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傳統文化習俗
導讀:昆明傳統文化習俗 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的昆明和哪里?
1、昆明彝族火把節,白天舉行斗牛、摔跤等娛樂活動;入夜則點燃火把,成群結隊行進在村邊地頭、山嶺田埂。
2、昆明密祉龍燈盛會,全村男女老少身著盛裝,抬著燈具到村外的井邊或河水源頭燒香磕頭,又唱又跳,耍龍舞獅。
3、昆明元宵節踩街文化活動,踩街文化活動自1990年開展以來,參加的人數越來越多,全八街鎮4.2萬人,2003年參加活動的近3萬人,很受百姓歡迎。
4、昆明傣族潑水節又名“浴佛節”,傣語稱為“比邁”(意思為新年),多在公歷4月中旬左右舉行。
5、“刀桿節”,是云南邊陲輪馬山一帶傈僳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體育節日。時間是農歷二月初八。刀桿節由來于一個傳說,紀念明朝時期體察邊民疾苦的兵部尚書王驥。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昆明
昆明最傳統的美食就是豆面湯圓,小鍋米線,豆花米線,而且酸漿米線就只有昆明才有,別的地方吃不到。俗就是三月三要爬西山。文化就是云南十八怪,還有傳統的昆明話。著名的旅游景點就是大觀樓,翠湖,講武堂,云南大學,還有旁邊的逼死坡,圓通山,眠山,狀元樓,還有盤龍江。
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的昆明和哪里?
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的昆明和大理。
1982年2月,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跡免受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被定為國家第一批歷史文化名城,云南的昆明和大理位列其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從行政區劃看,歷史文化名城并非一定是“市”,也可能是“縣”或“區”。
擴展資料
評選背景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1982年根據北京大學侯仁之、建設部鄭孝燮和故宮博物院單士元三位先生提議而建立的一種文物保護機制。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確定并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均為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或者紀念意義、且正在延續使用的城市。
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文物保護法》、《城鄉規劃法》確立了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制度,并明確規定由國務院制定保護辦法。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Hash:d460424e5d93ab7819353ddc0032bbcd68822137
聲明:此文由 leaf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