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八路軍后方醫院

        馬清賢

        此八路軍后方醫院遺址,位于滎陽市環翠峪景區內,臥龍臺寨正下方的三墳村里,它隱藏在一株萬年古橿覆蓋之下的三孔大窯洞里,若沒有路標指引,第一次去的游客根本尋找不到。

        據史料記載:1944年4月,日本侵略者調集7萬余兵力,沖破黃河防線,發動了河南戰役。鐵蹄所至,萬眾遭難。為了救國救民,太行軍區奉中共中央和八路軍總部的命令,組織部隊飛渡黃河,挺進豫西,開辟抗日根據地。由皮定均司令員、徐子榮政委組成的八路軍豫西抗日先遣隊(簡稱皮旅)進入嵩岳山區,開展抗日斗爭。根據戰事需要,八路軍嵩山軍分區的后方第二醫院(所)于當年的10月,在環翠峪三墳村的慎家窯洞里成立,所長戰旭東,指導員和福冉,醫生嚴明玉、李海虞等,還有司藥、護士約20人。此醫院(所)歷時1年,共救治2000多名為抗戰浴血的八路軍戰士。皮定均司令員、老三團團長鐘發生曾到此看望、慰問醫務人員及傷病員。

        遺址現存一排暗圈石窯(先挖成土窯洞,再用石頭砌墻圈頂,冬暖夏涼,適宜居住)三孔,坐西向東,在環翠峪內進山的公路下邊約30米處。石窯上方有一株枝葉茂盛,鋪天蓋地的古橿樹,莖圍約5米,據考證樹齡接近萬年,虬枝繁葉(此種樹葉秋冬季變黃變白而不落,至次年春季出新推陳)把遺址院落覆蓋得嚴嚴實實,藏而不露,又被當地人稱作“英雄樹”。三孔窯洞的寬度均為3.70米左右,深度不一,最深的北邊窯洞約12米,據說是傷病員住的“病房”,其余兩孔一為重癥監護室及手術室、一為藥房兼辦公室。

        此處遺址,歷來都是當地文管部門的重點保護對象,原貌完整,自從開發環翠峪風景名勝游覽區后,就把此地列為紅色旅游景點,抓緊史跡、史料整理,適時增添紅色旅游項目,拆移不必要的微型建筑,清理并硬化院子場地,修通道路,豎起國旗,掛出醫院簡介及八路軍在嵩岳地區活動示意圖,建立皮司令塑像,更新路邊指示標志。1996年,這里被共青團鄭州市委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現已成為鄭州市各機關單位及學校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每年有上萬名黨員、團員前來參觀學習,舉行入黨、入團宣誓儀式。

        Hash:d97824e1834f5143dc25e3fe3a52cd619fcc5de0

        聲明:此文由 鄭州日報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