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學學院——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生命科學學院——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可以這么描述我們學院的老師——“用心做事用情做人”;
可以這么描述我們的學生——“抱團學習,抱團取暖,結伴而行”。
這是上周,專業分流小分隊對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鄧志瑞教授進行采訪時的聽到的一句話,瞬間被濃濃的人情味打動,現在就讓我們走近充滿人情味的“生命科學學院”吧。
概況
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前身是由中國科學院王應睞、沈昭文、曹天欽、鄒承魯、鈕經義等老一輩著名科學家親手創建的原上海科技大學生物系,該系成立于1958年,曾培養出楊雄里、郭禮和等一代著名生命科學專家。
1995年該系經重組改名為上海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由原中科院生理研究所所長楊雄里院士出任院長,2003年由原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所長許政暟研究員接任院長,2008-2011年由南京大學生化系系主任李根喜教授接任院長,2012-2014年,學院行政工作由黨委書記沈忠明主持。2014年11月起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細胞所丁建平研究員接任院長。
教授解答
本期受訪教授
鄧志瑞,副教授,理學博士,上海市植物生理學會理事。1999年博士畢業于南京農業大學;1989年碩士畢業于北京大學,1986本科畢業于河南師范大學。先后參加國國家863項目、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攀登計劃、農業部重大項目及主持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發展基金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1、生命科學院具體都有些什么課程?
在讀完大一的進入生命學院后,還要學習的課程主要有學科基礎類課程:化學課程(包括無機化學、有機化學和生物化學,有機化學和無機化學這兩個課由理學院化學系老師授課,生物化學由生命學院老師授課)、部分高級研討課和專業課程必修課程(細胞學、植物學、動物學、細胞學、遺傳學和基因工程原理,食品工藝學和食品營養學等)和一些專業選修課程(生物技術、生物制藥、神經生物學和腫瘤生物學、納米生物學等)。大四就要做一個比較大的項目——畢業設計(畢業論文)。
我們生命學院本科有兩個專業:一個是生物工程、一個是食品科學與工程。
這是不是意味著分到專業之后到二三年級還要再分一次?
不是。同學來的時候其實已經算是有專業了。只是這兩個專業有些基礎課是相通的。就是所謂“重基礎”、“寬口徑”。
我們的培養方式,舉一個例子來說:一棵大樹有兩個樹杈,二年級和三年級上半年共用一個樹干,兩個專業的主干課程例如化學類課程和微生物學,植物學和動物學等學科基礎課都是共有的。快三年級后半部分到四年級前兩個學期就分成兩條線。生物工程的學生學習如蛋白質化學、酶工程和發育生物學等專業課程,而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學習食品加工、食品營養、食品安全方面的課程如食品原料學、食品生物技術和食品添加劑等專業課程。這樣的話,食品專業的同學也掌握了很多生物工程方面的知識。
2、生命科學和醫學的區別。
生命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生命有機體,包括有疾病和正常生物體,主要研究生物體內部的生理生化變化和與外部環境的關系,它是醫學的基礎。所有醫學專業的學生必須學習很多生物學方面的課程。醫學主要是研究生物體為何病變、怎樣病變和如何阻止病變,也就是醫學研究為何生病、怎么把病治好或者說修正過來,因此更多的關注病理學和藥理學方面。所以說生命科學的是醫學基礎,服務于醫學但是寬泛于醫學。比如:植物的中草藥培育,如何提高中草藥有效成分含量、改進生產工藝,這是臨床醫學不太需要學的東西,但生物學要深入研究。再比方說,如果醫生不具備基本的生理學和人體結構方面的知識,怎么為病人診斷疾病和醫治疾病。生命科學給醫學奠定基礎,醫學不斷出現的新要求又推動了生物學的發展。
生命科學方面的學生可以報考醫學方面的研究生,可以從事醫學方面的研究。但有個規定:如果大學本科不是學醫的,即使生命科學學習得再好,也只能做醫學研究,而不能做臨床醫生。
3、我們學校未來是否會并入醫學院?如果并入的話,這對生命科學學院來講會帶來什么變化?
