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武術陳列館(冀晉之旅71)
在平遙古城西大街,有一棟典型的明清北方民居建筑,這里是匯武林傳統武術陳列館。該館綜合展現了中國傳統武術的發展歷史,深入挖掘出傳統武術的精深內涵,剖析了武術與社會、經濟、文化的內在聯系,多層面探討了傳統武術的社會文化價值,同時又把平遙武術從中國武術的大背景中聚焦呈現出來,別開生面地勾畫出晉商文化的一個誘人亮點。
陳列館為三進院,設七個展室,后面是演武場和明德閣。各個展室用獨特的方式展現傳統武術的精神內涵,既有武術技法闡述,又有養生、修身、道義詮釋,資料詳實,實物豐富,藏品珍稀,弘揚了中華武術,傳播了人類文明。
中華武術萌芽于原始社會,形成于先秦時代,發展于秦漢時期,到了近代,成為中國體育的組成部分。
中國近代武術家有孫祿堂、李書文、尚云祥、王正清、黃飛鴻、霍元甲等。
古代平遙軍事家尹吉甫、侯益、杜豐、梁瑛、閻燮和。
游身八卦掌簡述及平遙創始人、傳承人
平遙武術的源流,在于地域的影響和商業的需要。
達摩易筋經是一種以健身為目的的武術套路,相傳是達摩所傳。
江湖黑話源于唐朝,起初是生意往來時的隱語,后因非法貿易興起逐漸發展并演變為江湖武人專用語。
江湖黑話,又稱作切口,也叫春點、寸點、唇點、唇典。
對“江湖”的解釋:四處流浪,在城鄉之間以不被主流社會認可的手段謀生的人群構成的社會層面。
明清時期的平遙,店鋪林立,行當齊全,是全國著名的商業重鎮。大宗貨物的異地貿易,大批商賈的居家安全,都迫切需要武術界保駕護航,鏢局便應運而生。圖為武術陳列館展示的鏢局押送貨物的場景。
武術陳列館墻上的繪畫
匯武林演武場
|信 |江|人|家|
2020年第66期(總第1890期)
Hash:873867361b831123f3687da895076a6b5d8c3649
聲明:此文由 信江人家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