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華容旅游產業經濟的幾點分析和建議
華容縣處于國家長江經濟帶戰略重要地段,是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重要組成部份,同時也是全國著名的蘇區縣之一,優勢突出、交通便捷、旅游資源豐富,具有發展旅游業的良好基礎和獨特優勢。
面對新形勢新機遇,如何在客觀審視自身問題和差距的基礎上,理清思路,明確目標,把握對策,搶抓新一輪旅游產業發展的制高點,更是實現“在全域旅游上奮力突破,加快建設中部商貿旅游新亮點”總體目標的需要,就華容縣旅游產業如何發展提幾點分析和建議:
一、華容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華容的旅游產業得到較大發展,但制約其加快發展的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主要表現為:
1、缺乏整體發展的規劃,發展過于粗放。華容旅游資源雖然豐富,但是長期由于交通、產權歸屬等因素的制約。旅游部門沒有制訂統一的發展規劃,各個景點缺乏“全縣旅游一盤棋”的大局意識,各自為戰粗放式發展,不利于全縣旅游品牌的形成。
2、從業者服務意識不強,硬件設施投入積極性不高。華容作為岳陽西部的人口大縣,但少量的外來人口依然主要是服務于工業。從事旅游產業的從業者主要是本地人口為主,加上很多景點由于歷史的原因產權私有化比例高。本地個體小公司缺乏前瞻性的管理理念和長遠規劃的品牌意識,管理景區松散,從業者只管收錢,服務意識和景區改造的積極均不高,嚴重制約著全縣的旅游產業轉型升級。
3、公共交通體系缺失,不利于市場的培育和形成。如果把單個景區比作是一個點,那四通八達的交通便是線,只有點和線結合才能形成面。但是由于目前我縣的公交線路私有化,在旅游市場培育的虧損階段沒有營運路線。造成景點之間孤立比較嚴重,無法形成市場。
4、景區管理者缺乏品牌創建意識。由于我縣的景區從業者缺乏對行業先進發展理念的研究,加上自身綜合素質不高。缺乏品牌創建意識,不利于我縣的旅游品牌的形成。
5、體制機制不健全。景區景點的管理體制不完善,機制不活、資源分割、管理分散,甚至存在職能不清、目標不明的現象。旅游產業投資融資機制不健全,缺乏融資平臺和土地利用、稅費減免、獎勵扶持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難以對市場主體產生吸引力,導致旅游產業的發展資金主要來源于政府,市場主體投資旅游產業的金額在旅游產業的投資總額中占比不高,出現了資金不足、開發成本高昂等問題。
6、景區景點的開發程度不高。對旅游資源的挖掘深度不夠,存在“吃老本”現象,旅游核心吸引物過渡依賴“兩山兩庫”(兩山為東山、禹山;兩庫即華一水庫、東山水庫)等傳統優勢旅游資源,缺乏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產品和吸引游客的優勢品牌,現存的部分景區景點開發程度不高,尤其是對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夠,人文價值不突出,觀賞性、體驗性較弱,高品位資源、低層次開發的問題依然突出。
二、對發展旅游產業的建議總體建議:一是從景點向全域擴展;二是從時尚到大眾轉變;三是從觀光到復合旅游遞進;四是從大景點向微觀景致延伸;五是從見世面到重體驗。
具體建議:
1、建議做好本地旅游專業人才培養儲備。發揮寓外鄉友和寓家鄉賢云集優勢,突出本地專業人才能動,加快本縣旅游專業智庫建設。加快本縣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改革,以主動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設立專項基金,鼓勵支持重點涉旅企業在職人員技能提升培訓。
2、建議加快旅游重點裝備研發與生產。發揮我縣裝備制造業產業優勢,圍繞我省重點發展的露營、避暑、垂釣、休閑旅游食品、紅色旅游,在露營、垂釣、便攜食品、裝備等重點裝備方面開展科研攻關,延長旅游產業鏈條,提高旅游產業綜合價值,加快特色旅游禮品研發生產。
3、建議完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重點旅游景區景點的智慧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游客體驗。重點提升鄉村公路旅游品質,加快服務區景點及景區化建設,完善旅游景區景道體系建設。加快重點景區旅游公共交通規劃和旅游公交,在此基礎上推進鄉村旅游“后備箱”工程建設。
