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縣免費旅游景點大全 -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導讀:代縣免費旅游景點大全 -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1.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2.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第一 3.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前十 4. 代縣有哪些著名景點 5. 山西代縣周邊旅游景點大全 6. 山西代縣景點排行榜 7.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榜 8. 忻州市代縣十大旅游景點
1.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
繁峙縣旅游景點
滹源水利風景區AAA
滹源水利風景區地處山西省東北部繁峙縣,北倚北岳恒山,南臨佛教圣地五臺山,東扼馳名中外的平型關,西界代縣,與雁門關相連。這里素有“佛國北門”、“滹沱之源”、“三晉東門”之稱,境內群山對峙,有山便有景,有…
秘魔巖
秘魔巖又名秘魔寺,因唐朝秘魔和尚在此講經說法而得名,位于繁峙縣城南37公里的巖頭鄉巖頭村東,距西豆公路2.5公里。秘魔巖創建于北齊,唐宋時聲譽大振,聞名全國,在佛教界享有盛名。特別是秘魔巖的“龍洞”,…
繁峙巖山寺
巖山寺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名靈巖寺,位于山西省繁峙縣城南峪口五臺山北麓天延村。創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元、明、清屢有修葺。巖山寺坐北朝南,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寺內正殿已毀,現存建筑主要有…
繁峙三圣寺
三圣寺三圣寺(第六批國保)時代:金至清地址:繁峙縣東35公里西沿口村始建年代無考,可考之建年為元代,明清兩代屢有修葺。寺坐北朝南,地勢較高,由前后兩進院落組成。中軸線上依次有影壁、前院山門、鐘鼓樓、東…
公主寺
公主寺,位于繁峙縣城東南15公里的杏園鄉公主村。據《清涼山志》記載,公主寺屬五臺山北臺外寺廟。北魏誠信公主曾在此出家,故名。后毀于兵火。唐代有一尼姑來到此地,在遺址地下掘得尺璧,獻給武則天,武則天敕令…
繁峙正覺寺大雄寶殿
正覺寺,位于繁峙縣繁城鎮東城街村二道街35號。始建年代不詳。北宋初稱天王院,宜和年間朝廷賜名“正覺禪院”。元朝堅州副元帥王兆重修。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園村北,明萬歷年間隨縣城遷建于今縣城中央。寺院與鼓…
寶藏寺
寶藏寺,位于繁峙縣東山鄉中莊寨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27.6米,南北寬18米,占地面積496.8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載,金大定六年(1166)、明萬歷十年(1582)曾重建寺廟,清嘉慶二十三年…
繁峙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繁峙縣杏園鄉崗里村南約2公里的蓮花山南坡上。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南北長22.5米,東西寬16米,占地面積36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清雍正二年(172…
繁峙天齊廟
天齊廟,位于繁峙縣繁城鎮作頭村中。坐北朝南。南北寬68.6米,東西寬29.4米,占地面積2022.7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碑記載,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清康熙十八年(1679)、嘉慶二十二(1…
