而出名的關
虎牢關,位于河南省滎陽市區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鎮,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
這里秦置關、漢置縣,以后的封建王朝,無不在此設防。
虎牢關南連嵩岳,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
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三英戰呂布更使其名聲大震。
目前,該景區吸引了不少國內外游客。
歷史上許多軍事活動均發生于此。
春秋魯隱公五年(前718年)鄭敗燕師于此;魯襄公二年(前571年)晉悼王會諸侯于戚以謀鄭,用孟獻子“請城虎牢以逼鄭”之計,開始在此筑城;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六國駐兵虎牢關和秦國對抗,楚漢爭霸時(前203年),劉邦、項羽在此爭城奪關,特別是東漢末年,呂布在此大戰劉、關、張,更使虎牢關威名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戰竇建德、宋代岳飛大破金兵于竹蘆渡,一直到元、明、清仍是鏖戰紛繁,時聞殺聲。
虎牢關為歷史上的古戰場,帝王的爭地圖疆為我們留下了很多可供觀瞻的歷史遺跡名勝。
景區內有呂布城、跑馬嶺、飲馬溝、絆馬索、張飛寨、三義廟、華雄嶺、王莽洞、“玉門古渡”、“玄武靈臺”景點。
再建古戰場文化雕塑苑、千畝魚塘、千畝荷塘、野禽濕地保護區、黃河農家樂、文化廣場等。
現在虎牢關已經開始規劃建立風景區(目前已經實施一部分),把虎牢關的路盡情重修擴寬,擴修三義廟(關羽的廟),修整點將臺(呂布當年用的),并且黃河渡口開始有不少
Hash:567ae7839aca60efb7cdbb90e17e3e31fc2fafc3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