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山西這座廟 是泰山以外唯一的岱廟 5000年雌雄同株銀杏王實屬罕見

        說起岱廟,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泰山,因為泰山古稱岱宗,杜甫曾有詩曰:“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所以泰山廟也稱“岱廟”。泰山岱廟聞名天下,可是在山西晉城澤州縣南村鎮治底村同樣也有一座澤州岱廟,這座岱廟雖少有人知曉,卻是除泰山以外的唯一一座岱廟。

        澤州岱廟的始建年代不詳,其所在的冶底村,距晉城市區15公里,由于此地西通陜西,東經清化,扼守三省交通咽喉,自古被稱為“晉豫陜通衢之地”。相傳早在秦代,帝王從西京長安到東岳泰山祭天都要經過冶底村,每次必焚香祭拜岱廟山門前一棵有著5000年樹齡的古銀杏樹

        整個廟宇三面環山,依山勢分為上、下兩院,中軸線上依次排列著山門、魚沼、竹圃、舞樓、天齊殿等建筑。山門前的高臺上,一對2米多高的宋代石獅體態雄壯,面貌威猛。由于石獅的前臂斷失,身體前傾呈半弧形,視覺效果極具動感,當地人于是給它們起了個雅號——斷臂“維納獅”。

        進入山門,首先看到的是放生池——魚沼,整個池塘占地約100平方米,水源來自山上泉水。魚沼內刻有石雕龍頭、虎頭各一,龍頭在上,虎頭在下,據說其神奇之處是可預報旱澇。如果龍頭被池水淹沒就是澇年,虎頭外露就是旱年,龍頭不淹,虎頭不露則風調雨順。

        作為2001年的第五批“國保”古建筑群,澤州岱廟最值得一看的古跡,莫過于始建于金代的舞樓和建于北宋的正殿天齊殿。其中坐落在魚沼北側石崖上的舞樓,整個建筑的臺基、臺明、石柱、檐額及勾欄為金代遺構,在東北角石柱上還能隱隱看到字跡,顯示該舞樓創建于金正隆二年(公元1157年),是中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舞樓之一。

        現在我們看到的舞樓,系明萬歷年間(1673-1620年)重修,整個樓體由4根砂石柱撐起,十字歇山頂出檐深遠,造型簡練,結構明晰,尤其是八卦形木構藻井沒用一顆鐵釘,卻能支撐屋蓋歷經數百年風雨不倒,展示了我國明代建筑工藝的顯著卓越。

        天齊殿,又名五岳殿,是奉祀泰山神東岳大帝的殿堂,整個建筑囊括石雕木雕磚雕壁畫琉璃等于一體,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值得一提的是,在殿內四根青石柱的頂部能看到宋神宗的年號“元豐”(公元1080年),由此可判斷澤州岱廟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北宋。

        澤州岱廟不僅古建筑精彩絕倫,古樹更是熠熠生輝,廟內一棵高25.4米,直徑3.25米,周粗9.6米,盤根14.6米的古銀杏樹,據專家考證,樹齡在5000年至7000年之間,是迄今為止山西境內銀杏樹中最大最古老的一株。有趣的是,銀杏屬于異株異花授粉植物,而岱廟的這株銀杏卻是雌雄同株,堪稱奇景。

        除了山西省最大、最古老的“銀杏王”,廟內還有兩株千年檜柏比肩并立南北,令人稱奇的是,兩株檜柏樹干的下部,分成兩個枝干,形成一個大寫的“人”字,被當地人稱為“人字柏”,這一奇特現象是自然天成還是古人刻意造就,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Hash:c537f00dcca40841aeef1ef54f3960a49fb2a6eb

        聲明:此文由 亂碼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