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紅色印記·渭南」大荔河防碉堡群

        「紅色印記·渭南大荔河防碉堡群

        大荔河防碉堡群,2018年7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大荔河防碉堡群位于陜西省渭南市大荔縣東部河西岸崖畔邊緣,南起朝邑鎮紫陽村,北至安仁鎮安昌村。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后,國共兩黨及其武裝力量形成統一戰線,共同抵抗日寇。由于敵我力量懸殊,日寇逐漸占領了黃河東岸的山西河南等地區。為防止日寇西渡黃河,國民黨政府在陜西沿黃河西岸一線部署防御兵力,并筑置軍事工事,有力打擊和震懾了日寇西渡黃河進犯的企圖。

        大荔河防碉堡群遺址

        大荔河防碉堡群,始建于抗日戰爭時期。碉堡均建在黃河西岸二級臺塬地上,南臨洛河500米,東距黃河12千米,臺塬面開闊平坦,整個地形北高南低,溝崖陡峭,易守難攻。每座碉堡相距約1.5—2千米,經緯度大致相同,形狀、用料、大小亦相同,科學嚴密。大荔河防碉堡群在抗戰勝利后都不同程度遭到自然破壞,現殘存11處,高2.3—1.5米,厚度同為0.5米,平面呈八邊形,鋼筋混凝土筑置。

        大荔河防碉堡群對研究陜西抗戰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

        大荔河防碉堡群,2018年7月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七批陜西省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12月被陜西省文物局公布列入陜西省第一批不可移動革命文物名錄。大荔河防碉堡群對研究陜西抗戰歷史提供了實物資料。碉堡群的發現,填補了大荔縣文物點在抗戰方面上的空白,豐富了抗戰歷史文化遺存。(李軍 任曉彤/文 牛綱/圖)

        來源:渭南日報

        Hash:e959f4f20b50ec6bdee28e9aa12a81558458021d

        聲明:此文由 精選本地資訊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