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六個一工程”串起建昌旅游珍珠鏈
冬季的山區鮮有游人,作為依托龍潭大峽谷景區設立的農家樂,現在本該是“貓冬”季,可建昌縣老大杖子鄉青牛山村的農家樂店主們卻忙活得很。驅動農家樂店主持續努力的,是由此帶來的旅游收入。
據介紹,由建昌縣旅游發展委員會統一制作、核發的農家樂標識和證書,每年將復核一次。一旦農家樂服務水平達不到標準,將會被采取限期整改、取消資格等方式處理。
只有“旅游興縣”“生態立縣”才更有意義和價值。圍繞“生態立縣、農業富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發展戰略,建昌設定了把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
旅游興縣戰略駛入高速路
集國家3A級景區、國家級地質公園、遼寧省生態旅游示范區于一身的龍潭大峽谷風景區,就坐落在建昌縣老大杖子鄉。景區含山、水、洞、瀑、石等多種景觀,獨有的峽谷地貌在整個東北地區也屬罕見。今年,不僅景區和配套設施發生大變化,還有免費供建檔立卡貧困戶使用的50個扶貧攤位開張營業。變化緣于今年5月葫蘆島市委主要領導提出旅游業發展新思路及“六個一工程”具體要求。
葫蘆島市計劃每個縣(市)區用1到5年時間,建設一個在全省甚至全國叫得響的魅力景點,發揮龍頭效應;每個縣(市)區都要建一個溫泉度假村,與景點配套發展;每個縣(市)區至少要建一個民辦公助的博物館,做好特色民俗文化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搞一個20戶以上有規模的標準化農家樂群;每個縣(市)區都要打造一款全國獨一無二的特色旅游紀念品;每個縣(市)區都要建設一個特色風情小鎮。“建昌的景區景點較為分散,市里的‘六個一工程’安排部署,為旅游發展指明了新方向,更增添了新動能。”思路一擴天地寬。依托美麗山林、綠色田園,建昌打算用“六個一工程”串聯起獨具魅力的旅游“珍珠鏈”,將“旅游興縣”戰略推上高速路。
魅力景點,建昌重點打造的就是龍潭大峽谷。對景區進行提檔升格,建昌計劃一年時間完成4A級景區的申請和創建。目前,連接景區附近村莊總長11.5公里的三條公路已經鋪設完畢;新規劃的景區大門、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已經開始前期征地;新建的石林大壩、金葫蘆瀑布上游大壩以及石林大壩上船碼頭裝飾裝修已經完工;完成1000平方米的觀景平臺一處;5個休閑木屋已經安裝到位;總長2000延長米的木棧道工程也已開工。按照深度開發和提升規劃,景區將發展成集觀光、休閑、度假、娛樂、科研、紅色旅游為一體的綜合性景區。
地處藥王廟鎮的藥王廟溫泉屬堿性自流型溫泉,經有關部門進行礦物質分析,達到有醫療價值濃度和礦水濃度。這為建設溫泉小鎮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目前景區正在制定詳細規劃。這里被定位為集旅游、居住、養生、度假、休閑于一體的現代生態旅游綜合開發區。項目建成后,將與鄰近的畫廊谷景區和六股河漂流景區形成優勢互補,延長旅游時限,填補當地冬季旅游空白。
建昌縣地質歷史悠久,化石種類豐富,特別是玲瓏塔地區侏羅紀帶羽毛恐龍“赫氏近鳥龍”和早期真獸類哺乳動物“中華侏羅獸”的出土,是研究鳥類起源、真獸類哺乳動物起源里程碑式的重大發現,在國際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是建昌旅游宣傳推廣的一張重要名片。按照“六個一工程”的計劃,根據葫蘆島市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要求,建昌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已經開工建設,進入布展階段。博物館建筑面積3587平方米,工程投資1686.8萬元。內設序廳、展廳、多功能廳等功能空間。博物館將作為白狼山生態旅游的延伸項目,使廣大游客在觀賞自然美景的同時領略古生物進化過程的神奇。
