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朔州文史天天讀 ▎朔州古人類石器文化遺址

        朔州境內發現多處石器時代人類活動遺存,馳名全國的有兩處,一是峙峪遺址,位于朔城區西北15公里的峙峪村附近,距今約2.8萬年,屬舊石器時代晚期,被考古界命名為“峙峪人”。除發現大量小型石器和一塊人類枕骨外,還出土了相當數量的野馬化石。從出土的石器分析,“峙峪人”已會靈活運用間接打擊法技術制造石器,比“北京人”和“許家窯人”進步了許多。其中發掘出的一枚石鏃,證明當時人類已發明了弓箭。二是鵝毛口遺址,位于懷仁縣的西北鵝毛口村附近,距今約1萬年,屬新石器時代早期,為一處大型石器制造場。遺址地表裸露著許多大小不一的各種石器殘片,包括歪尾石片、石斧、石鋤等,另外還有三小塊陶片。和“峙峪人”比較,明顯地反映出向新石器時代的過渡性,突出了原始農業的地位。鵝毛口與內蒙古的大窯、廣東西樵山,合稱中國古代史前三大石器制造場。

        鏈接一:人類最早的箭鏃

        峙峪遺址發現了一枚用燧石打制的箭鏃,確鑿地證明了中國先民在距今約2.8萬年前已經使用弓箭。弓箭的發明不僅是人類科技史上的巨大進步,也是人類智力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弓箭的廣泛使用,不僅擴大了食物范圍,改善了食物結構,而且加快了人類進化的進程。

        鏈接二:峙峪骨雕

        峙峪遺址出土了數百件具有刻畫痕跡的獸骨片,其中一件是有復雜圖案的骨雕。這件骨雕長8厘米,寬3.1厘米。圖案左右上下對稱,共有兩組,一組是一只普氏小羚羊躺在草地上,略弓著身子,后面是從兩側追來的手執帶柄工具的獵人。另一組是一只已經落入羅網的鴕鳥遭到獵人的三面包圍。這件骨雕刻畫痕跡清晰,圖案意境完整,是“峙峪人”生產活動的真實反映,也是我們研究原始藝術的重要實物。

        書 名

        索書號

        館藏地點

        《朔州文化名片

        K29/144

        地方文獻閱覽室

        (四樓)

        《三晉史話·朔州卷》

        K29/26

        《朔州通史·卷一》

        K29/10

        歷史上的朔州》

        K29/65

        本期供稿:張志弘

        本期編輯:火星

        Hash:c23085406c91d963f2f62fd7692a7f4d83272c2e

        聲明:此文由 朔州市圖書館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