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游沒得車 恩施自駕安全嗎
導讀:恩施旅游沒得車 恩施自駕安全嗎 1. 恩施自駕安全嗎 2. 恩施自駕危險嗎 3. 去恩施自駕游路好走嗎 4. 自駕湖北恩施需要注意什么? 5. 湖北恩施適合自駕游嗎 6. 恩施旅游適合自駕嗎 7. 恩施自駕路好走嗎 8. 湖北恩施自駕 9. 恩施適合自駕嗎 10. 去恩施開車安全嗎
1. 恩施自駕安全嗎
恩施自駕游比較危險。恩施位于湖北西南方,武夷山脈橫跨恩施境內,所以恩施境內山峰比較多而且山峰又高又大,導致恩施境內修的公路曲曲折折,增大了開車的難度和危險系數,有的過橋的路甚至在半空中,心理素質不好的駕駛員,可能會有心理壓力,另外恩施多山多雨,洪水泥石流發生概率比較大,更加不安全,不建議恩施自駕游。
2. 恩施自駕危險嗎
武漢自駕恩施可以不走高速。
318國道正好經過武漢,也經過恩施,武漢自駕恩施能不走高速就走318國道,且路況很好。
318國道起點為上海,終點為西藏友誼橋,全長5476千米,是中國最美的國道。因其橫跨中國東中西部,經過南京、合肥、武漢、成都和拉薩。攬括了平原、丘陵、盆地、高原景觀,包含了江浙水鄉、天府盆地、西藏人文軍景觀,擁有從成都平原到青藏高原的高山峽谷一路的驚、險、絕、美、雄、壯的景觀,是“中國人的景觀大道”。
3. 去恩施自駕游路好走嗎
武漢到恩施地心谷現在開車非常好走,全程高速。從宜昌進入恩施后沿途風景如畫,賞心悅目,可以邊開車邊欣賞沿途風景。
武漢到恩施地心谷全程約560公里。出武漢市走漢蔡高速,轉滬渝高速,一直到恩施下高速,沿屯渝線直達大峽谷。全程大約需要8小時。
4. 自駕湖北恩施需要注意什么?
恩施市到恩施大峽谷的路很好走,全是柏油路,50公路左右,一小時車程,沿途風景也是很不錯的,凡能觀景的地方都設置了觀景臺,一路上有賣特產茶葉等的,品質也很好,服務也不錯,只是有一點,恩施大峽谷景區人比較多,一路上車也很多,自駕一定要注意安全!
5. 湖北恩施適合自駕游嗎
車型無特別要求。夏天可帶防蚊蟲叮咬的藥品,如風油精,冬天個別地方可準備防滑鏈
6. 恩施旅游適合自駕嗎
西安到恩施大峽谷的路好走!動車到恩施后坐旅游大巴一個小時即到!
7. 恩施自駕路好走嗎
從成都市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程共777.8公里
1從起點出發,朝東方向,沿蜀都大道行駛4.8公里
2向前沿雙橋子立交橋行駛0.2公里
3向前沿二環路東四段行駛59米
4向前沿二環路東三段行駛1.1公里
5右轉沿成華大道二段行駛3.4公里
6右轉進入成南高速行駛135.7公里
7從出口離開,朝重慶方向,進入遂渝高速行駛42.1公里
8向前沿渝遂高速行駛116.1公里
9從出口離開,朝萬州方向,進入內環高速行駛16.7公里
10從出口離開,朝宜昌方向,進入渝宜高速行駛252.5公里
11從出口離開,朝利川方向,進入G318行駛194.3公里
12向前沿旗峰大道行駛5.5公里
13向前沿土司路行駛1.7公里
14左轉沿市府路行駛0.4公里
15右轉行駛0.3公里
16右轉沿G209/航空大道行駛2公里
17向前沿恩鶴行駛1公里
18右轉沿舞陽大道一巷行駛0.2公里,
到達終點估計行車時間為8-10個小時左右
8. 湖北恩施自駕
現在的恩施旅游十分火爆,就是因為基礎設施諸如高速公路,人居環境的改善而帶來的,現在恩施旅游公路四通八達,全是青一色瀝青路面,是很適合轎車通行的,不過,路面好了,美景壯觀,你一定要注意行車安全,千萬不要超速超載,以免受到查處而影響出行的愉悅心情。
9. 恩施適合自駕嗎
