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永州首座上型號的水庫,居然是……

        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歷屆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永州水利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為守護好一江碧水,推動水利改革發展,譜寫了一部感天動地的水利發展史。

        筑牢水長城,防洪抗災體系日臻完善

        70年來,永州水利立足市情、水情,大興水利、大干水利,建起了一座座水庫,筑起了一條條堤壩,構筑了防汛抗旱的水上長城

        水庫建設從無到有

        中國成立初期,我市沒有一座上型號水庫。1954年8月,第一座小型水庫——祁陽里塘水庫動工興建;1958年5月,第一座中型水庫—東安縣金江水庫破土動工;同年11月,第一座大型水庫—雙牌水庫開工啟動;全國172個重大工程,我市占了三個,總投資達到160多個億,幾代水利人期盼已久的涔天河水庫擴建工程建成投用。70年來,全市堅持治水興永,大力興修水庫工程,建設各類水庫1231座,初步建成了集防洪、灌溉、發電、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水庫工程體系,在吞蓄洪水、削減洪峰、預泄洪水上起到了巨大作用。

        防洪工程全面提升

        水旱災害頻發歷來是永州的心腹大患,并伴有突發性、反常性、不確定性。70年來,永州堅持除水害興水利,大力興修防洪減災工程,防災抗災減災能力全面提升。1964年,江永縣修建第一條河道堤防工程,到如今,先后實施了中小河流治理項目52個,綜合治理河長358公里。相繼實施了溝渠疏浚、山洪溝治理和縣級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一座座防洪堤壩護衛江河安瀾,一項項水利工程服務抗災減災,保障了一方平安

        防災體系日趨完善

        近年來,我市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以及“互聯網+”等新技術的運用,先后戰勝了1998年特大洪水,2015年史上最大冬汛,2016年史上最大春汛,2017年湘江流域發生史上最高洪水位的特大洪澇災害,把災害降到了最輕,損失減到了最少。

        聚焦高質量,農田保障水平大幅提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水利事業進入了大改革、大投入、大發展的黃金期,永州大規模推進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著力打通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

        農村自來水流進千家萬戶

        農村飲水跨越了人畜飲水解困、農村飲水安全、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三大臺階,極大地增強了農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時至今日,我市已興建2281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了410萬農村人口飲水問題,實現100%的鄉鎮和80%的行政村通自來水,全市52.7萬貧困人口飲水問題全部“脫貧摘帽”,基本改變了以往肩挑手提的歷史,實現了從“喝上水”到“喝好水”的目標。

        基礎設施日益改善

        1952年,第一座漿砌石壩——零陵凼底鄉浮江壩建成;1955年冬,江永縣在城關三元宮村建成第一個水輪泵站;1958年,零陵縣在仁灣鄉建成第一個電灌機埠;2016年11月,全省最大灌區工程—涔天河灌區工程全面開工。雙牌灌區、涔天河水庫灌區等一批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先后實施,小農水重點縣、小農水項目縣、“五小水利”建設穩步開展,截至目前,我市耕地有效灌溉面積達434萬余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達24萬余畝。

        農村水電繁榮興旺

        水電發展從點到面、從小到大、從電站到電網,縱深推進,全面開花,讓荒廢千年的水能資源流金淌銀。1979年11月,全市第一個水電站——湘江電站1號機組正式投產發電。1991年10月,全市第一個涉外水電工程,永州市南津渡水電站第一號機組試機運行發電舉行剪彩儀式。湘祁、五里牌、南津渡、瀟湘、太洲、五洲電站等重大水電開發工程,相繼竣工投入運行,我市農村水電站裝機容量從1978年的5萬千瓦增加到2017年的100萬千瓦,增長近20倍,年發電量達到30億千瓦時,這一大批骨干工程為糧食持續增產、農民持續增收、農村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保護水環境,生態水利建設日新月異

        從建國初期到改革開放,再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永州科學謀劃、統籌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水生態不斷提檔升級,夯實了和美瀟湘的水利基礎。

        河長制工作縱深推進

        2017年4月,出臺了《全面推行河長制實施方案》,以湘江保護經驗向全市所有河流和水庫延伸,構建了市、縣、鄉、村四級責任體系。率先在全省實行政府河長與民間河長“雙河長制”,“雙河長制”提名為全國十大基層治水經驗之一,被評為全省第三批生態文明改革創新案例,獲得省政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區表彰。

        湘江保護和治理取得突破

        實施了湘江保護和治理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加大了中小河流治理、生態小流域治理力度,加強了河湖管理、水土保持、水資源保護,全面推行河長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實現了“湘江北去、漫江碧透”,一江清水向東流。江華瀟湘源、江永千家峒、藍山江源等12處風景區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冷水灘湘江、道縣瀟水等4處水源地成功躋身全國重要飲用水源地。水土流失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達400km2。

        河道管理逐步規范

        堅持鐵腕整治非法采砂,實行河道采砂“四禁一清”專項整治,啟動實施了三輪河道采砂三年專項整治行動,大力實施河道砂石開采權公開拍賣,2012年7月7日,零陵區成功舉行瀟水及湘江河道砂石開采權拍賣,成為全省出讓河道砂石開采權的“第一拍”,永州經驗在全省推廣,河道管理逐步實現了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

        回首70年的風雨歷程,70年砥礪前行,一代一代的水利人前仆后繼,一代一代的青春融入三湘大地,用責任與使命,擔負起一個又一個光榮與夢想。未來,永州水利將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秉承為民服務的宗旨,統籌推進農村水利、城市水利、生態水利實現跨越式發展。

        來源:永州水利

        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系

        Hash:f4e09f3ac4759d34b97637f9f2c22b2bbd39ac70

        聲明:此文由 永州地方生活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