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實踐佛法第一人的冒險之旅

        進入翠綠峽谷,空氣變得濕潤,頂上濃密的云團開始降雨,腦袋昏昏沉沉,已經醉氧,一覺醒來海拔表顯示在2400m。載著珠峰文化節星座達人代表團的大巴車停在河邊休息,環顧周邊,有濃密的森林和不知名野花,被印度洋熱風滋潤的山谷,像日喀則后院的秘密花園

        亞東

        花園大酒店

        雪山之水匯成灰綠色的亞東河,在最平緩的地方沖出一個S型,縣城在河岸兩側,遠遠看上去是一個漂亮的“月”字。小鎮中心地帶商鋪密集,物資豐富,在西側的山頂上,和印度開通了貿易口岸。

        半山腰上的噶舉寺

        旅游局的小哥要帶我們參拜噶舉寺,這個消息令人振奮,次仁君來自麗江,那里的五大寺都是噶瑪噶舉派。

        山崖

        拜訪了這座寺廟后,藏傳佛教四大教派全都接觸到了,日喀則佛跡之旅也圓滿了。

        護法

        噶舉寺坐落在西山山腰上,到達那里時,晨霧還未散盡,大門口清泉流淌,盛開著鮮嫩格桑花。今天的游人只有我們這一波,寺內只有一位僧人,他正在給廟堂內陣的油燈里添加酥油,這里看上去似乎比天盡頭絨布寺還要寂寞!

        解脫咒

        建筑結構和鮮艷的外墻來看,寺廟才經過一番精細的翻修。而噶舉寺建寺之初是在1747年,由珠旺倉巴阿達和貢瑪丹增尼達主持修建。據說,18世紀初,香巴噶舉派僧人珠旺蒼巴阿達來到亞東仁欽崗地方,向山主仁崗貢札討要了一座傳說為金亥母(光明天女,為勝樂金剛之妃)自然形成的山,在山的肚臍處一塊平臺上建了一座小寺,取名“倉札寺”。后由于仁欽崗野獸眾多,經常危害牲畜,山主仁崗貢札求教于倉札寺喇嘛丹增尼達,丹增尼達建議在倉札寺下方修建一座大寺廟以鎮妖魔。于是在1747年就修建了這座噶舉寺。

        經堂

        達人丁丁

        經堂東側的神殿屬于格魯派的護法神殿。在噶舉寺南面原有一座格魯派寺廟,名巴夏貢巴,1888年中英隆吐山戰役后,遭廢棄。1890年十三世達賴下令將巴夏貢巴護法神殿遷入噶舉寺。

        密勒日巴尊者傳奇

        噶舉派被稱作白教,是因為創始人密勒日巴尊者當年在山洞修行的時候,摒棄了人間的華飾,身上只裹著一片白氆氌

        密勒日巴尊者洞中修行(網友支持圖片)

        藏語“噶舉”中的“噶”字本意指佛語,而“舉”字則意為傳承。密勒日巴尊者是西藏“實踐佛法”的代表人物,所以噶舉派傳承至今和寧瑪派一樣,有注重實修的特點。

        神女

        卓木拉日疾風

        11世紀末,西藏是佛教徒與靈修者的國度,喇嘛和幻術師隨處漫游,也曾見瑜伽士飛躍蒼穹。藏歷水龍年(1052年),密勒日巴在巍峨提西山屏障下的小村(今日喀則吉隆縣北部)誕生。

        護法

        密勒日巴的祖父、父親兩代人以經商為業,積聚了財富,置辦了田產。可嘆時運不濟,密勒日巴7歲時父親病故,心懷不善的伯父和姑母霸占了家產,并讓他和母親、妹妹淪為家奴。生性剛烈的母親快意恩仇,敦促兒子尋訪咒師、習練巫術,致使年輕的米拉熱巴由此造下黑業,咒殺了同村三十五人,還召喚過冰雹,盡毀全村一年的收成。

        正門

        雖然遂了母親的心愿,但密勒日巴卻日益恐懼地獄的報應,于是他堅持了長年乃至終生的苦行,直到黑業除盡,皆為白業。當黑白二業盡皆出離,終于修成了大成就者,他創作勸人向善的道歌流傳后世。

        內陣

        不顧生命,與敵相斗是多么無知啊,

        所謂怨敵,不過是脆弱空花,

        了無意義,虛度人生是何等愚蠢啊

        珍貴人身,乃是稀有贈禮……

        ——密勒日巴《雪山之歌》

        亞東溝

        密勒日巴的一生是藏人珍愛的故事,也是世界文學中最有助于禪觀生活的傳記,密勒日巴在他的后半生行旅求道,巧遇瑪爾巴譯師,這位預言中將成為他上師的尊者,帶他邁向即身證悟的冒險之路……

