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景點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
導讀:歷史文化景點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 1.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 2.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圖片 3. 重慶歷史人文景點 4. 重慶傳統文化景點 5. 重慶歷史文化遺產景點 6.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排名
1.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特殊的氣候,重慶還有很多別稱,比如因夏長酷熱多伏旱而得名的“火爐”;因城市依山建筑而得名的“山城”;而冬春時節的重慶云輕霧重,又名“霧都”。重慶古稱“巴”,是巴渝文化的發祥地,其歷史至今已有3000年。在這座名城里,大足寶頂山石刻群是我國晚期石窟藝術的瑰寶;游客還盡可飽覽南溫泉、北溫泉和避暑勝地縉云山、南山等地;遠郊有江津四面山原始森林、渝南萬盛石林、南川金佛山森林公園等。
2.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圖片
重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到新石器時代,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分別居住著夷、 濮、苴、奴、賓、共、(rang)、(dan)等八個民族。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統稱"巴"。
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梁州所屬就有"巴"。在甲骨文中,也有關于"巴方"的記載。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贊曰:"巴蜀由來古,殷周已見傳。"從"巴"到"重慶",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滅巴國,置巴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三十六郡,巴郡為其一。
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魏晉南北朝時期,先后更名荊州、益州、巴州、楚州。隋文帝開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這就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3. 重慶歷史人文景點
解放碑步行街:最繁華商圈
#解放碑步行街的三朵特色#以解放碑為中心,是重慶最繁華的商業圈,商場多,小吃多,美女多,是步行街“三多特色”。
#西南地區最繁華商業街#你在這里可以逛逛“高大上”的美美時代百貨、大都會廣場,也有中端的重慶百貨大樓和太平洋百貨。
#平均每分鐘有五個美女晃過#這里大概是重慶年輕人最集中的地方,有人笑稱也是重慶美女最多的地方。
長江索道:賞山城夜景絕之地
#霸氣1公里長江索道#索道起于渝中區長安寺,橫跨長江至南岸區的上新街,全程大約1公里的長江索道,可以俯瞰整個中心市區。
#看重慶最美景觀#乘坐全程約千米的長江索道,是近距離俯看重慶夜景的絕佳體驗。如果是在蒙蒙細雨之夜,還能看到一幅水墨淡彩的《巴山夜雨圖》。
#眾多影視劇的取景地#長江索道也成為眾多影視劇在重慶取景必選地,凡國內影視劇中有索道鏡頭,觀眾們就知道是重慶。其代表作有:2006年《瘋狂的石頭》、2006年《好奇害死貓》以及《極限挑戰》等。
磁器口古鎮:老重慶愜意生活
#歷史古鎮看什么#這里是重慶當年著名的水路碼頭,如今依然古色古香。鐘家院、通家院等是古鎮中典型的川東山地民居,值得一看。鎮上的寶輪寺,有千年歷史,可以敬香祈福。
#老重慶生活必體驗#踩踩青石板路,嘗嘗小吃,再鉆進茶館坐坐,看看川劇、清音,體驗一個“老重慶”的愜意生活。
#必嘗美食三絕#古鎮內能夠品嘗到很多當地的美食和小吃。毛血旺、千張皮和椒鹽花生是鎮上的“美食三絕”。
洪崖洞:巴渝特色“吊腳樓”
#2600余年歷史的洪崖洞#這里是重慶著名的歷史街區,依山面江,以具有巴渝傳統建筑特色的“吊腳樓”為主體,依山就勢,沿江而建,推薦晚上亮燈前來游玩。
#11? ??吊腳樓再現千與千尋#密集的吊腳樓像極了千與千尋中的場景,從腳下的沿江路到頂層的滄白路有11層之多。隔層功能不同,有餐館、有小吃街、有酒吧咖啡廳,也有土特產商鋪。
南山一棵樹觀景臺:賞百萬夜景
#山城夜景最佳地點之一#南山一棵樹觀景臺位于重慶南岸區南山上,可同時容納上千人,是觀賞山城夜景的最佳地點之一。
#小香港夜景#站在觀景臺上,重慶渝中區萬家燈火;環抱的兩江,流光溢彩;飛跨的長橋,輪廓清晰;色彩繽紛的整座城市,在夜空的襯托下美輪美奐,光彩奪目。
金佛山:重慶的阿爾卑斯山
#四季之美#金佛山位于重慶市南川區境內,每當夏秋晚晴,落日斜暉把山崖映染得金碧輝煌,冬季則銀裝素裹,可以滑雪。
#神秘古佛洞#北坡的山上分布著很多天然溶洞,以古佛洞最為著名,洞中有一個巨大的洞廳,四壁的佛像在光影中顯得很是神秘,洞廳一側有500羅漢陣,天氣晴朗的時候,這里是觀賞金佛山云海的絕佳位置。
