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歷史文化游:你走的每一步都是城市“血脈”...
對于綿竹,你了解多少?
距今已2200多年的綿竹,是孕育巴蜀文化的中心區域之一,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在此,游覽“綿竹年畫村”,領略民間文化的博大精深;進入劍南老街,體驗劍南春千年釀酒工藝;拜謁諸葛雙忠祠,感懷三國時代的蕩氣回腸;北上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再現救災重建全過程。
歷史,浸潤在山水風物間
文化,鐫刻在流光歲月里
綿竹不止有山有水
-關鍵詞-
年畫文化|釀酒文化|三國文化
找尋我們共同的歷史文化記憶
-線路設計-
綿竹年畫村-劍南老街-諸葛雙忠詞-祥符寺-嚴仙觀-漢旺地震遺址博物館
第一站:中國綿竹年畫村
中國綿竹年畫村位于綿竹市孝德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這里是綿竹南派年畫的發源地。主要景點有年畫邨、年畫湖、現代農業示范園、年畫展示館、年畫街坊、鄉遇畫里文創社區,中華年俗村等。
走進年畫村,你會發現這里充滿了“年味”,一棟棟川西民居精致有序,青瓦白墻簡約明凈,亭臺樓閣古色古香。各家各戶的外墻上和大門上,各式各樣主題的年畫色彩鮮艷、栩栩如生。
漫步年畫村,可參觀綿竹年畫制作過程,或親手制作一幅年畫作為紀念品,感受一種更為深厚的文化體驗。
第二站:劍南老街
劍南老街總長500米,完全按照明清風格設計,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這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依托,按照國家4A級標準恢復興建起這座“劍南老街”,成為展示“劍南春”深厚底蘊和巨大魅力的酒文化博覽街。
這是一條充滿歷史文化的老街,酒文化、年畫文化、三國文化在這里組團。
沿“街”前行,一邊貫穿起“天益老號”酒坊、古窖池群等“劍南春”獨有的御酒歷史;一邊貫穿起川酒會館、歷代酒肆、關帝廟、古戲臺、年畫坊等美酒文化。
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景點沿老街兩邊分布,仿古建筑墻體上線條流暢的年畫,敘述著綿竹酒文化與年畫文化同生共長的歷史淵源。
第三站:祥符寺
祥符寺位于綿竹市市區小西門。始建於唐憲宗元和五年(810年)。這一年,圭峰禪師宗密游歷襄漢之時,曾經到該寺開壇講法。后寺廟被毀,北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重建,故名為“祥符寺”。
△圖片來源于:微綿竹
祥符寺是一座殿宇巍峨,聞名遐邇的千年古剎。清太史李調元贊譽祥符寺為“天下第一禪林”。寺內有五重主要殿宇,第一重為金剛殿,第二重為藥師佛殿,第三重為大雄寶殿,第四重為觀音殿(殿上為藏經樓),第五重為玉佛殿。
△圖片來源于:微綿竹
第四站:嚴仙觀
嚴仙觀,位于漢旺鎮武都山,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山門正中上方有“嚴仙觀”三字,左邊墻上書“君平莊”,右墻上寫“武都山”,墨跡猶存。“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這一名句便是出處于此。
嚴仙觀建筑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觀內山門殿、靈霄殿、斗姥殿、藥王殿、嚴仙殿、城隍殿等七重殿宇千楣鶴列,萬拱星懸,占地40余畝。
第五站:漢旺地震遺址博物館
綿竹漢旺地震遺址(公園)由東汽廠區、東汽宿舍區以及漢旺鎮區三大區域組成。主要突出數字化展示平臺、減災應急救援訓練中心、遠程多功能培訓中心、紀念墻與感恩墻雕塑群等四大主題。
綿竹市漢旺鎮東汽廠區以其獨有的代表性與北川縣城、汶川映秀鎮、都江堰市虹口鄉深溪溝4個地點,被列為國家級地震遺址。
近年來,漢旺地震遺址公園從環境硬件設施到軟件管理服務的不斷提升,充分展現了地震的場景和發生的瞬間,讓游客從中也了解當地的歷史和文化特色。
綿竹歷史文化底蘊濃厚
讓我們走進綿竹,感受綿竹歷史文化
Hash:89ca6108fbd94b29759d636b708bc6fa28ddcf83
聲明:此文由 暢游綿竹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