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廣東商人與香港地產大亨同名,清末民初,他干了一件大好事

        廣東佛山嶺南新天地有一片建筑,是目前最受年輕人喜歡的極具文藝范兒的步行街,就在這片建筑里,有一幢建筑露出明顯的滄桑,格外醒目,它就是龍塘詩社

        在廣東有兩個詩社很有名,一個是位于廣州的南園詩社,一個便是這座龍塘詩社。

        元末明初以來,嶺南涌現出很多思想開放的詩人,他們以清雅高潔的詩文為嶺南的詩歌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廣東詩社始于元末明初的南園詩社,元明兩代詩人,常在這里雅集唱和,結盟成社,曾出過“南園十子”。明清兩代,廣東詩社發展得很繁榮,到了清末年間,作為廣佛文化中心地的佛山,光是民間詩社就開了20多個。龍塘詩社建于民國初年,距今已有105年。

        龍塘詩社的院子里有四棵龍眼樹,目測已超過100年,樹干粗大,枝葉茂盛。想當年,詩社里文人墨客匯聚,曾吟出無數膾炙人口的詩篇。詩社的文人們常常路過這幾棵龍眼樹,也曾無數次仰望龍眼樹上的碩果而文思泉涌。如今,龍眼樹下很安靜,尤如歲月為龍塘詩社披上的時間烙印,曾經的繁華也泯滅于時間的長河里。

        其實,龍塘詩社的前身為“石龍詩社”,最初建在朝市街陸沈園內,第一代盟主為吳荃。吳荃這個人物不簡單,他是清代嘉慶年間官至福建按察使的吳榮光之侄孫,極受文人推崇,詩社成員最多時達到了40多人。

        后來,石龍詩社因為經濟問題經營不下去了,瀕臨關門,這時候,一個重要的人物出現了,他就是李兆基。力挽狂瀾,將石龍詩社延續了下來。

        李兆基是誰?很多人心里第一想到的是香港地產大亨李兆基,其實并不是。佛山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李眾勝堂,如果你對李眾勝堂不熟悉,那你肯定聽說過保濟丸的名字,保濟丸就是李眾勝堂出品的。李眾勝堂的老板李兆基最初以賣涼茶為生,但他為人善良,樂善好施,常給一個和尚免費的涼茶喝。有一天,和尚給了李兆基一個藥方,李兆基用藥方發明了一種藥茶,喝了此茶后,感冒、食滯、腹痛、腸胃不適等癥狀都會緩解,因為療效顯著,附近的居民受益很多。為了將藥茶賣得更遠,李兆基將藥茶又改制成藥丸,這個藥丸就是保濟丸。

        李兆基發達了。他在李眾勝堂店鋪的后面建了一個大花園,并緊隨潮流建為歐式, 主樓和副樓呈“L”形,圍墻與李眾勝堂祖鋪相連,主樓為仿西式風格二層磚木結構建筑,副樓為后期加建。

        李兆基是一位商人,同時也是一位文人。聽說石龍詩社辦不下去了,便主動邀請吳荃將詩社移至李眾勝堂后花園內,這在當時對文學詩社可是一件大好事。從此,石龍詩社變身為龍塘詩社又延續了下去。他還將詩社成員們的詩印成詩集,只要買了李眾勝堂的藥便可以附贈詩集。

        龍塘詩社后來又怎么蕭條了呢?主要是時代潮流與戰爭所致。

        如今,人們站在龍塘詩社的院里,依稀還能看出這片建筑曾經的豪華與氣派。雖然斯人遠去,可他們的故事卻一直在流傳。

        Hash:4fd2d47b4dd491b2d35d4bd49389506ee97cac35

        聲明:此文由 開心菜菜慢生活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