仙女山國家森林公園:高山草原
#南方少有的高山草原風光#森林公園位于重慶武隆縣境內,以獨特的高原草甸受歡迎,是重慶地區休閑避暑的勝地。
#四季玩法大不同#春天和秋季鮮花盛開,夏季,可以騎馬燒烤。冬季,這里白雪皚皚,景區內開設了滑雪場,可以在這里滑雪、玩雪。
#帳篷露營#景區內有不少農家樂和星級酒店可供選擇。此外,仙女山海拔1800多米,有高山草甸,非常適合扎帳篷露營。
大足石刻: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唐宋年間的石刻瑰寶#大足石刻,是重慶市大足區境內以佛教題材為主的摩巖石刻(石窟)的總稱,雕刻于唐宋年間。石刻群中,最值得參觀的是寶頂山石刻和北山石刻。
# 寶頂山石刻必看#大佛灣的“六道輪回圖”和小佛灣的“十惡罪報圖”最為獨特
# 北山石刻必看#第53號佛像,既有唐代雕刻的豐滿古樸,又具宋代造像的修長身軀;第281號的東方藥師凈土變相,薄衣貼體具有唐代風范,儀容秀麗又是宋代石刻的特點。
武隆天生三橋:獨特喀斯特地貌
#看什么:三橋夾兩坑#主城區東邊的武隆,以獨特壯觀的喀斯特地貌著稱。天生三橋由天龍橋、青龍橋、黑龍橋三座天生石拱橋組成,是亞洲最大的天生橋群。石橋之間所夾的坑,也稱為“天坑”。
#打卡電影取景地#在天龍橋附近的天坑中,建有仿唐建筑“天福客棧”,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滿城盡帶黃金甲》中唯一的外景地。這里還是《變形金剛4》的中國取景地,如今景區內還有電影中機械怪物的造型。
黑山谷景區:重慶人避暑勝地
#6公里棧道與浮橋#黑谷景區位于重慶市萬盛區景星鄉,谷內由森林、竹海、飛瀑、溶洞等各具特色的景觀組成,6公里的棧道和浮橋是游玩精華處。
#重慶人的避暑勝地#這里山高林密,是天然的大氧吧,夏季的氣溫也比城市低幾度。重慶及周邊市民常在炎熱的夏季來到這里,感受峽谷的蔭涼和戲水的樂趣。
4. 重慶傳統文化景點
重慶的文化特色有巴渝文化、陪都文化、步行街文化等等,其中巴渝文化是長江上游最富有鮮明個性的一種民族文化之一。步行街是重慶的一大特色,重慶的解放碑步行街是全中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
重慶是我國的省級行政區,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簡稱“渝”,又叫做山城、巴渝、霧都等等。
重慶是一座典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火鍋之都”以及“溫泉之都”的美譽,也是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
重慶是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重要中心城市之一、長 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同時也是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支點。
5. 重慶歷史文化遺產景點
重慶的名勝古跡有很多,下面只列舉一個著名景點:
縉云山位于重慶市北碚區嘉陵江溫塘峽畔,古名巴山。是7000萬年前“燕山運動”造就的“背斜”山嶺。山間白云繚繞,似霧非霧,似煙非煙,磅礴郁積,氣象萬千。早晚霞云,姹紫嫣紅,五彩繽紛。古人稱“赤多白少”為“縉”,故名縉云山。
縉云山與嘉陵江小三峽、合川釣魚城一并被定為國家級自然風景名勝區。縉云山總占地面積76平方千米,海拔350米-951米。縉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資源豐富,素有北有縉云、南有石筍之美譽。
6. 重慶歷史文化景點排名
1、首先重慶的地理位置及歷史都是非常歷史悠久的,期間過程中就有豐富的文化底蘊。
2、重慶市位于中國內陸西南部、長江上游,屬于四川盆地東南部,地跨東經105°11'~110°11'、北緯28°10'~32°13'之間的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地界東臨湖北省和湖南省,南接貴州省,西依北靠四川省,東北部與陜西省相連。轄區東西長470千米,南北寬450千米,轄區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其中主城建成區面積為647.78平方千米。
3、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中國東西結合部,是中國政府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江上游地區經濟中心、長江上游地區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及航運、政治、文化、科技、教育、通信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全國綜合交通樞紐。
4、重慶距今20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就在今重慶巫山縣已經出現了中國最早的人類—巫山人。
5、重慶距今2萬年至3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了“銅梁文化”(今銅梁區)。
