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個有文化的春節!縉云縣博物館春節傳統民俗文化展預告來襲!
這個春節,我們為大家提供了一種新的過法——來縉云縣博物館看展覽、領禮品、品傳統年味……
展覽預告:
年的知識有木有?(過年說年)
“過年說年”,從過年的由來、歷史傳承、過年習俗等等,圖文并茂地介紹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春節的“前世今生”
一、豬的文物見過沒?(豬年話豬)
以館藏文物《漢陶質豬形組合灶具》以及其他豬形文物介紹展示為主體,體現豬作為六畜之首,與人的密切關系。在眾多的文物器物當中,豬也表達了人們祛除邪崇、祈求福祉的美好愿望,在己亥豬年作為展示,更具內涵的意趣。
二、傳統年俗活動應有盡有
從小年開始,直到元宵節結束,縉云傳統的做饅頭、切白糖、做豆腐、年夜飯、迎龍燈等等年俗將在展廳內展現,讓大家重溫舊時的年味兒,傳統的年味兒。在有限地空間內最大程度地還原傳統過年的年俗場景。
三、參與非遺剪紙、寫春聯
展覽現場,大家可以自己動手創作春聯帶回家,除此之外,更有“縉云剪紙”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高級工藝美術師劉夏英老師剪紙教學活動,大家可以參與進來,學剪紙,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博物館“這廂有禮”!
2019年是己亥豬年,博物館準備了眾多豬主題元素系列禮品和獎品,只要大家參觀博物館展覽并參與“文保單位幸運大轉盤”活動,都有機會贏取各類獎品。
這個年,來縉云縣博物館里過吧!
“回家過年—己亥年春節傳統民俗文化展”
展期:2019年1月28日上午九點——2019年2月28日
“歲月的印記—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展覽”開放 傳統民俗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提高博物館陳列展覽水平,市博物館精心打造“歲月的印記—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展覽”,經過半年多的籌備,正式免費對市民和游客開放。
據了解,該展覽位于少年宮一樓東側展廳,展品薈萃我市博物館收藏的眾多朝鮮族民俗文物,有大量珍品首次與觀眾見面。展覽以朝鮮族傳統民俗文物遺物為主線,通過“昔日的圖們”、“生產風俗”、“生活風俗”、“文化藝術”四個部分展示朝鮮族民間生活中使用過的生產工具、飲食器具、傳統服裝、家庭家具、文獻書畫、民間樂器、游戲器具等300余件朝鮮族民俗文物珍品,生動的展現了朝鮮族傳統的風俗習慣、風土人情,體現朝鮮族人民群眾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審美觀念。
字幕:市博物館 館員 高碩
(同期聲) :“本次展覽主要采用靜態展示手法,以文物的質地、功能、用途、分類和組合產品,突出展示能夠反映中國朝鮮族文化的文物珍品。目前我們圖們市博物館參觀人數主要以本地市民、外地游客及旅行團體為主,我們的日均參觀量能達到五十至六十人次,歡迎大家來參觀我們‘歲月的印記’朝鮮族傳統民俗文化展覽。”
廣州最“牛”的祠堂群,坐落在高樓大廈中,仍堅持傳統民俗 傳統民俗
來過廣州的人幾乎都會對廣州遍地的祠堂產生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名聲在外的陳家祠不僅吸引了眾多的國內游客,還成為了外國游客到廣州旅游必打卡的景點。在眾多的祠堂中,楊箕村的祠堂群顯得非常醒目。
在廣州的外地人,第一次聽說楊箕村幾乎都是在廣州最擁擠的地鐵三號線上,因為這條線上有一個“楊箕站”。不過,只有正在熟悉楊箕村歷史的人才知道這個城中村有多厲害。
楊箕村擁有近千年的歷史,在北宋往南遷移的過程中,楊箕村形成了姚、李、秦、梁四大家族。這些家族與中國歷史上所有的大家族一樣,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一股股強大的勢力,傳統文化也被這些家族很好地保留了下來。
楊箕村原本只是廣州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但是它卻擁有卓越的地理位置——處在廣州CBD中。這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村民們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拆二代”,這絕對是傳說中的“一夜暴富”。不過,在拆遷的時候,不僅要拆遷他們的房子,還要拆遷他們的祠堂。
聽說這個消息之后,四族長老趕緊行動了起來。最后,經過協商達成了拆遷之后重建的協議。在拆除的時候,村中的四族長老還專門舉行了拜祭儀式,整個場面充滿了儀式感,使在場的人仿佛穿越了時空又回到了古代一樣。在快速發展的廣州,還能有這樣古老的儀式存在,實屬不易。
現在楊箕村中的祠堂以煥然一新的面目重新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再次煥發了生機。來到祠堂群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高高飄起的旗幡。紅底鑲黃邊的旗幡在空中迎風飄揚,給人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在旗桿底部是一個個石碑,上面寫著先輩曾經的官職,給后輩帶來無盡的榮譽。
一座座建筑精美的祠堂以灰色為主色調,給人一種歷史的滄桑感。祠堂中的盆景綠意盎然,給古色古香的祠堂增添了許多生命氣息。本地村民在閑來無事的時候,會在這里打牌娛樂,祠堂中充滿了歡聲笑語。
在祠堂群旁邊有一座玉虛宮,這座玉虛宮在當年拆遷的時候沒有動,重建的祠堂群也是以它為標準進行選址的。現在的玉虛廟依然是村民燒香許愿的地方,也是楊箕村村民懷念老村莊的地方。除了這座玉虛廟,就數村口的那座門牌坊還依稀能夠看到古老村莊的影子。因此,有人感慨:城市發展得太快了,再也無處尋找小時候的童趣了。
雖然建筑被拆遷的很多,不過楊箕村的村民卻依舊保留著傳統的過節習俗。特別是過年的時候,每次都會大擺宴席,邀請眾人參加,而且參加的人越多,主人家就越有面子。姚氏大宗祠就曾擺過盛大的宴席,有600多圍,光白切雞就殺了600多只。這些流水席對客人特別熱情,無論親疏遠近來了就可以吃,隨便找個空位就成了貴賓。在高樓大廈中,還能有如此熱鬧的場面,有如此和諧的鄰里關系,實在是令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