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興城城隍廟

        遼寧境內保持最為完好、最為古老的明代建筑——興城古城城隍廟。建筑風格獨特的興城古城城隍廟始建于明代正統七年間,已經有近六百年的歷史明朝嘉靖清朝康熙、嘉慶、同治和光緒年間都曾經進行過大規模維修,是遼寧如今保持最完整的城隍廟。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宮》八神之一。“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墻,“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壕城、護城河。他們認為與人們的生活、生產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為城市的保護神。道教把它納入自己的神系,稱它是剪除兇惡、保國護邦之神,并管領陰間的亡魂。

        早在周朝,每到收獲之后,到了除夕,人們都要臘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水即隍,庸即城,水庸神即城隍神。

        漢代,紀信救劉邦的故事在《史記·項羽本紀》和《漢書·高帝紀第一上》及地方相關資料上均有敘述。劉邦得天下稱帝后,厚賞、追封紀信,并賜黃袍加身,擇上林苑自己打獵休息之地(今王曲鎮),修建大型廟堂并祭祀,每年農歷二月初八祭祀,后遂成廟會。據傳“文景”二帝時期,為了順應民心、強化統治,遂將供奉的紀信封為城隍神,成為長安城的保護神。由史料記載來看,王曲城隍祭祀紀信據今已兩千余年的歷史,比三國東吳蕪湖城隍爺周瑜和城隍廟要早四百年。

        唐朝時,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因為在當時的封建專制統治下,人們都希望那些當官的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后,便把他們做為城隍神供奉。如蘇州祀春申君,杭州祀文天祥上海祀秦裕伯,桂林祀蘇緘等。

        到了明朝朱元璋做皇帝時,他對城隍大感興趣,因為他是在土地廟里出生的,因而對土地神的上司城隍神便格外敬重,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朱元璋下詔加封天下城隍。并嚴格規定了城隍的等級,共分為都、府、州、縣四級。于是一下子全國各地的城隍廟便如雨后春筍般修了起來。朱元璋說“聯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

        文字圖片均來源網絡

        Hash:105f8804fd71996f4e2b62d948b6a59eaa5d73e2

        聲明:此文由 微觀興城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