        內陣

        星座達人離開噶舉寺的時候,山谷大霧已經散去,從山坡上俯瞰小城,縱穿縣城的公路消失在森林的盡頭。由此向西,就在不遠處的錫金邦崗托城郊外,有一座隆德寺,是噶瑪噶舉在國外傳承的一座主寺,近代噶瑪噶舉派的重大變化都和這所寺廟有關。

        護法

        次仁君這次又忍不住借著噶舉寺說了些噶舉派的事情。

        日喀則地廣物豐,佛教色彩濃郁,神奇地域衍生出多種樣傳奇,大多和解脫道有關。

        外在自然條件的殘酷,使得生活在極地的人更在乎通過禪修練就成一個可以承受苦難的胸懷,于是彌勒日巴大師成為偶像人物。

        正是這種強大的心理素質支撐,讓現實中的殘酷變得容易忍受,所以藏族人的另外一座寶庫藏在心里!

        內陣

        TIPS

        1、公元8世紀,吐蕃王赤松德贊把帕里一帶賜給吐蕃豪族“桂”氏家族作為其封地之一,稱為上部“桂域”,意即桂氏封地上部地區。9世紀后葉,吐蕃政權崩潰,亞東轄區大部分(包括今錫金、不丹等地)仍由“桂”氏族統治,長達幾百年。

        17世紀,西藏地方政權時期,在帕里正式設立有帕里宗,在亞東設立日納宗(今錫金境內),成為西藏地方政府管轄的邊境14個宗之一。

        1960年8月,西藏進行民主改革,中共江孜分工委將帕里宗撤銷,成立亞東縣

        帕里花海

        2、噶舉派形成于藏傳佛教“后弘期”,是由瑪爾巴譯師開創,經米拉日巴瑜伽師的繼承,最后至達波拉杰大師時,才正式建立并成為名副其實的一大宗派。從教法傳承上看,噶舉派盡管派系龐雜、繁多,但其所宣揚的教義、教規大體上一致,沒有很大差異,這是因為它們均源于瑪爾巴和米拉日巴和教法傳承。

        從總體上講,噶舉派的教法有兩大系統。一是直接從瑪爾巴并經米拉日巴傳承下來的達波噶舉,二是由瓊波南覺開創的香巴噶舉。后來香巴噶舉逐漸衰微,而達波噶舉則門徒眾多,最后又分支發展為四大支(噶瑪噶舉,帕竹噶舉,蔡巴噶舉,霸榮噶舉)八小支等眾多支系派別。

        亞東溝

        2、達波拉杰是噶舉的創始人,三十二歲時才前往西藏的西部去拜見米拉日巴大師,當米拉日巴大師見到達波拉杰時,立刻發現此人有一種特殊的能力,遂將自己掌握的全部教法秘訣傳授給他。達波拉杰僅用十三個月的時間,就把米拉日巴大師傳授的所有深奧密法完全融會貫通。

        三年后又依照米拉日巴上師的囑托,遍往西藏各深山峽谷的靜修處專心修行,不與常人來往。從而在加查縣建崗波寺創立了噶舉派。

        法跡

        達波拉杰結合噶當派的道次第法和米拉日巴的大手印教授而撰寫的《道次第解脫道莊嚴論》,成為達波噶舉的必修課,所以后世學者講達波噶舉時,都融合著噶當派和噶舉教法,這可稱得上是噶舉派的一大特色。

        日喀則地區

        尼瑪次仁微信onsen2011)

        貼士

        亞東的這些靈感適合4-11月去玩。

        推薦景點

        噶舉寺 卓木拉日雪山 多情湖 帕里油菜花

        特色購物:

        木耳

        特色住宿:

        上海花園大酒店

        注意事項:去往亞東要經過邊境檢查站,需要提前辦理《邊境證》,在戶籍所在地和拉薩可以辦理。

        噶舉寺為藏傳佛教寺院,參拜時請尊從參拜禮節。

        高原地帶,紫外線十分強烈,注意補水防曬。

        亞東縣海拔落差大,駕車前往,容易醉氧缺氧,建議慢速行駛,及時休息。

        Hash:8d614613401daa13734a7ff113534b45bb5534d9

        聲明:此文由 尼瑪次仁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