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要做什么?
作為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主力軍,昨天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發布“十四五”發展規劃,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記者獲悉,中心與旗下院團和劇院都明確了未來發展目標和愿景,圍繞激發創作推出上海精品、做大上海主場、提升產業能級、增強服務效能等重點任務,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演藝大世界成為“亞洲演藝之都”的重要標桿。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致力于高雅藝術發展和劇場經營管理,目前下轄上海大劇院、凱迪拉克·上海音樂廳、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上海歌劇院、上海芭蕾舞團、上海民族樂團以及正在建設中的上海大歌劇院。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黨委書記、總裁張頌華說:“到2025年,中心要努力建設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文化演藝機構,成為品位蜚聲滬上、品質引領全國、品牌享譽海外的上海文化新名片。”
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在“十四五”發展規劃中提出,將通過多項舉措激活上海文藝創作發展新動能。在做強原創劇目領域,建立引進、改編、委約和自制的多樣IP庫,鼓勵各院團結合建黨100周年、建軍95周年、改革開放45周年、新中國成立75周年等重大節點創演符合市場需求的原創劇目,鼓勵劇院差異化定位自制劇類型,加大現有自制劇國內外巡演力度。
在培養表演藝術人才領域,發揮名家大師引領作用,發揚和傳承大師的藝術經驗;同時培育明天的臺柱子,發揮青年名家的中流砥柱作用,深入實施“上海青年文藝家培養計劃”,優化“一人一策”培養方案;引進海內外名家大師,參與中心劇目的創制和演出,提升國際知名度。為了讓中心旗下院團和劇場產生更大的集聚效應和綜合影響力,規劃提出進一步推行劇院和院團、文化和新領域、演藝和文創、線上和線下等融合。上半年,將打造基于互聯網傳播的大型音樂直播活動,進行資源整合深度試水。
張頌華介紹,中心將以上海大劇院的劇場優質管理資源,運營好上海西岸大劇院、楊浦大劇院;努力走向長三角及全國市場,力爭形成全國劇場空間雷達狀版圖;在市委宣傳部的領導下,適度超前謀劃上海大歌劇院的未來運營,在上海形成并夯實一江兩岸多邊開花的劇場空間布局。
內容產業出圈,推動演藝深度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不同于流量明星、熱門綜藝,高雅經典藝術相對處于“小眾圈層”,且觀眾培育周期相對較長。對此,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將建設演藝新場景、文旅新場域、產業新鏈條三大新業態,實現內容出圈、產業出圈,推動演藝深度融入現代生活,培養更多年輕觀眾。
著力打造演藝新場景,持續打響上海文化廣場戶外舞臺演出季、上海音樂廳銀杏音樂會、草坪音樂會等“戶外演藝新空間”;上海大劇院成立集餐飲、咖啡、圖書、文創、展覽、影像、親子活動為一身的“A+藝術空間”;鼓勵各劇院差異化探索挖掘戶外室內場景,打造全天候演藝舞臺。同時,積極拓寬文旅新場域,突出劇院、院團及周邊街區的人文內涵和歷史沿革,讓劇院從文化消費地成為城市旅游目的地、網友必到打卡地。此外,大力發展產業新鏈條,向上海各區、長三角地區及更多地區輸出劇院運營管理服務,鼓勵旗下單位設計開發具備主題性、系列性的文創產品,拓展文創產品銷售鏈、開辟品牌宣傳新手段。
作者:姜方
Hash:45aff9e5b7ba88c98c1eb1a5437aa4f1e69661bd
聲明:此文由 光明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