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摁下國家5A景區創建“快進鍵”
騰沖市和順古鎮,是云南著名的僑鄉,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六百多年來,中原文化、異域文化、南詔文化、邊地文化、僑鄉文化和馬幫文化在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和諧包容的和順文化,使和順成為云南省四個典型的生態文化村之一。2020年11月,和順古鎮景區順利通過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景觀質量評審,列入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名單,正式吹響了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沖鋒號。
“4A到5A,并不是簡單的一個數字變化,而是實現騰沖旅游品質跨越的必經歷程。和順要緊緊圍繞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加大投入、強化管理、優化服務,以創建促提升、以創建促融合,讓5A創建成為和順古鎮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騰沖市委書記成德君堅定地表示。
發起沖鋒 為傳統古鎮賦能
GENERAL TITLE
和順古鎮旅游資源得天獨厚。
古鎮四周火山環抱,和順境內最高海拔2191米,最低海拔1490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各具特色,文化底蘊深厚,保存比較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100余戶;兼具中式、歐式、南亞等建筑風格和元素,被掛牌保護的古民居116戶,建于清、民國的宗祠8個,有110株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
自2005年獲得“中國第一魅力名鎮”殊榮后,和順古鎮還先后榮獲了“全國環境優美鎮” “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佳古鎮”“全國首批美麗宜居示范小鎮”“第三批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森林文化小鎮”等榮譽稱號,是一座“活著”的古鎮。
騰沖市委政府深信,騰沖旅游要想走得更遠,飛得更高,僅僅依靠先天的生態資源和文化歷史資源是不夠的,必須在旅游體系的維度和深度上下功夫。2019年1月,和順古鎮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作被納入云南省“旅游革命”九大工程,騰沖市委政府高位推動,各責任部門、屬地鄉鎮和柏聯公司圍繞目標,各司其職、通力協作、攻堅克難,緊緊圍繞“古鎮的保護與發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主線,在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的道路上持續探索與創新。
創建伊始,騰沖成立了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創建目標、創建標準、創建步驟及各職能部門、鄉鎮、景區公司相應的工作職責,成立了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專班,定期召開推進會,統籌推進創建工作。制定下發《和順古鎮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方案》《和順古鎮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工作實施方案》《和順古鎮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計劃任務書》,堅持硬件設施和軟件服務兩手抓,著力提升旅游景區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同時,騰沖還出臺了《騰沖市健康旅游發展獎勵政策(試行)》,對新創建評定為5A級景區的景區景點,政府一次性給予2000萬元的資金獎勵,激發景區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市、鎮兩級推動,部門聯動,全民參與,一時間,和順古鎮5A創建成為熱詞。從旅游公司到各責任部門再到居民群眾,紛紛以飽滿的熱情投身其中。各級各部門嚴格履行職責,認真落實創建任務,做到人人參與、人人受益。
