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鑄牢軍魂 唱響戰歌——駐滬部隊新時代風采錄

        第72集團軍某旅八連官兵在海訓場展開擒拿捕俘訓練 胡雪峰 攝

        盛夏時節,上海灘,浪奔浪涌。

        車水馬龍中,高樓林立間,人們靜心感受,會發現別樣風景——

        在陸軍某部“南京路上好八連”,特戰轉型訓練如火如荼;在海軍蒙山艦,新訓法新戰法研究穩扎穩打,出遠海、赴大洋的各項訓練準備有條不紊;在空軍航空兵某旅,多型戰機實戰實訓,時刻保持高度戒備,保衛祖國領空安全……

        這里,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黨締造和領導的人民軍隊,高唱著新時代強軍戰歌,一路奮勇向前。

        聯勤保障部隊某部在航渡訓練途中進行船艙消防演練 (郭彬 攝)

        信仰之歌

        2018年是武警駐滬某部十中隊官兵擔負中共一大會址義務講解任務的第19個年頭,列兵王宇是中隊黨支部培養的第71名講解員。

        編號數字與黨的生日吻合,這讓王宇頗為自豪。

        在十中隊,官兵們把身穿警服為中外游客講解黨史,看作無上的光榮。副班長靳展為了達成所愿,先后參加了3次講解員考核,才最終獲準上崗。

        “好日子是黨領導創造的,講好黨史、樹好形象,是中隊官兵義不容辭的責任。”中隊指導員汪長旌說,“每次講解都是一次自我教育,讓聽黨的話、跟黨走的根子扎得更深更牢固。”

        一次,副中隊長楊澤楠奉命協助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嫌疑人。緊要關頭,嫌疑人掏出一沓百元鈔票,乞求放他一馬。面對誘惑,楊澤楠不為所動,當場將嫌疑人拿下。

        中共一大紀念館副館長楊宇對這些故事如數家珍。她說,十中隊官兵雖然換了一茬又一茬,但對黨的忠誠信仰始終如一,這本身就是黨史教育的生動教材。

        其實,不只是十中隊。以中共一大會址為時空交匯點,能夠勾勒出眾多駐滬部隊堅守軍魂的時代風貌。

        聯勤保障部隊上海油料儲運基地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動中建”新模式,打造過硬“流動黨支部”,圓滿完成各項演訓保障任務。

        海軍沂蒙山艦大力推進紅色基因代代傳工程,赴沂蒙老區開展主題見學活動,聘請5位沂蒙紅嫂為“榮譽艦員”,紅色沂蒙精神煥發新光彩。

        曾多次深入部隊調研黨建工作的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朱純輝說,幾十年來,駐滬部隊官兵堅定不移聽黨指揮、身居鬧市不染塵,始終是黨的好戰士、人民的子弟兵。

        上海青浦區朱家角鎮民兵水上應急分隊組織緊急集合趕赴火災現場演練

        勝戰之歌

        2016年2月1日,沂蒙山艦加入人民海軍戰斗序列,成為東部戰區海軍列裝的首艘新型綜合登陸艦。相比上一代登陸艦,沂蒙山艦排水量大、信息化程度高,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它的列裝意味著人民海軍立體投送能力實現新的提升。

        為了盡快把“艦”變成“劍”,沂蒙山艦官兵從接艦那天起就開始了沖鋒。

        入列6個月,順利完成艦艇訓練中心全部訓練課目。

        入列10個月,參加上級組織的全訓考核,打出副炮擊落靶機、主炮首發命中的好成績。

        當年入列,當年全訓,當年形成戰斗力,沂蒙山艦有何秘訣?艦長彭澎說,當年革命前輩靠“氣多”打敗“鋼多”的敵人,如今有了比肩世界一流水平的武器裝備,必須只爭朝夕抓好練兵備戰。

        同樣只爭朝夕的,還有空軍航空兵某旅官兵。這個旅直面東海、黃海一線,日常直接面對從海上而來的外國軍機。

        “空中態勢瞬息萬變,從接到命令到戰斗起飛,往往只有幾分鐘時間,容不得絲毫懈怠。”旅副參謀長、特級飛行員王新峰說。

        那年,王新峰緊急起飛,對一架抵近偵察的外國軍機進行驅離。見對方執意接近我領空,王新峰果斷用外逼動作明確警示對方。最終,外機知難而退,調頭離開。

        2017年,這個旅赴西北參加實兵對抗演習,一舉“擊落”對手。今年4月,他們首次參加“金飛鏢”比武,勇奪2個單項第一。

        王新峰說,他們時刻準備升空迎敵,保衛祖國領空。

        東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在臺風來襲時緊急轉場

        本色之歌

        由守備部隊轉為特戰部隊,“好八連”官兵明顯感到更忙了:每個人必須掌握的特戰技能足足超過10項。

        “每個課目都是全新的,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下士朱建平是連隊挑選的傘降訓練“種子”,2017年赴某特戰部隊受訓,單是一本傘降教材,他就記下了3萬多字的學習筆記。

        無疑,轉型路上,八連官兵最缺的就是時間。但每個月組織官兵赴南京路開展便民服務,八連一直在堅持,風雨無阻。

        每逢新兵下連、老兵退伍,八連都會組織官兵學《八連頌》、上南京路、訪中共一大紀念館……大家感到,“好八連”之所以名揚天下,靠的就是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優良傳統,始終保持人民軍隊性質、宗旨、本色,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八連官兵是上海的名片,更是人民群眾的親人。”上海市南京東路街道云中居委會原書記朱慧娟說,有困難找八連,已成為許多居民多年養成的習慣。

        這種習慣,屬于被守護者,也屬于守護者。

        在青浦區朱家角鎮,民兵水上應急分隊堅持每天在古鎮巡邏,為群眾、游客排憂解難。

        2017年9月15日21時許,正在水上執勤的隊員突然發現一名女子落水。隊員翟坤迅速趕到,不顧河流湍急,縱身跳入水中,成功將這名女子救起。

        翟坤說,當時滿腦子都是救人,沒時間考慮自己,這是我們所有隊員的本能反應。

        據不完全統計,分隊自成立以來共處置重大災情險情近30起,各類突發事件500多起、協助轉移受災居民3000多人,挽回經濟財產損失800多萬元。(李大偉 梅常偉 楊雅雯)

        武警上海總隊執勤四支隊十中隊義務講解員在中共一大會址為中小學生講解黨的知識 (王亮 攝)

        沂蒙山艦在某海域進行橫向補給訓練 (石登強 攝)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副教授張蕾蕾(右一)在展館內為學員授課 (徐連宗 攝)

        Hash:79cf1caf5534466334c9295e73d2904183f08408

        聲明:此文由 人民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