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重磅!港交所交易大廳正式關閉,一個新時代開始了!

        10月27號是香港交易所交易大廳使用的最后一天,28號起開始重新改造,“紅馬甲”也將成為歷史。有人說交易大廳的退役,標志著一個大時代的結束,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卻說“大時代沒有結束,而是一個大大的時代開始了!”

        27號收市后,港交所舉辦交易員大派對,有一千多名嘉賓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時刻。港交所主席周松崗表示,交易大廳始于1986年,當日恒生指數是1603點,成交2.26億,而今日恒指已經28438點,成交超過1000億,這標志著香港證券業的巨大發展。他表示,交易大廳伴隨了香港股票市場30個年頭,經歷風雨,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有它的貢獻。

        電視劇《大時代》中很多場景都是在港交所交易大廳內拍攝,有人說大時代結束了,香港交易所總裁李小加說:“過去的幾十年,香港的證券人士在這里歡喜過、悲傷過,賺過錢,也虧過錢。大時代沒有結束,只是在這個場景中結束了,新的大時代,一個大大的時代開始了!”

        交易大廳完成歷史使命后,會重新改造成會議室、展覽廳、博物館。明年春節后,新的大廳會對外開放,變成香港金融中心的一個象征,會重新命名叫“金融大會堂”,英文為Hong Kong Connect Hall,會成為香港互聯互通大廳,再創輝煌。

        31年風風雨雨,歷史在這見證!

        過去10年,隨著證券經紀業務數字化并遷入銀行和證券公司,交易大廳一度活躍的交易活動縮水。在交易大廳開放的最后幾周,只有少數交易員在這座原本能容納逾1000人,但現在卻空空蕩蕩的大廳里度過他們的一天。

        自10多年前交易可以在交易大廳以外進行之后,場內交易活動的減少就迅速開始了。

        1986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前身由4家當地證券交易所合并而來,當時所有交易都在交易大廳內進行。

        直到10年后的1996年1月,經紀商可以在交易大廳的終端機以外,在場外擁有一臺終端機——這對香港的經紀商而言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一家經紀商或者一家銀行能夠安放在自己辦公室的終端機的數量逐漸上升,直到2000年10月,上限徹底解除,人們迎來了交易場所散布于香港各辦公大樓中的新時代。

        根據港交所提供的數據,在2000年1月,銀行和經紀商被允許在公司內完成所有交易活動之前,有22%的交易活動是在交易大廳內完成的。到2007年,這個數字已經跌至1%。

        港交所是亞洲各主要證券交易所中最后一個關閉交易大廳的,此前東京新加坡也關閉了交易大廳。倫敦的交易大廳也已關閉,目前紐約證交所(NYSE)的交易大廳目前仍然開放,主要用于市場推廣。

        紅馬甲、大哥大、熱鬧的交易大廳,是香港證券業歷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涉及交易大廳的港片經典場景,也是不少內地投資者對香港證券市場的最初印象。

        香港交易所于1986年啟用交易大廳,高峰期曾有逾1200名俗稱“紅馬甲”的代表進場交易。但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交易所參與者選擇在自己的辦公室進行遠程電子化交易,今年以來每日平均只有約30名代表進場交易。

        市場風云變幻,交易大廳見證了香港證券業的歷史變遷。讓我們一起回顧這段歷史,共同繼續為香港的繁榮發展努力。

        1986年前,香港是4家交易所鼎立的局面

        香港的證券交易最早見于19世紀中葉,但直至1891年才出現第一家正式的交易所,最初的交易使用黑板粉筆進行記錄。隨著香港經濟的快速發展,上世紀七十年代形成了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鼎立的格局。

        1986年,聯交所正式開幕,啟用交易大廳

        1986年3月27日,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四家交易所于收市后正式停業,由四所合并而成的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于同年4月2日于中環交易廣場開始運作。位于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廳運作首日,恒生指數收市報1,603.27點,成交2.26億港元。10月6日,聯交所正式開幕。當年于交易大廳工作的出市代表超過1,200人。

        1987年,全球股災波及香港

        1987年10月期間全球股災,一名香港經紀人留下悲傷眼淚的畫面。

        1993年,證券交易開始全面電子化

        1993年11月1日,聯交所正式推出自動對盤系統,輸入的買賣盤自動按輪候中的價格及時間先后次序對盤成交。香港證券交易開始全面電子化。

        1993年,首家H股公司上市

        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H股于1993年7月15日上市,成為首間在香港掛牌上市的H股公司,拉開了此后中國企業在港上市大潮的序幕。

        1996年,證券交易首次透過場外終端機進行

        第二代自動對盤系統推出,證券交易除了可經交易大廳終端機進行交易,也可經安裝在交易大廳外的終端機進行。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

        1997年底席卷亞洲的金融風暴,香港成為主戰場之一,經過風暴洗禮后的香港砥礪前行。

        2000年,香港交易所上市

        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實行股份化后,于2000年3月6日與香港結算合并于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旗下。香港交易所于同年6月27日以介紹方式在聯交所上市,成為世界首批上市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2000年,推出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

        2000年10月23日,聯交所推出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AMS/3),證券商可使用自設系統來為投資者提供網上交易服務。

        2006年,交易大廳翻新

        2006年1月16日香港交易所啟用翻新后的交易大廳,交易面積由翻新前的26,000平方尺縮減為12,200平方尺,交易柜臺由906個減少為294個,但交易大廳的功能更加多元化,新設了展覽館、會議廳、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

        2007年,恒指創歷史高位

        2007年10月30日,恒生指數收市報31,638.22點,創歷史新高。

        2015年,港股創成交記錄

        2015年4月9日,港股成交達2,939億港元,創歷史新高。

        2017年,交易大廳正式關閉

        香港交易所將重新改裝現有交易大廳及展覽館場地,把它建設成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金融地標,肩負傳承推廣香港證券業的使命,也將用于舉辦儀式、展覽、會議及投資者教育活動,繼續推動香港金融市場的發展。

        Hash:3e5cc0767115cf138cda05ef45359f97db08b739

        聲明:此文由 云核變量金融交易員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