繁峙洪福寺
洪福寺,位于繁峙縣東山鄉山會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53米,東西寬30.3米,占地面積1594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寺內碑記載,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擴建、嘉靖十年(1531)重修,清咸豐十年(1…
圭峰寺
位于繁峙縣城西南22公里巖頭鄉安頭村附近,距西豆公路1公里。圭峰寺創建于隋,歷代重修。現存建筑有正殿五間,東配殿三間,東樓二層六間,均屬清代所建。殿內塑像已毀。寺內有明以來重修碑記十余通。圭峰寺背山面…
東峪三圣寺
東峪三圣寺,位于繁峙縣繁城鎮東峪村北200米處。坐北朝南,東西長10米,南北長9米,占地面積9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據碣記載,清同治十年(1871)由西莊村遷建于此。現僅存大殿,即普…
繁峙萬佛塔
萬佛塔,又稱獅子窩琉璃塔,位于繁峙縣巖頭鄉大草坪村富家莊自然村西南2公里處。坐北朝南。平面呈八邊形,邊長6米,? ??地面積173.82平方米。據塔剎座題記載,創建于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塔基八邊形,…
下小沿沿山寺
下小沿沿山寺,位于繁峙縣砂河鎮下小沿村中。坐北朝南。東西長24.3米,南北寬22.1米,占地面積528平方米。據正殿云板題字和清重修石碣記載,創建于明嘉靖二年(1523),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修…
繁峙鼓樓
繁峙鼓樓,位于繁峙縣繁城鎮東城街村鼓樓街1號。坐北朝南,南北長58.5米,東西寬21米,占地面積1229平方米。據重修鼓樓碑記載,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年(1755)增設鐘樓、鼓樓,光緒四年(1878…
永泉寺
永泉寺,位于繁峙縣砂河鎮北關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108米,東西寬21米,占地面積2268平方米。據清嘉慶三年(1798)重修碑記載,寺廟創建于明弘治年間,現存除正殿為明代遺構外,余均為清代建筑。二進…
繁峙壽寧寺
壽寧寺,位于繁峙縣東山鄉南峪口村北200米處。坐北朝南。南北長30.95米,東西寬20.45米,占地面積633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現存為清代建筑。一進院布局,中軸線上僅存正殿,兩側為耳殿。正殿石砌臺…
繁峙秘密寺
秘密寺秘密寺(第六批國保)時代:清地址:繁峙縣巖頭鄉巖頭村創建于北齊,唐武則天時為遠近聞名的禪宗道場,金代以前為五臺山十大寺之一,明代屬西臺外九寺之一。秘密寺亦稱秘魔巖。主體為三進院落,中軸線上依次為…
繁峙天宮寺
天宮寺,位于繁峙縣下茹越鄉福連坊村中。坐北朝南。南北長37.3米,東西寬16.3米,占地面積708平方米。據碑記載,始建于元至八年(1348),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重修,現存為清代建筑。二進院落…
明內長城遺址(繁峙段)
明內長城遺址,繁峙段由靈丘縣境北上進入繁峙縣,起點為神堂堡鄉神堂堡村東南3000米處,經過橫澗鄉平型關,止點為大營鎮團城口村西北2000米處,向北進入渾源縣境。海拔1100~1700米之間。墻體分黃土…
蘭若寺
蘭若寺,位于繁峙縣集義莊鄉大宋峪村南3公里處。坐北朝南。東西長23.8,米,南北寬21米,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創建年代不詳。據正殿梁架題記及碑記載,清康熙十五年(1676)、嘉慶二十一年(1816)…
2.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第一
雁門關 五臺山 白云寺 代縣文廟
3.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前十