重拳整治 純凈古鎮環境
GENERAL TITLE
創建工作中,和順鎮強化市場整治、環境綜合治理,聯合相關部門根據前期摸底排查情況,制作并發放《和順古鎮規范市場秩序告知書》1000余份,要求所有經營業主圍繞告知書中的內容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對照整改。期間,有部分經營業主自行進行了整改,針對占道經營和未按時整改的商戶,果斷采取措施,組織人員對其進行集中整治。
據和順鎮人大主席董詩向介紹,為進一步優化古鎮旅游環境,和順鎮積極研究制定了旅游步道建設實施、人車混行畫線區分、環境衛生管理、旅游市場整治、古鎮居民環境意識培訓、抽樣調查等六個工作方案,制定任務書、時間表,逐項落實、逐項推進。工作開展過程中,改造提升了內部旅游步道,完成輻射景區內外的11條道路的修繕、休整工作。
景區內的環境衛生提升方面,配齊環衛設施設備,建立垃圾中轉站,購置垃圾收運車14輛,壓縮車2輛,吊臂箱46個,吸糞車1輛,設計制作了和順風貌的垃圾桶70個,招聘鄉村公益崗位工作人員21名,負責景區內的環境衛生,實現了景區內的垃圾日產日清。
為給予游客更加規范有序的景區購物場所環境,和順鎮多措并舉,著力開展旅游市場秩序整治。組織工信、移動等六部門開展景區內裸露管線地下隱蔽方式鋪設。清理流動攤販、整治占道經營300余起,清理各類小廣告、亂張亂貼告牌400余塊(張)。處理違停車輛、電瓶車共400余輛(次),清理和順古鎮大門口停車場附近的“僵尸車”19輛。對拉客行為進行勸導24次。
保護水體生態環境是保護古鎮的重要內容之一。和順鎮、水務局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共設置4名河長,2021年以來,實際開展巡河60人次,發現問題3個,銷號處理問題3個。同時,組織生態專家對陷河濕地水環境進行了健康評估,開展陷河水環境治理,清理淤泥900立方米,清理和順河雜草100余噸,清理水環境垃圾1噸。根據生態環保分局的監控數據,目前景區地表水質量達國標Ⅲ類標準以上。
提升旅游服務品質,根本在于人們的旅游意識和旅游觀念。和順鎮堅持定期開展旅游培訓,把專家請到和順來,對全鎮的站所長、各社區人員和各黨支部的黨員、村民小組長和人大代表進行專門培訓。培訓結束后,又對景區內的客棧和一部分居民開展創建的相關業務知識培訓達1000余人次。
共創共享 提質基礎設施
GENERAL TITLE
8月1日,騰沖機場高速公路建成通車。原先從機場到和順大概需要40分鐘的車程,現在用時縮短了一半,極大地改善了游客的出行環境,提升了出行效率。同時,開通旅游公交,增設機場至和順古鎮旅游專線,也讓通往和順古鎮的交通更便捷,游客出行更便利。
創建5A級旅游景區以來,和順古鎮在原有規范停車場的基礎之上,新建1個大型停車場,增加游客車輛的容納量。記者探訪時,“和順生態停車場”項目正有條不紊地施工中,預計8月底能投入使用。
該停車場總占地面積40.6畝,建設生態停車位466個,同步實施場地硬化、景觀綠化、道路照明等工程,預計估算總投資3480萬元,已完成投資2400萬元。停車場容納了大巴車位62個,小型車位324個,新能源車位60個,新手車位10個,無障礙車位10個,為各類游客人群提供了更為便捷、更為精細的停車服務。目前,從停車場通往古鎮景區大門的人行道上,行道樹已經郁郁蔥蔥,道路左側的農田里荷花開得正盛,一幅宜人的生態畫卷即將繪就而成。
為進一步提升景區的旅游服務水平,“游客服務中心”項目也正式啟動。游客服務中心項目總用地面積為10453平方米(15.68畝),新建框架結構游客服務中心一個,主體占地面積1300平方米,建筑面積1695平方米,設置包括游客接待、旅游咨詢、文旅產品展示銷售、3A旅游公廁等功能用房,同步室內裝飾裝修,室外鋪裝硬化、綠化亮化等工程。項目估算總投資2300萬元,目前完成投資1800萬元,主體工程已封頂,正在進行內部柱子裝飾及內部功能用房裝修,項目預計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游客中心建成后將大力提升旅游區的便捷性、景觀性與文化性,為游客提供智慧化、便捷化服務。游客中心內部將設有VR觀影廳、醫務室、警務室、游客休息區、上網區及智慧展廳等,游客中心大廳還將安裝3D全息投影沙盤、智能垃圾桶、迎賓機器人,提高游客中心智慧化服務水平。
共創共享是和順古鎮推進數字化建設的核心目的。依托特色小鎮,以5A創建為契機,建立了98個5G免費wife數字點,建成了一套環境監測系統,購買了10多套智慧出行、刷臉入行的設施設備,目前已經投入使用。監控方面,補裝了攝像頭,結合古鎮的平安騰沖創建,提高了安防能力。與此同時,古鎮著力開發游客服務的小程序“暢游和順古鎮”,目前入駐了50多個商家,游客可通過小程序購買電子票。未來,還將在景區增設數字化座椅、廣播系統,提升游客智能化游覽體驗。
