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九子山書法碑林

        九子山書法碑林

        ◇ 蘇誠安

        九子山碑林 / 博遠 攝

        著名詩人汪國真下榻青陽九子山賓館時,詩興大發,填《浪淘沙》一首,留下“遙望九華山,蒼翠云煙。神功鬼斧描亦難”的詞句,并勒石刻碑。

        “九子山碑林”位于青陽縣城九子山賓館內,前院是書法碑林,后院為“石趣園”。1996年,九子山賓館建成對外正式營業。為提高賓館的文化品位,滿足旅客求知求新的欲望,同時也為弘揚青陽和九華山的優秀傳統文化,與書法、美術家饒永先生聯手,共同策劃了九子山碑林,勒石樹碑,以記其勝。

        碑刻內容多為歷代名賢游歷九華留下的名句。其中有李白、張喬、金喬覺、杜牧、吳潛、王士鵬、王安石、楊少愚、圖貼睦爾、董其昌、王守仁、解縉、陶安、黃賓虹等人的作品,邀請當代卓有名氣的書法家和學者書寫,如榮毅仁、費孝通、沈鵬、孫其峰、謝宗安、陳立夫、林岫、劉藝、李鐸、楊仁凱等。除此以外,縣檔案局還熱情提供了郭沫若、老舍兩位大師的墨寶。“九子碑林”的前言、標名題字都由書法家題寫,碑林全部作品均由青年雕刻師姜文全完成,于同年國慶對外開放。

        “九子碑林”是青陽歷史上第一座碑林。有25方碑刻,長30余米。碑文正草隸篆行俱全,文化內涵豐厚。它是青陽縣、九華山對外交流的窗口,更是一幅濃縮微雕的歷史畫卷。

        與碑林相輝映的后院“石趣園”是一座賞石之園,園名由邑人、全國政協副主席陳錦華親書。無石不秀,無石不趣。園雖不大,但奇異百怪的“太湖石”,惟妙惟肖,各具形態;40余件石雕石刻,情趣橫生,令人目不暇接。這些石刻上至漢唐,下至明清,尤以清代石刻居多;按題材分,有山水人物、戲劇故事、花鳥蟲魚、博古器皿。最早是漢代道教人物石刻,其次是唐宋石獅和極為少見的元代《獅子繡球》;明代的“豐饒之神”(俗名石和尚),反映了江南農村乞求神靈防災治蟲的民俗;清代石《耕讀圖》則描寫了農村學子勤耕苦讀、于廣闊田園牽著水牛暮歸的情景;還有《八駿圖》和《瓦崗寨》,則歌頌了冷兵器時代英雄豪杰“馬上奪天下”的文治武功。更具特色的是兩方兩米多長的《蓉城六景》圖,用的是歙硯石材,由歙縣徽寶堂制作,雕工十分細膩,是上乘的藝術精品。

        九子山碑林以“詩書刻”三位一體的表現手法,再現了青陽、九華山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

        Hash:74b3de2eccc75f166e89ea1bcd16ee2b27daebce

        聲明:此文由 靈秀青陽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