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從中共洛陽組到洛八辦,洛陽這些紅色景點等你來游

        一起到洛陽的這些紅色景點

        重溫那些年的崢嶸歲月!

        洛八辦

        談起我市市區的革命遺址,就不得不提位于老城區九都東路的八路軍駐洛辦事處紀念館,也就是家喻戶曉的洛八辦。

        該館從1985年5月開始籌建,1987年4月部分對外開放,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南省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洛八辦現有文物藏品以抗戰時期的文物為主,有珍貴文物320件(套),包括手槍、步槍、機槍、手雷、子彈、炮彈、航空炸彈、軍事證章、軍用工具、生活用品及侵華日軍地圖、侵華日軍筆記資料等。

        地址老城區南關街道九都東路222號

        市內公交:7路、16路、17路、23路、57路至九都東路鳳化街口東站下車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時至17時(周一閉館)

        門票說明:免費

        焦裕祿事跡展覽館

        在洛陽,焦裕祿艱苦創業、刻苦鉆研、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科學求實、親民愛民,用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塑造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形成了寶貴的“焦裕祿精神”。

        中信重工焦裕祿事跡展覽館位于洛陽市澗西區中信重工園區焦裕祿大道西側。于2014年6月建成開館,面積約230平方米。

        該館以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廠工作、生活9年的經歷為主線,分8個板塊,采用文獻、實物與多媒體相結合的方式,真實再現焦裕祿在洛陽礦山機器廠的奮斗歷程以及“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精神。

        以上圖片來源:河南省紀委監委網站

        地址:澗西區中信重工廠區焦裕祿大道西側

        市內公交:101路、102路、69路、60路、35路在中州西路重慶路口下車向南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

        溫馨提示:該館僅接受團體參觀,需提前預約。預約電話:0379—64086981。

        “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

        河南第一個黨組織“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位于瀍河區的鄭州鐵路局洛陽機務段院內。

        “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占地總面積5200平米,分為東、西兩座“姊妹樓”展區,共包含12個獨立展廳(含序廳),整個展陳分為“五四驚雷 開天辟地”“工運先聲 星火燎原”“薪火相傳 古都新生”三部分,展出實物、圖片等120多件,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價值。

        如今,“中共洛陽組”誕生地紀念館已經成為各地黨員干部參觀學習的“打卡勝地”。在這里,大家共同聆聽革命先烈的奮斗史詩,探尋共產黨人的初心,感悟共產黨人的使命。

        地址:瀍河區鐵北東路鄭州鐵路局洛陽機務段院內

        開放時間:每周一至周五9時至17時

        門票說明:免費

        出行路線:可經環城北路(從洛北地區出發)向東,或從新街(從洛南地區出發)向北轉至平等街,沿平等街向北行駛至五股路轉盤處,轉向東沿鐵北西路行駛約200米,即可進入洛陽機務段廠區院內。

        西工兵營

        西工兵營位于河南洛陽中州中路與解放路交叉口東,1914年,袁世凱在距老城西2.5公里處興建兵營,當時被人稱為“西工地”,后人簡稱“西工”。1920年吳佩孚進駐洛陽后對兵營進行了大規模擴建,面積有1萬余畝,房屋增加到1萬余間。1932年,南京國民政府遷至洛陽,國民黨中央黨部駐扎于兵營。“七七事變”后,兵營成為第一戰區司令長官部。