智慧燈桿就是新增的智慧服務中的一項,對于在古鎮內生活的本地人而言,此舉打破了壁壘,讓鄉村的夜空也和城市一樣亮了起來。“自從豎起了這些燈桿后,我們晚上去哪兒,都是亮堂堂的。不僅很安全,我發現古鎮的夜景還另有一番景致呢。”和順古鎮村民李曉蕾說。
創建中,騰沖和順古鎮著力提升旅游區游覽舒適度,新建游客服務中心、游客服務站,增加旅游區近300余塊旅游標識牌,以中、英、日、韓、法等5種文字完成景區內部全景圖、導覽圖以及指示牌的安裝使用。并對景區內旅游公共休息設施與觀景設施進行了優化,完善了針對特殊人群的服務,游覽的舒適度大大提高,通過替換旅游區近200個垃圾桶,提升改造旅游區內16個旅游廁所,努力為游客營造潔凈環境,提升旅游區品位和城市形象。同時,還健全了安全保護制度,制訂了安全應急救援預案,設置了醒目的安全警示標識,健全了旅游區醫療服務體系,讓游客的游覽更為安全與安心。
文旅融合 擦亮名鎮品牌
GENERAL TITLE
近年來,和順將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將旅游開發與豐富的文化元素結合在一起,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傳播文化。
“早在一兩百年前,和順人就已經可以和外來人在一張桌子上吃飯了。”騰沖和順古鎮當地一位居民自豪地說道。一個小小的外向社會早在和順形成。
受商賈文化影響,自明清時期起,騰沖和順人沿著古西南絲綢之路,遠走他鄉經商謀生。兩千多年以來,由于較早的開放開發,讓騰沖成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如今的騰沖籍華僑華人達35萬人,分布在全球23個國家和地區。而在這個擁有1300多戶,6000多人的小鎮中,有著超過本鄉人口數量的華僑旅居海外,遍及歐美及亞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和順,牌坊、洗衣亭、圖書館、益群中學、艾思奇故居等無不流淌著中國深厚的文化基因。在明清兩代和順出了400多名舉人、秀才,這里還是著名哲學家艾思奇、緬甸四朝國師尹蓉、翡翠大王張寶廷的故鄉。歲月的積淀,讓古鎮文化越發富有張力。很多游客慕名而來,沉浸在靜美的和順古鎮里,一住就是好幾天。逛古巷,觀古宅,看圖書,聽蛙聲鳥鳴......
近年來,和順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深入推進旅游標準化建設,加快景區品質提升,順利實施了“一部手機游云南”項目。持續完善游覽、住宿、餐飲等旅游配套服務,陷河游船、竹筏倩影、水幕燈光秀等旅游文創產品陸續推出。馬幫郵局就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個文創產品店。古色古香的古鎮風貌,獨具一格的裝修風格,具有濃郁特色的明信片、手賬本、郵票以及各種文創產品琳瑯滿目。
創新,永遠在路上。2020年以來,和順古鎮全力干起了“紅色旅游”。習總書記來和順視察時,曾對和順提出“要讓黨的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深情寄語。和順將總書記的勉勵化作了發展和革新的強勁動力,在位于水碓社區的艾思奇紀念館旁建設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的“能行好哲院”。哲院名字取自“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主義為什么好”之意,精心打造了一個“紅色書吧”,讓游客來到和順不僅能體味到和順和諧之意境,也能感受到和順和諧之哲思。
以保護和傳承為基礎,和順本著創新發展的理念,以文旅產業為杠桿,撬動鄉村振興,讓村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日子更加幸福。截至目前,全鎮有民居餐館96戶、商鋪740戶,客棧旅館485戶、6000多個床位。2020年,游客接待量突破了68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588萬元。
一路迎風奔跑,一路引吭高歌。追夢的路上,每一幀拼搏的畫面都是動人的記憶。以創建5A為契機,和順古鎮邁著鏗鏘的步伐,將和順文脈的涓涓細流融入創新發展的歷史洪流中,致力于成為更讓人向往的健康生活目的地,容納更多人的“詩和遠方”。
來源:騰沖新聞網
Hash:03f952cb7fa8606657dc02b8f92caa441b1330b8
聲明:此文由 騰沖文旅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