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昌樂營丘鎮古城村:齊國古都城墻遺址探尋之旅

        濰坊昌樂境內,以古城為名的村子,只有營丘鎮的古城村。現在來看,這個村莊和別的村莊相比,似乎沒什么不同。如果把時間往前推,推到西漢時期,甚至更早,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可是姜太公始封地呢!

        山東昌樂縣營丘鎮古城村

        有史料記載:《史記.齊太公世家》:"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于齊營丘。齊太公呂望,侯爵,炎帝苗裔……佐禹平水土有功,賜姓曰姜,謂之呂侯。商末,太公起漁釣,為周文武師,號師尚父,佐武王以平殷亂,封于齊,都營丘。……齊,始封昌樂,再徙博興,又遷臨淄,傳三十一世,為田氏所篡。

        古城村原來歸河頭鄉管轄,現在歸營丘鎮

        到了西漢,劉邦奪權天下,他的從兄劉澤因為平亂有功,被封營陵侯。營陵就是今天昌樂營丘所在地。營丘故城,原分“外城”、“內城”、“皇城”三廊。原外城建有東、西、南、北四城關。《昌樂縣志》載:“營丘故城,類今燕都制度,原有外城廣袤二十余里。”

        此圖來自網絡,今天奔赴古城村,就為找它而來

        第一天跟著千里漫行活動采風團來到古城村。村北有一座近些年重建的太公祠,以及幾塊清代近代石碑,卻沒有看到齊國古都城墻遺址,心里覺得比較遺憾。在返濰的路上,有個念頭在心里閃現:為何不如第二天再來探訪一下呢。回家提前做好功課,百度地圖,得知古城村距離濰坊城區并不很遠,不過20公里的樣子,而且距離浮煙山甚至不到10公里。騎車子去!

        從望留鎮柴家村到營丘鎮古城村的路上

        于是第二天,騎著單車來了。沿著濰蔣路南行,至望留鎮往西南一點,在望留屯和韓家村之間,濰蔣路南有個柴家村,拐進去發現,在修路!太難走了,硬著頭皮騎過去。過了張家莊,陳家官莊,一路南行,到達古城村。昨天看過太公祠,就直接去找城墻遺址!

        某個路段正在修橋,所幸我騎的是單車

        正值收獲季節。很多農家在家門口空閑地曬剝好的玉米粒。問了幾位上了年紀的老人,都說不上具體在哪。旁邊一個六七歲小女孩舉著小手說,我知道我知道,我一喜,問在哪,小女孩往西一指說,在大馬路北邊有個面包磚廠,廠西邊有條小路,旁邊就是。

        第一天來太公祠,門前是空閑的,第二天來曬滿了玉米

        圖中那位小女孩,給我指了一條錯誤的路

        謝過。趕緊騎過去看看。找到后,發現確實有幾座隆起的“山丘”。走上前,卻心生疑意,這就是古城墻?看起來沒這么大沒這么新吧。找到網上的古城墻照片,經過幾番對比,覺得這里并不是古城墻遺址

        面包磚廠西側小路旁的“山丘”,實為廢土堆

        問了磚廠門衛,答復說這是這些年拉的廢土堆積而已。心里啞然。問古城墻位置,答不清楚,不是本地人。好吧。心有不甘,往北往西又搜索一番,一無所獲。在大馬路的南邊,有一些殘缺的土塊磚體,引起我的注意,幾番細看,覺得還是不像。很是懊惱。

        圖中這條小路往南通往城前村

        重新回到古城村南邊大馬路,繼續問問吧。一個農婦在曬玉米。她說,古城村應該沒有這樣的城墻了,前些年或許還有,近幾年都填平改作農田了。我心里一緊,前些年還有?最近填平了?這是價值連城的城墻啊!農婦看我有些失落,說為何不到古城村南邊的城前村和城角頭村還有古城店村看看呢,或許那里還有殘缺的城墻也說不準,暗覺不太可能。

        路邊的殘余石塊土堆根本就是現代產物

        其實所要找的城墻,也是夯土而成,圖中不是

        罷罷罷。繼續返回古城村。途中就城墻一事,咨詢昌樂非遺中心主任。并沒有得到滿意答復,不過給了原營丘文化站聯系方式,讓我打電話問一下。打過去對方說工作忙在學習不便通話事后再打給我,時至現在并沒有接到答復。求人不如求己,還是自己找找吧。

        又返回太公祠,西側圍墻有一條小路往北,大門緊閉

        在太公祠旁邊,幾位大叔的話提醒了我,他說殘余的城墻應該已經保護起來了,有圍墻圍著,加以保護,防止進一步破壞。太公祠西邊一條小路走過去往北,發現有段突起的地方,走上去,可以鳥瞰整個太公祠,繼續往北,發現下不去,出了圍墻,繞到太公祠后面,發現有一個大鐵門,卻是大門緊閉,掛著一把大鎖。我這心里,真是又喜又憂。

        上面樹木一片蔥郁,走上去,往北卻下不去

        不過站在上面可以鳥瞰整個太公祠,心情大好

        喜的是,結合網上城墻遺址照片,和幾位大叔的提醒,城墻應該是在這個位置,功夫不負有心人,可算是找到了!憂的是,由于圍墻圍著,大門鎖著,還是沒有親眼看到城墻的樣子,這第二次的古城探訪,應該還是無功而返。心有不甘,卻是沒有任何辦法。

        可能來的季節不對,這是網上找的照片

        好好好。留個懸念也好,期待著第三次造訪古城村,或許再來之時,就可以親眼看到城墻的真實面目了,而不是從手機電腦上看別人拍的照片。我也沒想到,為了找這一段城墻,在小小的古城村,竟然折騰耗盡了近三個小時,時近中午,去古城村東邊的黎家村看看吧,黎家村也叫大北莊,那可是清代“山左二巨儒”之一的閻循觀老家。

        老濰坊人們,歡迎轉發~

        創文章,未經許可,謝絕抄襲

        一切不打招呼的轉載,視為侵權

        Hash:10ff2cc09e013bc4c911474c7e81b57355850f7d

        聲明:此文由 濰坊五好青年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