自駕游來利川市很適合。可以游騰龍洞,特別是去清江古河床看一看地質風貌,,在龍船水鄉體驗一下土家風情,去佛寶山風景區玩漂流,如果喜歡卡斯特地貌型的溶洞,除了去騰? ??洞之外,還有玉龍洞,朝陽洞都可去探險游玩。
因為自駕游比較方便,所以可以去利川市團堡鎮的朝東巖大峽谷游玩,看奇峰怪石,峽谷奇觀,當然自駕游去恩施大峽谷也方便,距利川市四十公路左右,看云龍地縫,七星寨,一柱香等等絕美風景。
利川市謀道鎮境內推薦四處景點。一是水杉植物園,看天下第一杉。二是蘇馬蕩景區,看杜鵑花十里長廊,磁洞溝大峽谷。三是古寨魚木寨,探秘四面絕壁的清代古寨及清代四合院建筑風格,體驗體驗三陽關一夫當關,萬天莫開的險峻要塞風貌,了解土家族墓葬文化。四是齊岳山,看山地草場,吃烤全羊,拍風車美景。
利川市柏楊鎮境內自駕游去大水井建筑群比較好,清代建筑風格。順便下去二十幾公里處的重慶云陽縣龍缸風景區游玩一下也很方便。
圖一二,利川市柏楊鎮大水井清代建筑群
圖三,恩施大峽谷
圖四五七八,利川市謀道鎮魚木寨
圖六,謀道鎮蘇馬蕩
圖九,齊岳山風車
10. 去恩施開車安全嗎
恩施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東連荊楚,南接瀟湘,西臨渝黔,北靠神農架,素有“世界硒都”“中國后花園”“鄂西林海”“天然氧吧”“仙居恩施”的美譽,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
然而,很長時間以來,這里溝壑縱橫,高山交錯,“養在深閨人未識”, 坐擁“金山銀山”仍受困交通制約。
“構建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于一體的大交通格局,將恩施市建成承東啟西、接南納北、內暢外聯、安全便捷的交通運輸樞紐城市,這也是恩施市對未來交通建設總的定位。”恩施市群策群力,繪制出交通目標藍圖。
“早上在恩施吃豆皮,中午在武漢吃碗熱干面,晚上就能到上海游覽夜景了!”滬漢蓉客運專線實現全線開通動車組目標,這則文字一度刷爆恩施人民的“朋友圈”,慶祝恩施融入全國高鐵網,迎來嶄新的“動感時代”。
2019年6月30日16時12分,從澳門起飛的GJ8900次航班平穩降落在恩施許家坪機場。這是恩施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后,執飛的第一條港澳航線,成為恩施機場連接世界的開端。
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恩施人,沒有想到國門會開到家門口。
2020年7月16日零時,銀北高速恩施至建始路段正式通車,以滬渝、銀北為主軸的“十字型”高速公路網雛形已現,為恩施經濟、文化、旅游事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艱辛換來了沉甸甸的碩果。
如今,一條條鐵路線、一張張高速網、一架架航空“橋梁”,變成了溫暖人心的民生線,架起了恩施和外界溝通橋梁。
昔日,車行山中路漫漫;今朝,一日千里并非難。
“以前從恩施到武漢坐火車需要8個小時,現在坐高鐵只要4個小時,飛機1個小時。”常年往返恩施武漢的涂女士感慨道:“一天就能實現一個往返,安逸!”
道路暢通,一通百通。從普快列車到高鐵動車組,從排隊等票到掌上購票,從“一票難求”到“說走就走”,飛機、鐵路、高速公路為人們進出恩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讓更多恩施人走向遠方,也吸引更多外地人來到恩施。
延伸“大骨架”
交通道路,是一座城市的脈絡,如何實現交通布局最優化?如何以交通建設帶動城市發展?
