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文物 | “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揭曉

        公布現場李玉曼攝

        12月24日,河北文物考古學會在石家莊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的評選結果。

        2021年是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10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仰韶文化發現和中國現代考古學誕生100周年。賀信充分肯定100年來我國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發揮的重要作用,對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提出明確要求。這是去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發表重要講話一年后,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對考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對這項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做好新時代考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100年來,幾代中國考古人篳路藍縷、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為展示中華文明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突出貢獻。作為中國考古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上世紀20年代泥河灣等地考古工作算起,河北考古也走過了百年歷程。一代代河北考古人扎根燕趙大地,接續奮斗,工作力度不斷加大,重要發現層出不窮,學術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為中國考古學的科學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考古學的重要指示精神,集中展現河北省百年來重要考古成果,總結考古工作先進經驗,促進河北省考古工作水平提高,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組織開展“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遴選推介活動。此次活動由河北省文物局指導,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主辦,經全省各級考古專業機構推薦,學會常務理事投票、專家評議、社會公示等程序,秉承“公平、公正、公開、專業”的評選原則,推選150項“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入圍項目,最終選定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等100項“河北百年百項重要考古發現”。

        舊石器時代 6項

        河灣遺址

        涉縣新橋遺址

        平山水簾洞遺址

        承德四方洞遺址

        玉田孟家泉遺址

        遷安爪村遺址

        新石器時代 21項

        武安磁山遺址

        永年鄧底遺址

        永年石北口遺址

        磁縣界段營遺址

        磁縣下潘汪遺址

        正定楊莊遺址

        徐水南莊頭遺址

        易縣北福地遺址

        曲陽釣魚臺遺址

        容城午方遺址

        康保興隆遺址

        尚義四臺遺址

        崇禮鄧槽溝梁遺址

        蔚縣三關遺址

        三河孟各莊遺址

        遷西西寨遺址

        遷安安新莊遺址

        陽原姜家梁墓地

        任丘啞叭莊遺址

        唐山大城山遺址

        灤平后臺子遺址

        夏商時期 19項

        磁縣下七垣遺址

        磁縣南城遺址

        邯鄲澗溝遺址

        武安趙窯遺址

        邢臺葛家莊遺址

        邢臺曹演莊遺址

        臺東先賢遺址

        臨城古魯營遺址

        贊皇南馬遺址

        藁城臺西遺址

        唐縣北放水遺址

        唐縣淑閭遺址

        定州莊子墓地

        肅寧后白寺遺址

        大廠大坨頭遺址

        懷來官莊遺址

        承德雙峰寺遺址

        灤州后遷義遺址

        唐山古冶遺址

        兩周時期 18項

        趙邯鄲故城遺址

        趙王陵

        邯鄲林村墓群

        邯鄲百家村墓地

        臺南小汪遺址

        元氏西張村遺址與墓葬

        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

        行唐故郡遺址

        滿城要莊遺址

        易縣七里莊遺址

        徐水大馬各莊墓群

        易縣燕下都遺址

        燕南長城遺址

        容城南陽遺址

        宣化白廟遺址

        懷來北辛堡墓地

        興隆副將溝遺址

        灤平梨樹溝門墓群

        秦漢時期 8項

        北戴河秦行宮遺址

        鹿泉高莊漢墓

        定州漢墓群

        滿城漢墓

        雄縣古州城遺址

        安平逯家莊壁畫墓

        獻縣漢墓群

        黃驊郛堤城甕棺墓群

        魏晉北朝隋唐時期 13項

        鄴城遺址

        磁縣北朝墓群

        內丘南中馮遺址

        邢窯遺址

        南宮后底閣遺址

        隆堯唐祖陵

        贊皇西高李氏家族

        平山崔氏家族墓

        正定開元寺南遺址

        曲陽修德寺遺址

        曲陽田莊大墓

        曲陽王處直墓

        黃驊大左莊鹽業遺址

        宋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 15項

        磁州窯遺址

        大名府故城遺址

        鉅鹿故城遺址

        井陘窯遺址

        井陘柿莊壁畫墓

        石家莊后太保史氏家族墓地

        定州凈志寺與凈眾寺塔基

        定窯遺址

        滄州舊城遺址

        黃驊海豐鎮遺址

        宣化下八里遼金墓

        張北中都遺址

        沽源梳妝樓墓地

        崇禮太子城遺址

        山東坑坨Ⅰ號沉船遺址

        此次入選項目,有以下六個方面特點:

        一是涵蓋時代全,從入選項目主要內涵的年代來看,舊石器時代6項,新石器時代21項,夏商時期19項,兩周時期18項,秦漢時期8項,魏晉北朝隋唐時期13項,宋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15項,時間跨度從170多年萬年的舊石器時代早期至20世紀初葉,充分展現了河北地區近二百萬年綿延不斷的人類文化發展歷程。

        二是分布地域廣,入選項目幾乎遍及全省各市,形成了廣闊的重要文化遺產空間布局。其中,保定、邯鄲、石家莊、張家口、邢臺等地區都在10項以上,相對而言這些區域重要考古發現更為密集,體現河北地處中原北方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區位優勢,歷史底蘊深厚。

        三是考古遺存類型豐富,聚落、城址、墓葬、長城寺廟址、瓷窯址、冶鐵址、古沉船、鹽業遺址、行宮遺址等種類繁多,體現了河北地區多樣的文化遺產構成。

        四是先秦時期遺址占比較大,新石器時代遺址21項,夏商時期19項,兩周18項,三者合計占半數以上,彰顯反映了河北考古在人類起源、農業起源、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等領域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五是擁有大量在中國考古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重大發現,比如泥河灣遺址群、武安磁山遺址、燕下都遺址、中山靈壽城遺址及王陵、滿城漢墓、鄴城遺址及磁縣北朝墓群等不僅在河北考古中極為突出,并已入選“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成為中國重大考古發現的典型代表,具有廣泛的社會影響。

        六是不少文化遺存內在關聯性強、具有系統性內涵,像泥河灣遺址群實際上包含了馬圈溝、小長梁、侯家窯等多處舊石器時代遺址;下七垣、南城、北放水等遺址與先商文化有關,燕下都、靈壽城、邯鄲城等在東周史上聯系密切,滿城漢墓、高莊漢墓、定州漢墓群等組成漢諸侯國高級別墓葬群,鄴城與周邊的北朝墓群等聯系緊密,定窯、邢窯、磁州窯等組成中國北方地區極有代表的瓷窯址群等等,這些相關發現具有明顯的組團效應,類似群聚式的重要發現內容體現了明顯的地域特色,集中反映了燕趙地區特色的文化風采。

        此次入選的100項河北重要考古發現,反映了河北考古在探尋中華文明起源、還原歷史發展脈絡、展示中華文明燦爛成就中的重要貢獻。下一步,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將創新工作理念,豐富活動內容,展現學會工作特色,繁榮考古學術研究,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不斷拓寬工作領域,完善學會功能,充分發揮學會的橋梁與紐帶作用,服務全體會員,團結廣大文物考古工作者,凝聚共識匯聚力量,肩負切實保護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任。一是繼續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積極主導或參與“中華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綜合研究”“考古中國”等重大工程、項目,加強考古資源調查和政策需求調研工作,提高考古工作規劃水平;圍繞東方人類探源、舊新石器時代過渡、壩上地區農業起源等重大課題專項攻關,切實打造一批具有較高知名度和鮮明辨識度的河北文化標識,全面展示河北歷史文化深厚內涵和獨特價值。二是推進考古成果研究、闡釋,加強出土文物和遺址等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講清講透其中蘊含的河北文化基因,呈現的中華文明脈絡;以考古發掘現場考古成果展示互動為基礎,通過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豐富的考古成果和學術資源與圖書館博物館等成熟、系統地活動平臺相結合,拓展線上公眾考古講座活動和新媒體傳播新局面,推進考古成果轉化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科普性讀物。講好河北故事、中國故事;引出學術性,讓受眾人群領略到文物考古成果價值,發揮考古知識對增強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三是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努力推動學術交流和業務協作。今后學會工作要配合全省考古工作的中心任務和重大學術課題,組織不同規模、不同議題、形式多樣的學術研討會、報告會、座談會、培訓班,促進學術探討和交流,提高全省文物考古工作者的專業素質和學術水平。充分發揮學會橋梁樞紐作用,加強與其他省(市)考古院所、科研院校的合作,積極參與跨省市考古項目,提高河北考古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將立足河北文物考古資源的獨特優勢,深刻揭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為厚植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認同,助力民族復興,貢獻河北文物考古力量。河北省文物考古學會將積極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增強全社會文物保護意識,加大文化遺產保護力度。加快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促進人類文明交流互鑒,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影響力明顯提升。

        責編:楊曉君

        Hash:5a201a674d5f61346a8fb1e832cfd8debe15349b

        聲明:此文由 文旅中國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