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上海一座64歲的老公園,周邊房價最低12萬一平,過去卻是外國墳山

        上海開埠后,外國人大量來滬,供居住辦公用的建筑越造越多,同時公墓的需求也與日俱增。那些曾經由外國人建造的公墓,一度也遍布城內各個角落;它們中的大多數,現在已經成了公共場所。其中最知名的,莫過于靜安公園,過去是靜安公墓,現在成了都市人離不開的休閑綠地。無獨有偶,從公墓到公園的模式,在上海市區還有一例,就是現在的淮海公園

        淮海公園從1958年建成對外開放到現在,已有64年歷史。名叫淮海公園,是因為公園的大門直對每天車水馬龍的淮海中路。公園緊鄰上海地標之一的新天地,地段絕對不輸靜安公園所在的靜安寺商圈。在網上查了一下,周邊的地價意料之中的寸土寸金,最低房價也達到了12萬/平以上。然而,許多人可能忘了,淮海公園的前身,是滬上有名的八仙橋公墓

        八仙橋是個地名,過去指的是西藏南路延安東路、普安路這一帶。當時這個區域內最出名的地標,就是曾經那個婦孺皆知的“八仙橋菜場”。到了現在,從上海市區的地圖上,只能查到“八仙橋基督教青年會”這唯一一個位于八仙橋區域內、并與之相關的地名。八仙橋公墓,過去正是在八仙橋區域的西邊,故名。

        1865年,英美租界工部局花費4000兩,購買了如今公園中、南部及原南市區體育館的地基,約3.4萬平方米,建成公墓。1870年,法租界公董局又購買了如今公園北部的土地約1.45萬平方米,次年建成新公墓。這一南一北兩塊地合稱為八仙橋公墓,共有墓穴4339個,其中93%是外國人。由于八仙橋公墓的英文難念難記,所以當時人們更多得稱其為外國墳山。

        兩個租界共同運營的聯合公墓,成了后來淮海公園的雛形。建國后,八仙橋公墓被遷往市郊青浦吉安公墓,此后公墓被改建為了公園。曾經舉辦葬禮的教堂與墓門都被拆除,只留下了曾經墓園里繁盛的林木。如果不知道過去那段歷史,絕對不會發現這里曾經被作為墓地使用。

        現在的淮海公園,成了淮海路上一個小而精致的開放式公園。小時候逛淮海路時,看到消防站,就知道淮海公園到了,也意味著淮海路快逛到頭了。現在的淮海公園,和小時候記憶中的模樣已出現了不少變化,也經過了1997年與2009年兩次大翻新,可觀賞植物也達到了120多種。

        周邊的購物商場、寫字樓拔地而起,公園被包圍在建筑群中,一片郁郁蔥蔥。這里更多承擔的是街心綠地的功能,沒有什么游玩設施。平日里,周邊街區要舉辦一些市民活動的話,也會放在淮海公園門口的小廣場上。來這里的游客自然不會多,更多的是過來曬太陽、嘎山湖、健身鍛煉的老年人,以及忙里偷閑或者順路經過的工作族們。

        鬧中取靜的淮海公園,凝結著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的記憶;在身心疲憊之時,來這里逛逛,確實可以得到短暫的放松,忘卻煩惱。

        Hash:23b7ec25bc4972a385c3d90446c372e5e96174de

        聲明:此文由 Shirley雪梨醬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