        如今的西工兵營建筑為磚木結構,院落軸線明顯,左右對稱,布局緊湊,包括四合院、高級住宅和書室。

        西工兵營建筑群既具有中國近代傳統民居建筑的布局特色,又帶有西方建筑裝飾的風格,對于研究洛陽的近代建筑有著重要意義。同時,西工兵營也是洛陽近代風云變幻的歷史見證。

        地址:西工區中州路與解放路交叉口東南角

        中共豫西特委梁村舊址

        中共豫西特委梁村舊址位于伊濱區諸葛鎮梁村梁家祠堂,曾是中共豫西特委(后改為中共豫西省委)、中共洛陽中心縣委所在地。現有祠堂大殿三間,門樓及兩邊東西耳房各一間。

        梁村距洛陽城區12.5公里,中間有伊河、洛河阻隔,地理位置偏僻、群眾基礎好、地下黨員多,正是我黨指揮豫西地區群眾開展保家衛國斗爭的理想地點。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涌現出梁同立、梁濟生等一批追求真理的革命戰士。

        2001年,中共豫西特委舊址梁家祠堂建成了中共豫西特委紀念館。紀念館門前的紀念碑上,刻著“中共豫西特委,中共洛陽縣委,特委《前鋒報》印刷所舊址”字樣。祠堂古樸凝重,飽經風霜,在樹木掩映中供后人瞻仰。

        地址:伊濱區諸葛鎮梁村

        自由縣縣衙舊址

        自由縣縣衙舊址位于伊川縣白沙鎮白沙村。現存院落建于清代,民國時期重修,保存比較完整。

        自由縣縣衙所在院落民國初期為廟道頭目朱金剛的住宅。1927年,馮玉祥下令通緝朱金剛,朱金剛逃至登封,該院落遂改為自由縣縣衙。

        現存院落坐北朝南,大堂面闊三間長13米,進深一間寬9米;后殿面闊三間長13米,進深一間寬9米;后有三孔窯洞,面闊三間長13米,進深一間寬8米。該院落除窯洞為磚結構、弓形頂外,其余建筑均為磚木結構,屬硬山式建筑。

        自由縣縣衙舊址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具有重要的歷史保存價值。

        地址:伊川縣白沙鎮白沙村

        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

        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隊部舊址位于偃師市府店鎮楊窯村, 該院落系民國時期建筑。

        2009年,隊部舊址進行了整修,并于當年11月1日建成開館。該館分為展廳、會議室舊址等部分,展廳內有圖片、實物和文字介紹,參觀者可借此了解在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領導下,抗日根據地人民群眾同日本侵略者展開艱苦卓絕斗爭的珍貴事跡。

        地址:偃師市府店鎮楊窯村

        小浪底水利樞紐

        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河小浪底風景區內有小浪底大壩、地下發電廠等水工建筑和壩后生態保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展示廳等設施,是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景區是以偉大的國際性工程為依托,以黃河文化及水文化為內涵,以工程文化、移民文化和山水文化為特色,多角度展示宏偉壯闊的治黃工程、厚重的黃河歷史文化、俊秀迤邐的黃河山水畫卷,滿足人們觀光、休閑度假、科學考察、愛國主義教育等需求。

        景區級別:AAAA

        地址:孟津縣小浪底鎮

        自駕路線:連霍高速﹙洛陽站﹚→孟津縣城→S314線→小浪底專用線至景區

        景區門票:40元

        抱犢寨

        抱犢寨景區位于河南省欒川縣三川鎮境內,因牧童食靈芝草,抱牛犢升天成仙的神話故事而得名。景區主要由望牛嶺、抱犢古寨、火神廟大觀賞區域構成。

        火神廟為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主要由解放抱犢寨紀念碑、支前指揮部、攻寨指揮部、陳列館、誓師臺、民俗文化館等景點組成。指揮部里當年解放軍使用過的槍械保存完好、作戰文稿依稀可辨,形象的再現了當年攻寨部隊誓死克寨、緊張備戰的逼真場面。是重溫革命歷史、接受紅色教育、緬懷革命先烈的理想之所。

        景區級別:AAAA

        地址:河南省洛陽市欒川縣三川鎮

        自駕指南:洛陽繞城高速—洛欒高速—欒川縣城—三川鎮—抱犢寨北入口(沿盧氏方向)

        門票說明:65元

        天池

        洛陽市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嵩縣天池山國家森林公園先后榮獲“國家4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洛陽市第三批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等殊榮。

