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一位明代的大楷高手,把字寫到了日本國門之上!

        如果你去日本京都旅游,會看到各處懸掛的店鋪牌匾。在上面能找到我們熟悉的漢字。京都曾是日本的首都,這座城市留下大量漢文化的痕跡,包括匾額上的書法。京都國門上曾經懸掛一塊題寫日本國名的巨幅牌匾,而這塊牌匾上的書法竟然是一位中國人寫的。

        日本京都街頭

        1338年,日本進入室町幕府時代,京都再次成為日本首都,都城的格局發生重大變化。執政者要求重修京都國門,效仿明朝在國門上懸掛匾額以顯莊重。但是他們在日本找來找去,也沒有找到合適的書法家來題寫。

        于是就有人提議到中國,尋找擔此重任的書法家。為此推薦了當時在明朝名滿天下的姜立綱,為日本題寫了國名,姜立綱被譽為“一代書宗”,當時的日本人每每自夸說:“此中國惠我之至寶也”。

        ▲姜立綱畫像

        姜立綱是何許人也?明代書法家,字廷憲,號東溪他從小天資聰穎顯露過人的書法才能,同時又勤奮好學七歲時就被朝廷征選為翰林院秀才。姜立綱初學黃蒙,繼法鐘王,后來融匯貫通自成一家, 他擅寫楷書以顏真卿為宗體度渾厚、清勁方正被稱為“臺閣體”或“誥敕體”可謂標準的公務員字體。

        姜立綱《楷書七律》

        ▲姜立綱手跡拓片

        姜立綱歷正統、天順、景泰、成化、弘治五朝,凡是宮廷里的制誥和宮殿碑額大都出自他的手筆。因為曝光率很高,想不出名都不行,人們稱其字為“姜字”,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

        王世貞《藝苑巵言》曾說:“立綱小變二沈為方整,就其體中可謂工致。”因為評價很高,一時間風行海內,人人爭相求購其字。姜立綱的字在市場上大受歡迎,還出現了書法販子專門造假,模仿姜立綱書法進行行騙。

        《詠易詩扇》

        提到明代書法史,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有,“三宋”、“二沈”、徐青藤、陳白陽,吳門書派如沈周、文征明、祝允明、董其昌,晚明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王鐸傅山。但并沒姜立綱,上舉那些名家大都是明代的個性派,姜立綱的書法在崇尚求新的明代書法圈屬非主流,他一心扎進顏體把端楷發揮到極致,是當時讀書入仕之人效仿的不二對象。

        ▲姜立綱手跡拓片 化成碑

        除了楷書,姜立綱的草書造詣也極其高。他的草書結法圓熟,如傳世珍品《李太白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筆勢流暢婉轉,筆法瀟灑秀逸,雅健遒媚,深得唐懷素神遂。

        ▲草書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鎮邦帖》行書

        陳振濂說,姜立綱名聲比不過顏、柳、歐、趙、蘇、黃、米、蔡,但他卻是難得的學習承傳顏真卿的典型,學習承傳他的方法、理解、分析、掌控,都是卓爾不群的。過去我們重視的都是“創新”的典范,而姜立綱樹立了一個“繼承”的典范。遍觀幾千年書法史,這種繼承的成功典范是百不一見,故而彌足珍貴!

        姜立綱楷書《東銘冊》▼

        好看 吧

        Hash:fd14d12e147dc70bd1dc67d16468741453a43b01

        聲明:此文由 臨帖吧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