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湘城往事:會法術的老道、天生反骨的小和尚

        文圖/應志剛

        偶爾看到一部網絡小說,里面有個人物叫做席應真,相當的可愛。

        這位在小說里被公認為“陸上術法第一人”的老和尚,除了喜歡逛青樓、眠花臥柳,還喜歡跟在徒弟后面蹭吃蹭喝。

        最搞怪的是他的必殺技——打耳光,上打神祗,下打妖怪,中間打一切,沒什么是他一個耳光不能解決的。

        娛樂歸娛樂,但細細觀察小說中這位老和尚的生活軌跡,相當部分竟跟生活在陽澄湖畔的一位老道如出一轍。

        沒有錯,這位老道的名號也叫席應真,也是一位“術士”,他出家修行的道觀,位于現在的蘇州相城區陽澄湖鎮湘城老街內。

        對于這位老道的研究很少,史料并沒有太多記載,但他教出來的一位徒弟卻鼎鼎有名,正是明朝政治家、佛學家,文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廣孝。

        在湘城老街的盡頭,有一處廢棄的糧倉,走過去,就能見到一處稍顯破敗的道觀,名曰靈應觀。

        據明碑《靈應說》載:“宋度宗咸淳二年,始祖趙志清奉敕募緣創建。初名靈應道院。元時蘇斗南重建后,請升院為觀。乃名靈應觀。距今逾七百四十余年”。

        靈應觀深藏于青山綠水間,北望虞山,玉山虎丘,東西遙峙;陽澄湖、盛澤湖,分立觀南東西兩側;北通昆承湖;觀周四溪環繞,宛如玉龍盤觀。

        繁盛時的靈應觀,設計精巧,以道家信物仙鶴為藍本。

        單孔石拱通仙橋為鶴首;青磚鋪砌長甬道是鶴頸;祖師殿、三宮殿、玉皇殿、三清殿成一直線,由走廊連成一體,組成鶴身;東西廂房為鶴翅;千年古杏作鶴尾。

        東部花園。建有荷花池湖心亭九曲橋、石塔、古井;僻花圃菜園。四周遍植翠柏,四季花香。

        觀內原有三大鎮觀寶物,即獨身楠木玉帝法像、金書法經、蒼老古銀杏。此外尚有通仙寶坊、磚砌樓等眾多古跡。

        古觀歷代高道輩出。

        法術高強,能呼風喚雨者,蘇斗南也。

        奉詔進京論道,名震京師者,周鶴林也。

        跋涉千里,立志修觀者,趙弘科周正誼也。

        求雨應驗,蘇府授匾,法力回天者,高科升也……

        博學多藝,授出高徒姚廣孝的席應真,也該當位列其一。

        席應真洞究道家之真經秘集、離、章丹法,又兼貫儒、釋,在多個方面都有出色表現,是博通三教、多才多藝的道教高士。

        他精研?易經?,于陰陽術數、兵略、占候等能旁通。

        又擅長文辭,其有一篇《周玄初來鶴詩》被時人傳頌,辭藻華麗卻不失風雅,比如“瑯風揚清微,天花雨曾霄”、“黍米珠懸光燁燁,桂花香冷露漙漙”,靈氣逼人。

        元至元、元貞年間,軍閥混戰,天下戰亂不息。

        整個世界都在烽火連天的時候,在靈應觀里,席應真教授姚廣孝道家《易經》、方術及兵家之學,教導姚廣孝對社會現實的深刻理解和分析,了解人性的丑惡,掌握世間斗爭的手段。

        時人或許不會料到,一個跟著老道士學習“奇門異術”的小沙彌,日后竟會改寫中國歷史的進程。

        三十年后,姚廣孝作為明燕王朱棣的幕僚策劃了靖難之役,助朱棣成功造反登上帝位,成為明代著名的政治家。

        姚廣孝年少時便已出家,被妙智庵的老和尚收留,即便是在入朝為官期間,姚廣孝依舊是回到家中就披袈裟的和尚。

        功成名就回到故里,回到位于湘城老街的妙智庵,姚廣孝再也沒有脫下過袈裟。

        妙智庵毗鄰靈應觀,一個和尚跑到道觀去拜一個道士為師學藝,看似不和諧,姚廣孝卻毫不在意。

        要知道,這可是一位駭世驚俗的人物,早年游覽嵩山寺,有相士說他,“你是個奇怪的和尚,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他竟然“大喜”。

        姚廣孝拜席應真為師時,一個還是弱冠少年,一個已經是風燭殘年。

        史料記載,席應真是現今常熟人士,也有一說是太倉沙溪人。“年未冠”就在當地的道院出家,法號“通玄明素弘道法師”。

        元至順二年,受邀主持常熟李塘佑圣道院;至元三年后,擴建白鶴觀,隨主持觀事;至正二十一年前后,來到湘城,修復受戰禍所毀的靈應觀。

        明洪武十四年,席應真在靈應觀駕鶴歸西,享年81歲。

        在席應真的暮年,將他60余年的修為,傳授給一個“離經叛道”的小和尚,當時也算是驚世駭俗的事件了。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與多數老去的舊街巷一般,湘城老街已不復當年的繁華,幽僻的街巷、寂寥的流水,落寞的古觀、殘廟,在歷史的年輪里隱去光環。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倔強佇立的遺存,恰似一位睿智的長者,在四季的風霜雨雪里,靜默不言。

        但若你走近,以一種虔誠的姿態,匍匐于他的腳下,輕輕撣去歷史的浮塵,頓覺時光飛濺。

        應志剛:浙江寧波人。

        任職媒體20載,曾任人民日報《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人民網蘇南頻道新聞中心主任、中國日報網江蘇頻道總編。2015年創辦蘇州博采眾創傳媒有限公司。

        旅行達人:樂途靈感旅行家(央視形象代言人)、同程旅行家、驢媽媽旅行達人、途牛大玩家、中國國家地理網專欄作者等。

        文旅作家:已出版《混在美女如云的日子》、《最高使命》、《突然有了鄉愁》、《散落一地的溫柔》等。

        Hash:8bb3e0325f2ef5818622d1defd9881b1e69223d6

        聲明:此文由 行走印記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