建昌縣原有旅游紀念品6類25種,其中擁有國家地理證明標識的5種,獲市名優旅游商品稱號的10種。縣域內狼鰭魚化石、上水石等各類奇石儲藏量大,分布廣泛。其中,體長較短的狼鰭魚化石屬三類化石,按照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可以作為商品加工出售。按照“六個一工程”開發一種旅游商品的要求,在高檔次旅游商品研發方面,他們計劃圍繞狼鰭魚等三類化石設計制造出相關的旅游紀念品,既能吸引游客眼球,打開商品銷路,又為打造建昌化石品牌,提升建昌地區旅游知名度起到推動作用。
深挖內涵,楊樹灣子鄉滿蒙風情小鎮已初具雛形,現一期工程已經完工,牌樓、風貌改造工程、滿蒙文化墻、步行街建設已經完成,二期工程正在開工建設中。滿蒙風情小鎮的建設不僅可以作為旅游、休閑、觀光、養老、度假、購物等綜合娛樂項目,還可以為周邊居民生活提供便利,是廣大游客體驗滿蒙風情的最佳場所。
建設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
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建昌縣,生態旅游資源豐富而獨特。這里擁有世界級名片“赫氏近鳥龍”“中華侏羅獸”等化石;有國家級地質公園龍潭大峽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白狼山,遼西巔峰大青山、天下第一梨園梨花源、神奇畫廊谷(桃花源)、關外第一漂、六股河漂流、藥王養生溫泉、遼西綠色明珠柏山、地質奇觀月亮山,已被規劃為五大景區、十大盛景。在2015中國旅游品牌推廣峰會上,經專家團評審,被授予“中國最美鄉村旅游目的地”。
全面興旅的集結號吹響,如何將景區景點扮靚扮美,讓游客進得來、留得住、吃得好、住得舒服,成為建昌縣將“小旅游”做大做強必須解決的問題。除成立統領全縣旅游工作的旅游發展委員會之外,建昌縣還成立了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并結合當地生態旅游資源,學習外地先進經驗,進一步明確了鄉村旅游發展方向。
既然做,就做高標準。發展旅游產業本身就是綠色發展,對于貧困的建昌縣來說,還有特殊意義。因為依托旅游扶貧項目,發展鄉村旅游,可帶動鄉親脫貧增收。對旅游業崛起有高度的認識,建昌縣在景區景點規劃改造、旅游線路設計等方面不遺余力。他們協調交通、林業、國土等部門,對與旅游相關聯的項目進行科學部署,在硬件設施日漸硬朗后,還科學設計了一批鄉村旅游景點,培育集農業觀光、農產品采摘、民俗體驗、美食品嘗為一體的旅游產品。
為凈化農家樂市場環境,優化旅游產業結構,謀求打造旅游新亮點,建昌縣還將標準化、規范化、組織化、網絡化的“四化”要素植入民俗村、戶,全面提升鄉村旅游接待檔次。按照“四統一”,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服務標識、統一經營管理、統一服務標準的鄉村旅游發展原則,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在全縣范圍內篩選一批優秀農家樂,在原有建昌縣農家樂建設規范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規范已有和新建的農家樂建設、管理和發展方向,并制定新的《建昌縣農家樂發展實施方案》草案。
專為提升鄉村旅游品質而出臺的《建昌縣農家樂發展實施方案》,不僅對農家樂的整體環境、是否安全方便等有明確要求,連衛生間是否配有安全防滑設施,床上用品需要用合格品,且花色一致等各類細節,也羅列其中。農家樂服務水平達不到與其等級相符的標準的,建昌縣旅游發展委員會可做出口頭警告、書面警告、限期整改、取消資格的處理。而且被取消資格的農家樂,在取消資格之日起一年內,不予恢復或重新評定;一年后,方可重新申請等級評定。凡被農家樂評定機構取消資格的農家樂,其標志和證書由農家樂等級評定機構收回。建昌縣旅游發展委員會負責人表示,“我們的旅游產業正在踏上正軌,只有從細節入手、從細節抓起,才能盡快完善旅游服務體系,提升旅游人氣,擴大建昌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Hash:fc78398b76a22420a36319c6e680b1582ed6339e
聲明:此文由 東北新聞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