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譙靈敏 ‖ 營山縣吳氏碉樓

        營山縣吳氏碉樓

        譙靈敏

        碉樓,一種特殊的民居建筑,多見于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分布范圍具有明顯的地域性。然而,在營山縣的大山深處,也隱藏著一座碉樓———石槽溝吳氏碉樓。因其特殊性,2010年8月,吳氏碉樓被列為營山縣文物保護單位,同年11月升級為南充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7月,被列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這座藏于深山的碉樓,何以能在兩年的時間內從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它具有何種特殊性?

        民國30年修建,歷時兩年完成

        石槽溝吳氏碉樓位于營山縣柏林鄉石槽溝村3組,距縣城87公里,與巴中平昌縣相鄰。

        營山縣石槽溝村吳氏碉樓

        站在遠處觀望,碉樓下有一片青瓦四合院。碉樓四周,山峰清秀、人家較少。由于所處位置較高,俯瞰山下,薄霧環繞、如夢如幻。不禁讓人感嘆,營山境內竟然還隱藏著這樣一處山色風光。

        “碉樓至今有近80年歷史。”營山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介紹,該碉樓修建于1941年,石質3層樓建筑,坐東朝西,建筑面積28平方米,方形樓。碉樓下面一層半用青石砌成,上一層半用泥巴夯筑而成,墻體厚0.45米,墻體面闊5.6米,通高10.04米,樓內每層之間設有木質階梯,可直通樓頂。

        “從規模上來看,碉樓算不上宏偉,但由于當時人力物力有限,整座碉樓歷時兩年才完工。”該工作人員說。

        修四合院居住,建碉樓防匪患

        在四川,碉樓多為藏族羌族民居,在川北一帶極為少見,其形成與發展是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綜合作用的結果,如用于防御戰爭和匪患。為何有人在此大興土木建碉樓?碉樓的第二代主人吳顯家講述了其中緣由。

        吳顯家,1940年生,他說,碉樓是由他的父親吳禮祥修建。吳禮祥出生于巴中市平昌黑水鄉,靠耕種地主佃給的土地過生活,家境貧困。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從小吃慣了苦頭的他發奮圖強,讓家人過上了好日子。生活中,他勤儉持家,慢慢有了一定積蓄。后來,舉家搬遷到營山縣柏林鄉石槽溝村,并定居于此。

        在這里,他開始做起了小生意,從事過伐木和販賣食鹽的生意,并購買土地栽桑養蠶,從南充聘請師傅從事絲綢紡織業,生意越做越大,成為當地有名的商人,修建了四合院供家人居住。

        民國時期,軍閥連年混戰,治安狀況極度堪憂,官府腐敗,無力保一方平安,且境內屢有土匪出沒。“父親為了家人及財產安全,于1941年修建了碉樓。”吳顯家說,當時他只有1歲,對于修建碉樓的情景已完全沒有印象,大多是從父母的講述中了解的。碉樓遠高于一般民居,便于居高臨下進行防御,墻體比普通民居厚實堅固,沒有窗戶,只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方便在防御的同時,適時進行還擊。

        站在碉樓上看四合院

        修建者后人成碉樓“守護者”

        自碉樓修建完成后,吳顯家一家一直居住于此。他說,修建之初,碉樓用來居住及存放貴重物品,與碉樓緊鄰的四合院則是加工房以及工人的住房。時過境遷,吳家的富貴維持得并不長久,之后除了四合院和碉樓外,再沒有其他家產。

        吳家共有2個兒子。大兒子吳顯達,1923年生,四川大學畢業生,曾在西充縣、營山縣從事教育工作,退休后回到老家,居住在緊挨碉樓的四合院內;二兒子吳顯家,只讀到了小學,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至今居住于碉樓,自2010年碉樓被列為營山縣文物保護單位開始,便成為碉樓的“守護者”。

        碉樓主人吳顯家和女婿丁福祥

        自吳氏碉樓被確立為文物保護單位以來,各級政府部門對它的保護就不曾間斷,劃定碉樓的保護范圍,增設了各種消防設施,并且修建了一條直通碉樓的水泥公路。經歷了8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碉樓的保存還算完善,至今僅小范圍維修過一次。

        營山縣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員說,在南充境內,像這樣保存完好的碉樓屈指可數,隨著年份的增加,它的價值會逐漸升值。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譙靈敏(南充日報社)

        供稿:四川省營山縣地方志辦公室

        微刊題字:藍天果(中國文聯文代會代表,商務部中歐協會青少年藝委會副會長,四川省硬筆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毛筆工作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藍天書畫院院長)

        Hash:18707743596facf15707e5524976e1e39de47870

        聲明:此文由 方志四川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