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學聞丨胡家草場墓地首次公開簡牘高清圖片

        胡家草場墓地首次公開簡牘高清圖片

        為配合湖北荊州紀南生態文化旅游區項目建設,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荊州博物館在胡家草場墓地發掘古墓葬18座,其中12號墓出土了一批漆木器、簡牘等共計111件(套)珍貴文物。其中,胡家草場12號墓屬西漢早期,不早于漢文帝前元十六年。

        通過考古發掘出土的竹簡總數為4546枚。這批簡牘出土于槨室頭廂西北部、置于兩件竹笥內,分為竹簡、木簡、木牘三種。

        歲紀簡約165枚。

        法律文獻主要是律典和令典,約3000枚。

        出土日書約490枚,分為5卷。

        醫方約450枚,另有4件木牘。

        部分醫方與東漢末張仲景撰著的《傷寒論》《金匱要略》中的“經典名方”在藥物組成和功用主治上都十分接近,這將把傳世經方的臨床應用歷史提前300余年。簡牘發掘者、荊州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李志芳介紹一些簡記載的內容很有趣,此前從未見過。比如767號簡名為“令齒白方”,記載“以美桂靡之百日,而齒白矣”,這是古人使用中藥桂枝或桂皮,讓牙齒變白的方法。又如833號簡名為“肥牛”,提出“煮豆,斗以鳥喙一果,而鹽豆,日鹽二升;茸食如常,養牛方,茹以甘芻、善騷,靡以秫米二斗”,講述的內容應是合理調配飼料比例,把牛養得肥壯。

        胡家草場M12出土簡牘在我國漢代單座墓葬出土簡牘中,數量最多、保存最好、價值最為重大。日前,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初評活動已經啟動,全國87家考古發掘資質單位擁有團體投票權,中國考古學會第七屆理事137人擁有理事投票權。湖北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地也已進入初評,有望沖擊2019年十大考古發現。

        Hash:3dfff3ea5a5a0a71a2df036d605756ae58865e57

        聲明:此文由 古文字微刊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