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因為一個傳說,而修建了一座寺廟,并且傳承了上千……

        《綿州記憶》· 蓮花臺寺廟

        “傳說在很多年以,在一個夏天的夜晚,有人在蘆溪涪江這里乘涼,面對習習不江風,悠悠流水,星星漁火,粼粼波光,暮鼓晨鐘,梵音陣陣,頓時感覺心曠神怡,遐思無限。忽然滿眼生輝,仿佛看見水里盛開萬朵金蓮花緩緩流淌,江面上一位身披薄紗、高貴慈祥的女人腳踏一朵碩大的金蓮,左手執凈瓶,右手執柳枝,向兩岸頻頻點頭,仿佛在祝福蒼生國泰民安。朦朧中的女人,姿態是那樣優美從容,神情是那樣有嫻靜端莊。突然之間,順江而下的女人從視野中消失。又顯得那樣的神秘。后來有人看見涪江現觀音生金蓮一事不脛而走廣為流傳,人們便由蓮花想到了蓮臺,由蓮臺想到觀音。于是,整個蘆溪遠遠近近的人們便認定那是觀音菩薩顯靈。群眾慷慨解囊,捐資修建蓮花臺寺廟紀念這位救苦救難的神仙。人們早晚頂禮膜拜,祈求四季平安。”

        沒錯,這就是綿陽三臺蘆溪鎮蓮花臺寺廟的由來傳說,其實站在我們今天的角度,其實那美麗的幻想可能是萬朵碧波在燈光照映下產生的幻覺。那時涪江里江流萬里舟楫穿流,是從 江油安州、綿陽通向三臺、射洪重慶水上交通要道。蓮花臺下是最大的水碼頭,水上交通十分興旺, 千帆競爭,百舸爭流。蘆溪鎮商賈云集,熱鬧非凡。一到夜晚,客棧爆滿,酒肆喧囂,燈火通明,仿佛一座不夜城。而蓮花臺也借此成為云游僧侶、過往客商朝拜、觀光的必去之地。

        西岸春墟暮靄生,東開平野古涪城。英雄淘盡長江在,令尹來時宿雨晴。紅樹青山如好畫,金冠鐵鏃出深耕。頻年閱慣滄桑變,不為興亡一滄情。”蘆溪鎮的蓮花臺寺廟,有“小南海”之美稱。寺廟建自 漢代,重修于清朝道光年間。是三臺縣 最古老的寺院之一。蓮花臺前面是寬闊的江面,終年碧波奔流不息,后面是郁郁蔥蔥的淺丘,綠樹繁茂花團錦簇。古人形容為 “背山面江,風景幽秀”。清末民初,蘆溪分縣縣丞 劉攸溪的夫人、杰出書法家 廖華女士書題“蓮臺小憩”匾額,堪稱書法中的精品。

        蓮花臺地處涪江,朝迎旭日,暮賞江月。游人到此感覺空氣清新,視野開闊,心曠神怡。每天清晨站在蓮花臺上眺望涪江,只見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朝霞滿天,江面上灑下萬道金光,“綠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隔江而望,沃野千里,綠樹成蔭。離蓮花臺不遠處,新建的蘆溪大橋象天上彩虹落人間。蓮花臺背后,高樓林立,商店如云,農業科技園實驗示范區十多家工廠拔地而起,機器轟鳴。街道寬敞整潔,人們安居樂業,古老的蘆溪舊貌換新顏,成為城鎮化建設的一個典范。

        “仰頭觀明月,側耳聽梵音。江波千帆起,蓮花普照人。”千年的蓮花臺寺廟在今天愈發的充滿生機活力。如若有時間,各位不妨前往凈心參拜,定會受益良多,感懷深處。

        (部分素材來源于網絡)

        Hash:2471b390a47f9b38165ce56924dc33677d57bbd5

        聲明:此文由 富樂山下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