前兩年,傳得比較厲害的事情就是第二軍醫大學并入上海大學。第二軍醫大學是一個很好的大學。現在看來希望不大了。但學校一直在為建立醫學做努力,爭取能并入其他的醫學院或從頭做起創辦醫學院。倘若上大辦醫學院,首先受益的當然是生命學院。因為我們是醫學的基礎,醫學院的建立可以大大促進生命學院的科研、教學等方面的發展。
中國那么多高校,從北大、清華、交大、復旦、浙大包括現在發展很快的蘇州大學可以看出:一個學校的發展前景與排名,如果沒有生命科學和醫學,這個學校的排名一定不會靠前。因此,上海大學應該會通過各種途徑辦醫學院,如果成功,首先受益的當然是生命科學學院的學生。
4、請您談談生命科學以后的就業方向和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
因為生命科學在國外很熱門,我們學院本科生出國考研的比率高達百分之四十,我們的畢業生大多去的都是哈佛大學、濱州大學和諾丁漢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大部分都獲得全額獎學金。我們學院的專業老師幾乎都有海外留學的經歷,我本人每年要給學生寫十幾封推薦信。出國的同學一般都是做博士生,將來要做學問、做研究。有部分學生畢業后就直接找工作,部分人去生物工程公司和國際知名的制藥企業如輝瑞制藥,羅氏制藥等企業去工作,這些都是世界500強,還有人到銀行等熱門行業去工作;有部分考取國家事業單位的公務員或事業編制從事食品藥品監督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人專門做技術,一些畢業生會去中科院各研究所做技術員,從事實驗室管理和儀器分析操作方面的工作。受益于現在高考改革,生物老師也是一個未來的就業選擇,考一個教師資格證,到中學或小學去任教。食品專業有部分同學進入了世界五百強企業,也有同學還會在發展前景很好民營企業工作。
5、生命科學有什么優勢?
我個人認為是我們生命科學學院獨有的,別的學院不可能具備的優勢有一下幾個方面:第一,生命學院小,學生少,老師卻不少,我們九十個老師,每年收一百至一百五十個學生,師生比高。好處在于學生有充分的機會接觸老師,能更好地得到老師的教導 。此外,我們把本院本科生培養放在第一的位置,我們除了輔導員,還有班導師,還有科研導師,學生在學院很充實,學習風氣好。例如學院出錢請上海大學最好的老師給學習困難的同學補課,這在上海大學絕對不多見;第二,我們生命學院老師和同學都很陽光,學生很開心;第三,鍛煉機會多,我們生物學院創新項目上比例是全校最高的,只要提出項目申請,幾乎實現全覆蓋,再加上我們老師都搞科研,都有課題。同學如果愿意從事科學研究。都可以找到老師做課題,天天都有科研做;生命學院有十大學生社團,只要你愿意,總有社團適合你。
此外,專業好不好,除了老師之外,學生最具有發言權。因此,我們還對優秀的學姐進行了采訪。
學姐的看法
學姐介紹
陸晨,生命科學學院2011屆本科畢業生,專業是生物工程。在校期間獲得過國家獎學金、上海大學優秀學生、優秀學生干部、百優團員、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曾擔任生命科學學院學生會副主席。
1.對自己的專業的評價
我對自己的本科專業非常滿意,學習生命科學也讓我收獲了大量的知識,在以后的工作與生活中,體現出了與別人的不同。大四時,通過自己的努力,以均績年級第二獲得直研名額,無論是過程還是結果,我對專業學習都很滿意。
要說學習上有什么困難的話,應該是上大學生共同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適應10周的短學期。但對于我來說特別是,學習生命科學的理論知識,10周就顯得更短了,每次感覺倉促學完一門課還沒完全消化就要考試了,所以通過每次考前自己都要認認真真整理復習資料,鞏固印象。
學習生命科學,除了理論知識外,還需要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實驗課程,要學習和訓練實驗技能,實驗報告、解刨動物、認知植物、參與大學生創新項目在我的大學生涯里都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學習氛圍如何?學習節奏快么?壓力大么?
學習氛圍很好。當時我們是以寢室為單位進行學習的,選課、上課、考前復習基本都是一起的。寢室、自習室、圖書館都是我們學習的地點。現在,考試前圖書館和自習室都很緊張,生命科學學院為了讓同學們能安心復習,從第九周開始,開放學院所有的會議室供大家學習使用,條件是比我當時更好了。
學習節奏是很快的,這是上海大學短學期的特色,并非生命科學學院獨有的。壓力不是很大,因為自己有一套學習方法,平時上課多聽聽,筆記是一定要記的,考前整理復習資料,加深印象。而且寢室同學的學習都很好,來不及整理所有科目的復習資料,大家就分工,然后資料共享,也節約出了很多時間。
聽完了教授和學姐的講解,大家是不是對生命科學學院有了更深的了解呢?
更多關于課程及排名的信息,歡迎掃一掃下方二維碼
生物工程主修課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主修課程
2016年學生專業分流各專業最低錄取綜合成績排名(理學工學類):
生物工程 2344/2401
食品科學與工程 1875/2401
溫馨提示:
有任何關于專業分流的疑問,歡迎在上海大學學生會微信公眾號后臺提問,或者直接在專業分流推文下發言。
下期預告:
【SHU 專業分流】 愛與理性編織著法律文明——法學院專訪
【SHU·專業分流】 往期回顧
Hash:7fe649924873272556a3af280d9bb9e69888e553
聲明:此文由 上海大學學生會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