山西旅游資源分布,按行政區劃可分為太原、大同、朔州、忻州、晉中、呂梁、陽泉、運城、臨汾、長治、晉城十一個地市,按旅游線路、景點的分布來劃分,則沒有統一的標準,出現過多種劃分形式,本站作如下劃分:
一、大同旅游區。主要景點有大同市的云崗石窟、華嚴寺、善化寺、九龍壁,渾源縣的恒山、懸空寺,應縣的木塔、代縣的雁門關、楊忠武祠、邊靖樓、趙杲觀等。
二、五臺旅游區。主要景點為五臺山寺廟群、五臺山自然風光。
三、壺口旅游區。主要景點為壺口瀑布及沿線廣勝寺、堯廟、大槐樹、蘇三監獄等。
四、晉中旅游區。主要景點為太原市的晉祠,平遙縣的平遙古城、雙林寺,靈石縣的王家大院、綿山,祁縣的喬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縣的曹家大院等。
五、運城旅游區。主要景點有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廟、鹽池、普救寺、黃河鐵牛、永樂宮、飛云樓、秋風樓、五老峰、王官谷、小浪底等。
六、太行旅游區。即長治、晉城兩市旅游區,主要景點有沁水縣的歷山、柳氏民居,陽城縣的蟒河、皇城相府、磨灘,壺關縣的太行大峽谷,黎城縣的黃崖洞,陵川縣的王莽嶺、錫崖溝、? ??家彎等。
七、其它旅游景點。主要有蘆芽山、龐泉溝、娘子關、靈空山等景點。
山西的旅游景點眾多,大體可分為五大類。
一、傳統王牌景點。這些景點久負盛名,在全國有較大的影響力,為山西旅游業的王牌,主要包括:云岡石窟、懸空寺、應縣木塔、五臺山、晉祠。
二、新興王牌名勝。這些景點雖然馳名全國,但其實大多都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開始開發并走向全國的,主要包括:壺口瀑布、平遙古城、雙林寺、王家大院、喬家大院。
三、傳統優秀景點。這些景點長期以來均為旅游名勝,有許多方面并不次于前兩類景點,但由于多種原因制約,它們在全國的影響力還不大,主要包括:廣勝寺、堯廟、大槐樹、蘇三監獄、關帝廟、普救寺、黃河鐵牛、永樂宮、恒山、娘子關、龐泉溝等。
四、新興優秀景點。這些景點經過近年來的大力開發和宣傳,成為省內旅游熱點,主要包括綿山、蘆芽山、禹王洞、忻州溫泉、皇城相府、等。
五、正在開發或準備開發的景點。這些景點風光秀麗,但由于經濟等方面的原因正處于開發狀態或尚未開發,主要包括歷山、柳氏民居、五老峰、蟒河、磨灘、小浪底、靈空山、王莽嶺、錫崖溝、武家彎等。
4. 代縣有哪些著名景點
位于渾源、應縣、代縣等地,是我國的五岳之中的北岳,主峰海撥高達2017米,是五岳中最高的一座,自古就有“塞北第一山”之稱。 恒山東西綿延150公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均有獨到之處。山上分布著許多道教廟觀,相傳張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得道的。北岳廟是山上最宏偉的一座廟觀,它建于明代,背倚恒山主峰天峰嶺。廟宇進深五間,廊前是一座恒山真跡圖,上刻恒山全景,是一座頗具價值的文物。大殿內供著一尊北岳真君塑像,刻工精細,栩栩如生。大殿前廊內,有數十座石碑,碑文記載了歷代祭山的情況,是研究恒山歷史的寶貴資料。 恒山風景區屬溫帶半干旱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干旱多風,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暫晴朗。這里早晚溫差大,恒山地區年平均溫度為6.1℃,1月最冷,平均溫度為-12℃,極端最低溫為-37.3℃。7月最熱,平均溫度為21.6℃,極端最高溫度35.9℃,是避暑的好地方。 傳說4000年前,古代的皇帝巡狩四方,來到恒山,看到這里山勢險峻,便封恒山為北岳。秦始皇時,朝封天下12名山,恒山被推崇為天下第二山。歷史上,許多皇帝都曾到恒山巡視、祭奠。歷代名人、學士等人都到這里游覽過并留下吟詠恒山的詩文。 恒山自然景觀很美,陡峭的北坡遍布莽莽蒼蒼的松樹林,林中飛瀑流泉,鳥囀鶯啼,美景奇觀隨處可見,實為一處體味自然的佳地。主要景點有果老嶺、飛石窟、大字灣、虎風口等。 恒山的自然景觀,有雄險高曠,氣勢森嚴的特色,留下了許多關隘、古城堡、烽火臺等古戰場遺跡,使恒山人文景觀與其他四岳不同。附近應縣佛宮寺的釋迦木塔、渾源城內的圓覺寺磚塔、永安寺等,在中國古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遼金時代,恒山是當時的文化圣地。有許多的書院學舍、摩崖題刻。再加恒山山高風大,氣候變化劇烈,所以許多建筑都依懸崖峭壁而建,或開鑿石巖而成,形成了獨有的奇險特色。恒山腳下有一個懸空寺廟就是懸掛在半空的,十分奇特。
