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起縣:在新長征路上奮勇前進
今日吳起全景。記者 張權偉 攝
1936年6月,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來到陜北蘇區訪問,并創作完成了《西行漫記》一書。在書中,他稱贊“吳起是西北蘇區的‘工業中心’”。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英雄的足跡并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紅色的記憶并沒有在歷史的深處褪色。今日的革命老區吳起,正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在新的長征路上奮勇前進。
舍飼養羊已成為吳起農民致富的主導產業,全縣養羊數量達40.3萬只。記者 張權偉 攝
退耕還林 鍥而不舍
作為中央紅軍長征勝利落腳點的吳起,1998年確立了“封山退耕、植樹種草、舍飼養羊、林牧主導、強農富民”的開發戰略,提出了“生態建設產業化、產業建設生態化”的治理措施,把大生態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大產業來經營,在全國開封山禁牧的先河,并一次性退耕155.5萬畝。
“在退耕還林之前,我們這里山上沒有幾棵樹,光禿禿的,土地貧瘠,雨水很少,莊稼收成也不好。實行退耕還林后,每畝田地產量是原來的3倍,收入近1000元,政府還給退耕還林戶進行補助,村民心里踏實了。現在山綠了,樹高了,空氣變好了,人們的生活條件改善了,家家有產業,戶戶有收入,發展林下產業讓村民實現了脫貧致富。”白豹鎮韓臺村黨支部書記孫占軍說。
截至2019年底,吳起全縣共完成國家上一輪退耕還林面積185.37萬畝;完成市級新一輪退耕還林面積21.3萬畝;累計兌現退耕還林補助資金23億元,有22876戶105426人享受政策,是全國退耕還林實施縣中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積最大、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縣,成為全國退耕還林的一面旗幟,先后被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退耕還林試點示范縣”“全國退耕還林與扶貧開發結合試點示范縣”“退耕還林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退耕還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吳起縣實施最大的項目,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革命’,是一項宏大的系統工程。我們吳起縣委、縣政府幾屆班子都把自己工作的重點放在退耕還林工程建設上,一任接著一任干,一張藍圖繪到底,才使吳起縣退耕還林面積不斷擴大,成果得以鞏固。”吳起縣縣長李煒說。
吳起縣廟溝鎮光伏發電項目。記者 張權偉 攝
綠色轉型 持之以恒
如果要問退耕還林吳起收獲了什么,吳起可以肯定地回答:收獲了青山綠水,收獲了綠色的政治思維,更收獲了發展的信心。
曾經,吳起縣連續11年登上陜西“十強縣”榜單,此后數年銷聲匿跡。要想重返十強,就必須走轉型發展道路,改變產業結構單一、嚴重依賴石油的局面。怎么轉?在新發展理念的指導下,吳起走出了一條“項目為王”的經濟轉型之路。
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第一”是吳起縣委書記嚴曉慧在后石油時代為吳起開出的轉型“良方”。在這一理念的推動下,吳起縣積極儲備爭取項目,2019年簽約項目27個,實際到位資金38.5億元。在工業轉型方面,吳起縣注重引進新能源項目優化工業結構,充分利用豐富的風力和太陽能資源,抓住國家推行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大力開發風電、光伏等新能源項目,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截至目前,我們共引進國電龍源、華潤電力、中國大唐等14家公司投資風電和光伏項目,現已建成并網18.7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15萬千瓦、光伏項目1萬千瓦、光伏扶貧項目2.7萬千瓦。”吳起縣經濟發展局局長賈治乾說。
此外,近年來,吳起縣還重點發展生態經濟,培育后續產業,以山地蘋果、山杏、山桃、苗木培育等林果產業為主,穩步推進退耕還林后續產業建設。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2019年,吳起全縣完成生產總值178.7億元,同比增長8.1%;地方財政收入20.7億元,同比增長4%;固定資產投資78.7億元,同比增長20.4%;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326元、12028元,同比增長8%、9.8%。縣域綜合實力分別位居中國西部百強縣第73位、全省踐行新發展理念經濟社會發展“十強縣”第3位。
民生建設 久久為功
在吳起,教育工作被看得尤為重要。“十三五”期間,吳起縣牢固樹立各級黨組織負責人抓黨建主責意識,堅決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工作上主動作為,形成了黨建工作引領教育發展的良好格局。
“我家經濟條件不太好,自從縣上推行了15年免費教育后,孩子上學再也不用為學費發愁了,這項政策為我們減輕了很大的家庭負擔。現在女兒在西安工作,兒子讀高中,我很滿意。”吳起高級中學學生賈雨的父親說。
不少家庭的孩子,因為經濟原因面臨輟學的困境。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吳起縣大力發展教育,“十三五”期間持續推行15年免費教育,讓更多的貧困學子走出了大山。除此之外,吳起縣全面足額落實中央、省上以及延安市資助政策,學前教育“兩免三補”累計補助9.71萬人次、資金9800萬元,確保每個學生不因貧困而失學,先后被授予“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陜西省教育強縣”等稱號。
教育只是吳起縣在民生工程上久久為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吳起縣堅決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到2019年底的0.37%;堅持不懈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標本兼治推進污染防治,狠抓中央和省上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縣城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20天,出境斷面水質達標;嚴密防范化解各領域重大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十四五’時期,我們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深入實施‘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游興縣、開放活縣’發展戰略,持續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持續提升基層治理水平,凝心聚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嚴曉慧說。
成績單
2019年,吳起縣完成生產總值178.7億元,同比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4%;地方財政收入16.7億元,同比增長4%(不含國有資本經營收益5.3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1億元,同比增長8.9%;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326元和12028元,同比增長8%和9.8%。經濟增長速度高于全省2.1個百分點、全市1.4個百分點,“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西部百強縣”位次分別由2018年的第83位、第78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81位和第77位。
2020年前三季度,吳起地方財政收入17.27億元,同比增長16.3%;固定資產投資69.69億元,同比增長34.1%;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0554元、10066元,同比增長6.3%、6.8%。2018年全縣整體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5年的11.3%下降到2019年底的0.37%。
來源:學習強國陜西學習平臺
Hash:683332274d34597206ff1177027e06f9be681f0c
聲明:此文由 吳所不起團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