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洛陽鏟來了!中山大學又有考古新發現?

        12月13日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

        南校園一處工地傳出消息

        施工現場正在進行考古發掘

        廣仔立馬出動帶大家一探究竟

        據目擊現場的楊同學介紹

        他經過懷士堂到逸夫樓的路時

        看到鋪設下水管道的施工現場

        插上了洛陽鏟

        考古系的老師和同學正在忙著挖掘

        “聽說挖出了古墓!”

        //

        中大發現古墓早有先例

        //

        2019年1月

        中山大學廣州校區南校園的施工工地上

        就發現多處古墓,引發關注

        2019年中大南校園工地發掘出數處古墓

        1961年,中大考古教研組在校內發掘出兩處漢代墓葬;1981年,中大又在電教大樓基建工地發現一處東漢墓穴。當時,人類學系教師帶領1977級和1979級全體學生,對電教大樓基建工地的東漢墓穴進行了發掘清理。

        2016年初,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中大北校區醫學科技綜合樓建設工地中意外發現了22座古墓葬,包括西漢土坑墓8座、東漢磚室墓3座、三國時期磚室墓1座、晉南朝磚室墓10座,規模之龐大讓人震驚。

        為何中大南校園一帶頻頻出土文物?專家介紹,漢代海珠區并不是現在的一個大島嶼,而是以寶崗、曉崗、赤崗、馬崗頂等高地為中心形成的小島。古人去世后,往往找就近的山崗地帶埋葬,這些山崗丘陵常常是古人去世后埋葬的地方,廣州像梅花村、淘金坑這些地方,以前也是一些山崗,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也發現一些古代的墓葬,可以推斷這里早在漢代就有人居住。

        //

        廣州各大學之“古墓麗影”

        //

        在廣州,除了中大,廣州大學、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也曾挖出墓葬。

        1986年,廣州大學校園內發掘出3座東晉磚室墓,出土銅器、青釉器等文物數十件。

        1989年,廣州大學再次清理出1座東晉磚室墓,出土1方墓志磚,陰刻“甄壽亡親解夫人墓”。

        2005年,在黃埔大道西暨南大學考古勘探發掘中,清理出墓葬5座。

        作為高校集聚之地的大學城更是不甘示弱,亮出四張考古名片:南漢高祖劉巖墓康陵、南漢烈宗劉隱墓德陵、明代石人石馬墓、清初炮臺。

        南漢高祖劉巖墓康陵&南漢烈宗劉隱墓德陵

        早在2003年廣州大學城剛剛動工之際,中環線上現今華南師范大學校區就挖出了兩座距今一千多年的陵墓,分別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高祖劉巖墓康陵和南漢烈宗劉隱墓德陵,如今被并稱為“南漢二陵”。

        遺憾的是,康陵在明崇禎年間已被發現,經歷數次盜擾,隨葬品被洗劫一空,發現不是太多。盡管如此,考古學家還是找到了清理干凈的玻璃碎片、石頭、玉器等文物,能一定程度上佐證廣州悠久的對外交往歷史

        明代石人石馬墓

        廣東工業大學新建球場北面的金銀山下,有一座明代石人石馬墓。據考證該墓為明代萬歷十八年(1590年)所修,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根據殘存的墓碑可以知道是夫婦合葬,主人姓曾,名豫齋,賜進士奉政大夫福建按察司僉事,葬于明萬歷十八年。

        在墓前的神道上,石人、石馬、石羊一字排開,拱立兩旁,所以被稱為“石人石馬墓”。現在石羊因為較矮,已經被雜草覆蓋,只能看到石人和石馬。

        廣仔聽聞,這是廣州地區目前所知規模最大的石砌山手形明代墓葬,不僅石構件琢刻精美、前所未見,而且六尊石俑齊備、保存完好,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然而如此規模的石人石馬古墓群,村民都說沒有人前來拜祭,甚是冷清。

        清初炮臺

        順著外環,進入廣東藥科大學,離校門不遠的一片約3000平方米的荒地里,11個半米不到的石墩露出地面。路邊一塊小石碑寫著“廣州登記文物:穗石村炮臺”。

        據清康熙《新修廣州府志》載,此炮臺應為康熙時的石子頭岡炮臺。炮臺年久失修,在鴉片戰爭前已廢棄。據說,這處炮臺主要毀于1958年大躍進時期,響應填海造田的村民們用大錘、鋼釬、鋼鑿等工具把15座炮臺基座鑿爛,填塞河涌,當年的鑿痕現在還可以清楚看到。

        2003年炮臺被發掘時,殘存的最高基座高約3.8米,底邊長3.2米,寬2.1米,有3座因地陷而滑塌傾斜,少數有加筑痕跡。但是現在,裸露可見的炮臺只有11個,其他都埋沒在雜草叢中,舊日威嚴不復存在。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相關負責人透露,本次因校內進行施工發現疑似墓磚,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考古專業師生正在現場考察并做測繪記錄,考古院將按程序繼續跟進,具體信息待后續核實。

        News

        大家都在看

        1例入境人員隔離期滿返穗居家隔離期間核酸檢測陽性

        最“聰明”的巴士,你見過嗎?

        84年,我們從未忘記 | 早安廣東

        來源 | 南方+客戶端

        編輯 | 吳展橋

        校對 | 洪江

        Hash:c4de1388e1bb5d73d81cf385ef72102ec45dcf86

        聲明:此文由 兩廣大地那些事兒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