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譚平山:嚴格要求子女家屬 “愛國、為公、奮斗”

        平山(1886-1956年),廣東高明人,他是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的主要創始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核心人物,曾經擔任國民黨中央組織部部長、新中國第一任監察部部長等職務。譚平山以家訓“愛國、為公、奮斗”嚴格要求子女家屬,形成良好家風,對后人產生深遠影響。

        譚平山

        譚平山一生追求革命,不計較個人得失。據譚平山的女兒譚宗文回憶,大革命失敗后,“父親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全家都靠典當衣物和向友人告貸維生,她和兄姐因交不起學費而失學。抗戰前夕在香港,媽媽更時常到英國兵營的食堂中購買吃剩的殘羹冷飯來吃”。

        譚平山身體力行,表率引領良好家風。新中國剛成立,譚平山在北京工作,為了不給國家增添麻煩,自己掏錢買房子解決住房。兒子譚秉文是經濟學家,本來有機會出國工作,但譚平山要求他留在中國為祖國服務。據外孫余川廣介紹,譚平山擔任中央監察部部長期間,嚴格要求子女和家屬,從不利用特權為家人謀取利益,甚至怕地方政府知道外孫是自己家人而搞特權,刻意不公開聯系。

        譚平山紀念館

        譚平山去世后,夫人孫蓀荃把在北京的房產無償捐獻給國家。譚氏子女覺得,雖然父母沒有給他們留下什么財產,但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高明七社村,譚平山的祖屋是一間10多平方米的泥磚房,非常普通,與周邊的老房子相比也顯得相當寒磣。許多來參觀的游客不禁發出感嘆,這樣偏僻簡陋的房子,竟然走出了對中國革命史上有影響的風云人物。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譚平山廉潔的高尚情操。

        (來源: 南粵清風網)

        Hash:d1bb37b06b62838c6b335c4a08bede59081dce93

        聲明:此文由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