“拓寬骨架,打通脈絡,以交通建設促城市發展。”州政協副主席、市委書記向前進多次深入項目建設現場,“把脈問診”,繪制出發展藍圖。
2020年10月1日,州城高旗大道實現試通車。
“以前從火車站到譚家壩至少需要1小時20分鐘,現在高旗大道通了,只? ??要10分鐘。”常年在城區跑出租的譚勇笑著說道。
高旗大道作為恩施交通格局“六縱五橫四環” 中的二縱重要組成部分,道路起于恩施火車站附近,途經旗峰大道、金鳳大道、金山大道,止于譚家壩互通連接線,全長約9.74公里。
作為城市縱向交通的大動脈,全線貫通后,將進一步完善城市路網、打通道路擁堵節點、改造城區出口道路,為松樹坪片區和旗峰壩片區注入更多的活力。
打通城市“動脈”,舒筋活絡,山城正青春勃發,一個個城市交通建設項目在大棋盤上落子如飛,六縱五橫四環的城市骨架全面拉開。
“十三五”期間,一場接一場城市交通和國省道大會戰在硒都大地持續打響:
2018年5月1日,州城金山大道中段、施州大道北端紅廟段、金龍大道到女兒城三條快速通道同時通車,打通了城市交通的“腸梗阻”;
2018年,七里大道(七里坪快速通道)建設項目、209國道(譚家壩—連珠大橋)道路改造工程、旗峰大道(麻紡廠—虎岔口)道路改造工程3條出口路建設改造全面鋪開,串聯起了外界與城區,進城和出城都將更加便利;
2016年11月10日,恩施市農產品加工園區規劃一路順利通過竣工驗收,對州城北部新區發展起著關鍵性作用;
……
大手筆、大投入的交通大會戰,以前那一條條坑洼不平的“煩心路”,躍身變成了現在的瀝青油面坦途,“兩縱兩橫五線”國省干線公路網和“六縱五橫四環”城區交通網絡已然形成。
鋪就“致富路”
2019年9月20日,是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村五色巖載入史冊的一天。
這一天,革命老區五色巖的硬化公路,通車了!
這一天,五色巖的村民們歡聚一堂,自發開起群眾會感念黨恩。
1931至1933年,賀龍元帥率紅三軍進駐紅土鄉建立蘇維埃政權,五色巖因其山勢險峻、易守難攻成為了絕佳的紅色革命根據地,五色巖鄉蘇維埃政府也就在這里落地生根。革命戰爭年代,位置偏遠險要是優勢,可在當代,卻成了制約五色巖民眾發展的短板。
2019年,國家投資近600萬元,一條全長9.1公里、寬4.5米的水泥路建成。這條路從無到有、從窄到寬、從泥巴到水泥的轉變,凝聚了太多五色巖人的期盼和心血。
至此,幾十上百年的肩挑背扛生活正式退出老區人民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盤旋繚繞、上下翻飛、九曲十八彎的銀色“飄帶”,這條“飄帶”飄過了陡峭的山峰,飄過了幽深的峽谷,更飄進了五色巖老百姓的心中。
“現在公路通了,在外務工的也回來了,產業的發展勢頭越來越猛。”五色巖老組長劉國安笑著說。
修一條路、富一個村,在硒都大地,還有著無數個“五色巖”。
紅土鄉稻池村,一條公路貫通二房、周家嶺、綿羊口、下村、黃堰塘、花梨山等七個自然組,路面硬化后解決了3000多人的行路難、運輸難問題;大峽谷風景區管理處前山村,三家坪組20多戶村民在以獎代補的政策下齊修致富路,徹底告別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三岔鎮龍王淌村,隨著4.1公里的落龍公路竣工,三個村民小組告別了無硬化公路的歷史,沿線90戶村民徹底擺脫“行路難”。
一條路,富了村民;一條路,帶動了村莊發展;一條路,盤活了資源,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從羊腸小道、青石臺階到泥濘土路、碎石毛路,再到硬化水泥路、黑色瀝青路,一條條公路打通的是扶貧“捷徑”,做的是致富文章,暖的是百姓民心。
“十三五”期間,恩施市共修建農村公路建設4178.78公里,農村公路安防工程2787公里,橋梁923米,累計完成投資20. 5億元。目前全市交通已實現行政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目標。
曾經滄海難為水,山門洞開天地寬。恩施市乘著改革發展的東風,正逐漸融入全國發展大格局。
Hash:a25fd1db39e09dde99ac7f60ca19f73f5f826c79
聲明:此文由 飛舞九天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