5. 山西代縣周邊旅游景點大全
1、雁門關風景區2、阿育王塔3、楊忠武祠4、白草口長城5、代州文廟6、代縣邊靖樓7、趙杲觀8、雁門寨9、文昌祠
6. 山西代縣景點排行榜
雁門關在代縣 童年時代,大概就 不止一次地聽過你的長輩和老師給你講那楊家將精忠報國,英勇抗遼的故事,那三關總兵楊六郎迎著塞上朔風,披堅執銳屹立在雁門關樓上的形象,恐怕至今還印在你的腦海里。雁門關到底在哪里?何時才能到那里一覽山河的形勝,憑吊那愛國將士的忠魂?這又恐怕是長期縈繞你腦際的問題。今天,你的夙愿就可以實現了,讓我們帶著你,走出這古老的代州城,向西北行駛,經過20多公里路程,便可到達雁門關了。 在來到雁門關前,還需先向你介紹一下雁門關的沿革歷史。秦漢以前,史書里所說的雁門關不在這里,而是在今陽高縣北的雁門山的陽和口,也就是古代雁門水的發源地。那里兩峰對峙,中有孔道,只可容大雁從中飛行,所以人們把它當作自然險關來看待,并沒有在那里設關置險。 秦漢以后,中原王朝為了防御北方少數民族的南下,遂在句注山——帶不斷設關置戍,駐兵防守,也就因此把雁門關這一關名移到—廠句經山一帶。
7. 山西代縣旅游景點大全排名榜
代縣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農民畫繪畫之鄉。境內名勝古跡達217處,其中屬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5處,包括古文化遺址8處,古墓葬10處,古建筑22處,其它5處。總體格局為“一心三線”,即以代州名城景區為中心,北向串聯雁門關景區延伸至大同云崗旅游景區,南向串聯趙杲觀森林公園等景點延伸至五臺山旅游風景區,東向串聯楊忠武祠、七郎墓等景點延伸至五臺山旅游景區。較為聞名的有: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代州古城;長城第一樓——邊靖樓(樓懸“聲聞四達”巨匾為亞洲第一匾);與鸛雀樓齊名的南樓遺址;中國名塔——阿育王藏式塔;中國長城文化瑰寶——長城第一古關——雁門關,包括兩關、四口、十八隘、十二聯城、三十九遺址等中國古代規模宏大的邊關軍事聯防工程;北宋愛國名將楊業祠堂——楊忠武祠及北宋愛國名將楊延興之墓葬——楊七郎墓;國家級森林公園——趙杲觀森林公園,包括三晉第一觀——趙呆觀及附屬景點和天臺山自然景觀;凈土祖庭東晉佛學大師釋慧遠說法之場——白仁巖禪寺;山西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文廟——代州文廟;中國名剎——鳳凰觀;晉王李克用墓;佛國五臺山北衢——峨口白云寺;中國民居文化瑰寶——代州民居;中國北方園林文化瑰寶——代州古花園遺址,包括明侍郎吳嘉會所筑南園遺址、代州馮氏家庭所建知園、東園、西園遺址、明兵部尚書孫傳庭別墅映碧園遺址、明通政使張崇禮所建考盤園遺址、周玳建元寶池花園遺址。革命紀念地有:周恩來與閻錫山談判舊址太和嶺口窯洞;雁門關伏戰戰場遺址;夜襲陽明堡飛機場遺址;毛主席路居代縣紀念館;烈士陵園等。
8. 忻州市代縣十大旅游景點
雁門關主要景點(雁門關景區分為三大塊:主要景點、外圍景點和近代遺存)。
北線:后腰鋪——景區標志壁——明月樓——雁門關村——豹突泉——邊貿街——甕城門——地利門及楊六郎祠——關署——天險門及關樓——關城城廓——鎮邊祠——古關道——觀景臺——關陵及壯士亭——盤古石——云際泉及雁池——觀音殿——分道碑——阜家坪——前腰鋪
南線:前腰鋪——阜家坪——分道碑——觀音殿——云際泉及雁池——盤古石——關陵及壯士亭——觀景臺——古關道——鎮邊祠——關城城廓——天險門及關樓——關署——地利門及楊六郎祠——甕城門——邊貿街——豹突泉——雁門關村——明月樓——景區標志壁——后腰鋪
Hash:ebb2159aa18c7ad03968fb056004ef04c2f33f67
聲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