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集下帥村寨建起“黨員復耕園” 廢棄泥磚房完成“綠色轉身”
5月14日早上,肇慶市發改局40多位黨員專程乘車200多公里,來到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東西村委會大村,在利用廢棄泥磚危房、牛欄和豬圈改造的“黨員復耕園”,種下了南瓜等農作物。
據了解,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是肇慶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鄉。2015年,肇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創建全省少數民族鄉發展先進地區,動員端州、鼎湖、肇慶新區等5個中心區,結對幫扶下帥壯族瑤族鄉的5個村委會,讓壯鄉瑤寨的面貌煥然一新,提高此地少數民族同胞的生活質量。
4月中旬,肇慶新區管委會公務員陳林和鼎湖區政府的另一位公務員組成駐村工作組,來到懷集縣下帥壯族瑤族鄉東西村。
鼎湖區政府、肇慶新區管委會首先投入資金,將掛鉤幫扶的東西村的4.3公里村道硬底化,還跟肇慶市發改局一起,在該村建起一個光伏發電示范點,除了讓當地村民免費用電外,剩余的電力還賣給南方電網,換來的經濟效益補貼村集體經濟。
駐村干部經調查后發現,該村的大村村民小組有一些廢棄的泥磚危房、牛欄和豬圈,它們連片建在村后的山腳,既影響村容村貌,又浪費土地資源。
陳林通過咨詢當地國土部門獲悉,從2008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就多次下發文件,還頒布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管理辦法》,“農民只要自愿退出閑置宅基地等土地,可以獲得政府補貼。這些閑置宅基地復耕以后,增加的耕地能夠換取城鎮建設用地的指標。”
陳林粗略計算了東西村委會大村村民小組廢棄的泥磚危房等閑置宅基地,“有10多畝之多,如果復耕,肇慶地區的城鎮就多了10多畝建設用地。”
東西村委會大村村民小組閑置宅基地的戶主共有20多家,駐村干部經過挨家逐戶的探訪和動員,他們都樂意退出廢棄的泥磚危房、牛欄和豬圈。
今年4月底,駐村工作組與大村村民小組的村民們一起,拆掉了村里廢棄的泥磚危房、牛欄和豬圈,平整出10多畝耕地的“黨員復耕園”,并種上了南瓜等作物。
記者 李文華
Hash:1e7db98f61a88351d4393375fe3d4ab8a38eacc3
聲明:此文由 西江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