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浙江發現年代最早海岸貝丘遺址,距今8000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

        井頭山遺址考古發掘鋼結構基坑

        井頭山遺址發掘出來的石斧

        井頭山遺址坐落于浙江余姚三七市鎮,臨近河姆渡遺址田螺山遺址。遺址于2013年10月發現的,文化堆積以海洋軟體動物貝殼為主要包含物,埋藏深度達5至10米,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對遺址進行主動性發掘。

        經考古發現,村落居住區外側活動臺地、廢棄物傾倒區、食物和工具加工區以及灘涂區等聚落要素,并發現露天燒火坑、近海岸的食物儲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區等遺跡

        遺址出土大量遺物,分為人工制品和動植物、礦物遺存兩大類。人工制品有陶器、石器、骨器、貝器、木器、編織物等,達300多件。動物遺存中包括海生貝殼和漁獵動物骨骸。植物遺存中最多的是廢木材和儲藏坑中的麻櫟果、橡子等,礦物遺存以膠結牡蠣殼的大量碎塊礁石為主。

        經國內外多家實驗室碳十四測定,井頭山遺址的年代距今7800至8300年,早于河姆渡文化1000年左右。出土遺物與河姆渡文化器物有一定相似性,又有明顯差異,在紋飾、制作工藝及生業方式等方面均具有鮮明個性。該遺址的發掘對研究河姆渡文化起源及其與跨湖橋文化的關系,完善浙江史前文化序列具有重大學術意義。

        井頭山遺址埋深5至10米,是迄今浙江和長三角地區首個沿海貝丘遺址,也是中國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貝丘遺址。遺存包含濃厚的海洋文化因素,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井頭山遺址發現和發掘,為全新世以來環境變遷,海侵時間、過程、中國古海岸線發展演變及中國沿海地區新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的人地關系研究提供了全新視角和難得案例,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環境和海平面上升過程樹立了精確的時空坐標,也是海洋環境研究的又一重大突破。

        專家點評:井頭山遺址的發掘是中國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對研究中國海洋文化起源、海洋環境變遷研究具有重大價值。同時,井頭山遺址考古,基于深埋文化堆積的野外發掘,在工作模式和技術路線方面進行了積極和卓有成效的探索,是開展特殊埋藏環境條件考古發掘的一次成功嘗試,對于中國沿海地區海相沉積環境下的史前遺址考古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Hash:1109f02f017cebf755308557dd484ec89a400c72

        聲明:此文由 考古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