        景區內有以偉人像、飛來石為代表的象形奇石景觀;以天池為代表的高山湖泊景觀;有玉女溪、二郎溝為代表的峽谷水系景觀;有韓王墓王莽寨、藏兵洞為代表的歷史遺跡景觀。開發了天池、飛來石、玉女溪、二郎溝四大觀光區,是中原地區風格獨特的生態旅游勝地。

        景區級別:AAAA

        地址:洛陽市嵩縣德亭鎮王莽寨林場

        門票價格:45元,可使用洛陽旅游年票

        陵園

        洛陽市烈士陵園

        這里安葬著不同革命時期的烈士,是全國重點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第一批洛陽市中共黨史教育基地之一。

        該烈士陵園始建于1955年,從空中看可以發現,整座烈士陵園呈墓碑的形狀。這里有洛陽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墓區(一區、二區、三區)、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碑副碑、革命烈士骨灰堂等。

        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矗立于烈士陵園中央,碑身鐫刻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大字。該紀念碑主碑平臺占地面積960平方米,寓意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地址:老城區陵園路一號

        佛光抗日十三無名烈士墓

        佛光抗日十三無名烈士墓位于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山坡上,佛光村原名佛光峪。 佛光峪在 抗日戰爭時期是嵩山抗日根據地中心。

        1944年4月,日軍大舉進攻河南,國民黨軍隊潰逃,豫西淪陷。同年9月,以皮定均為司令員、徐子榮為政委的八路軍豫西抗日獨立支隊遵照黨中央指示,從濟源、孟津一帶渡黃河,進入嵩山地區,隨后在佛光峪一帶建立抗日根據地。

        1944年12月7日,日偽軍占領佛光峪。為消滅據點內的敵人,12月30日夜,皮徐支隊發起佛光峪戰斗。此次戰斗,八路軍犧牲13名戰士。戰斗結束后,當地群眾將這13名烈士安葬在他們犧牲的山坡上。

        地址:偃師市府店鎮佛光村

        楊體銳烈士墓

        楊體銳(1892年—1913年),字姿英,班溝村人,曾就讀于河南陸軍小學。武昌起義后,他投入中國同盟會會員張鈁率領的“秦隴豫復漢軍”參加革命,先后任連長、模范團大隊長,后被選送至南京陸軍軍官預備學校學習。

        二次革命時期,黃興委任楊體銳為豫西討袁軍司令,聯絡中原一帶革命力量,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為南方討袁軍進軍開辟道路。正當楊體銳準備武裝起義時,因叛徒告密,楊體銳被捕,他雖遭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于1913年8月4日英勇就義,年僅21歲。

        楊體銳烈士墓位于孟津縣小浪底鎮班溝村,南眺嵩洛,北望黃河。墓地蒼松翠柏掩映,占地約100平方米。

        地址:孟津縣小浪底鎮班溝村

        孟津朝陽烈士陵園

        孟津朝陽烈士陵園離洛陽市區不遠,從市區出發,沿定鼎北路、王城大道、小浪底大道一路向北行進,即可看到醒目的陵園標志。陵園坐北朝南,青松環繞,莊嚴肅穆。

        走進陵園,一座高高的烈士紀念碑矗立在正中央,“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以烈士紀念碑為中心,25位烈士的墓碑呈半圓形靜臥在周圍的草坪中,青黑色的墓碑上紅色五角星格外耀眼。墓碑后,一棵棵柏樹默然挺立,陪伴烈士安眠。

        地址:孟津縣朝陽鎮高溝村

        歲月滄桑帶不走紅色記憶

        時代發展不忘初心和使命

        紅色八月,

        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地方,

        重溫那段崢嶸歲月,

        感受那段不一樣的歷史。

        Hash:364927054409152798f7c6f02d6803136fb3dbff

        聲明:此文由 天地旅游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