4、建議穩步推進文旅融合發展。華容文化資源比較豐富,具有典型的地方特征,建議加快推進“旅游e+”和“e+旅游”戰略,將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古華容道文化、三國義文化)、民俗風情(土磚房、石滾、石磨)、特色劇種(花鼓戲、竹馬戲)、藝術教育等資源與旅游深度融合,提升華容旅游禮品文化韻味(芥菜、毛毛魚、團子、土雞蛋、皺皮柑),培育新的旅游產業增長點。
5、建議堅持項目帶動,結合東山特色小鎮和人居環境整治做精做好農村微景點旅游項目。樹立全域旅游理念,以大項目帶動大旅游,積極招引大資本旅游項目。一是以“新、奇、特”為特征,集“游、購、娛”于一體的城市主題公園項目是做強縣城鄉和鎮旅游的捷徑,應該作為我旅游招商的優先重點,力爭加快突破;二是做精鄉村旅游項目。充分發揮生態資源豐富和鄉村文化獨特的優勢,參考沿海農家樂”經驗,采取以政府為主導,以農民為主體的開發模式,在桃花山村打造主題鮮明的民宿特色精品示范區、農家樂休閑旅游特色村和鄉村屋場文化主題莊園;依托東山鎮華容道村、關山村、等皺皮柑種植村(農產品地理標志),打造以現代農業為主題的生態農莊、包括禹山李家灣等農耕體驗、華容道景區項目,帶動新農村生態旅游做大做精。同時,利用優質山水資源招引高品質的企業開發好塔市林場養生度假項目(充分利用東湖濕地公園和東山大荊湖水面資源),小墨山村等山區以及東山水庫周邊村都是開發高品質的休閑養生項目的極佳區域,應納入旅游規劃視野,在規劃引領下加大招商力度。
6、建議成立縣旅游發展規劃委員會,組建縣國有旅建投,對全縣的旅游資源進行統一開發。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籌集部分景區建設資金、通過引進優秀的旅游管理團隊對全縣的旅游規劃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統一軟硬件的建設。并在全國旅游社的進行統一營銷推介、品牌建設和網絡推廣。形成類似于“華容風景獨好”的區域旅游品牌,“以游會友,以游招商”。
7、建議將全縣范圍內全部私有化景區收歸國有,理清景區的產權歸屬,方便統一管理和建設。要從根本上改變全縣旅游景點各自為戰的“小農意識”,唯有清晰產權,對全縣范圍內的私有化景區收歸國有,讓旅游發展公司進行重新改造、統一建設。對于私有化的景區為了減少征收的阻力,可以讓現有所有人(集體)一定的股份。并且通過公開招考、同等條件下所有人優先錄取的形式讓原產權所有人繼續在原景區工作。日常發工資,年底按股分紅,對日常工作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考核。改變景區服務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從根本上推動景區的服務質量轉變。
8、建議和省、市大中專院校旅游專業、縣文聯等文化教育系統進行合作,對全縣的旅游景區進行內在文化的植入,通過故事賦予景區內在的靈魂。比如將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植入東山望夫山。七女峰的傳說等梳理好“華容故事”,講解好“華容故事”,傳承好“華容故事”。
9、建議和大、中、小型旅游集團進行各種形式的深度合作。國家大型旅游集團擁有完整的旅行社網點和客戶資源,通過和他們的深度合作招攬散客到我縣旅游度假。同時利用網絡機構合作定期到我縣開展會議論壇。擴大我縣的影響力,提升我縣的旅游品牌形象。
10、建議按照“生態優先發展,旅游產業興縣”的思路。以將“華容縣建設成為全省生態旅游產業的目標”,每年開展好“小龍蝦、皺皮柑、芥菜、團子、糍粑等土特產推廣藝術節,吸引人留,重點展示華容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宣傳華容,推介華容,促進旅游產業的發展。
聲明:“新岳陽”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投稿郵箱:75075251@qq.com
Hash:234faffb7c4b62a18356a6ecbd2e886000cd0632
聲明:此文由 新岳陽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