6、夏商時期為百濮地,《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于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7、三峽地區是中國主要巖鹽產區,由于鹽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貨之一,由此在商朝至西周時期巫山地區催生了巴國文明。
8、戰國時期,巴國從漢水流域南遷至長江上游后,先后在枳(今涪陵區)、江州(今渝中區)、墊江(今合川區)建都。周莊王八年(前689年),巴國與楚國激戰于那處(今湖北省荊門市東南),雙方相持數月,巴人不敵而歸。巴楚之戰時斷時續,幾乎貫穿整個巴史。
9、周慎靚王五年(前316年),秦國滅巴國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區長江、嘉陵江匯合處朝天門附近。是為史載重慶建城之始。秦朝分天下為36郡,巴郡為其一。
10、漢朝巴郡治江州,為益州刺史部所管轄。漢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由江州入益州平定公孫述。
11、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劉璋分置永寧郡,治江州。
12、建安六年(201年)復為巴郡。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諸葛亮經由江州平定益州。
13、蜀漢章武二年(222年),劉備在白帝城(今奉節縣)托孤。李嚴在江州筑大城。晉朝改永寧郡為巴都郡。東晉桓溫討伐李勢,朱齡石平定譙縱,皆由江州入益州。南朝宋、齊復為巴郡,郡治皆為江州。
14、南朝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蕭紀于巴郡置楚州,西魏文帝大統十七年(551年)改為巴州,北周閔帝元年(557年)又改楚州。
15、魏晉南北朝時期,巴郡先后是荊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個轄區。隋開皇? ??年(581年),廢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稱)繞城,改楚州為渝州,治巴縣。這是重慶簡稱渝的來歷。
16、大業三年(607年),州廢,復為巴郡。
17、唐武德元年(618年)為渝州,天寶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渝州。唐代延續渝州之稱,為山南西道轄地。
18、宋代時,先后屬西川路、陜西路、夔州路管轄,崇寧元年(1102年),因趙諗謀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變”之意,改渝州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升恭州為重慶府,重慶由此得名。
19、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彭大雅任重慶知府。為防御蒙古南侵之需,拓修重慶城,向北擴至嘉陵江邊,向西擴至今臨江門、通遠門一線,范圍大致比李嚴擴建的江州城擴大了兩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慶古城的大致格局。
20、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軍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慶。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慶被攻破,入城時元軍遭到激烈抵抗,守將張玨戰敗被俘,元軍繼而征降夔州。
21、元代,重慶一直是四川南道宣慰司駐地,還一度是四川行省的駐地(1288年-1290年)。 至元十六年(1280年)立重慶路總管府,管轄巴、江津、南川3縣,之后又劃忠、涪、瀘、合4州來屬。至正二十年(1360年),農民軍明玉珍建都于此,國號“大夏”,轄今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22、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滅大夏國,復改為重慶府,隸屬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轄2州、11縣、1廳,包括巴縣、江津、長壽、永川、榮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銅梁、大足、璧山、定遠、江北廳。
23、清初,發生的“湖廣填四川”運動使重慶具有了悠久的移民歷史和豐富的移民文化,奠定了近現代重慶社會的根基。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英簽訂《煙臺條約續增專條》,重慶開為商埠。光緒十七年(1891年)3月,重慶海關在朝天門附近設立。重慶由此得天獨厚的文化底蘊,孕育著無數的光輝與歷史,造就了現在的輝煌與成就,這就是重慶的由來與歷史發展進程。
Hash:aaab8296977762fef90b7e8c5df3ee653914defb
聲明:此文由 Mike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