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它是海南僅有的"圍樓"奇觀 蓋樓用的銀元拉了3車!

        曾經的林鴻高圍樓,是一座震撼人心的“豪宅”,西式的建筑、精美的紋飾,無一不昭示著它的恢弘壯麗。光陰流轉,歷經海盜襲擾、戰火洗禮后,近百年的風雨已將這座深宅大院掩映深藏。

        如今,昔日的巨宅早已不見當年的繁華。粗壯的樹根從天井如瀑布般傾瀉而下,層層樹葉如琥珀般把老樓封藏,白蟻蛀出的痕跡宛如皺紋爬上老者的面龐。夕陽在斑駁的墻上映出婆娑的樹影,仿佛放映著光陰的故事。

        圍樓正門。王聘釗 攝

        氣勢恢宏 歷經3年建造完成

        林鴻高圍樓位于海口美蘭區三江鎮三江村委會羅梧村,是海南僅有的“圍樓”奇觀,又稱“海南第一圍樓”。圍樓由當地旅泰華僑林鴻高、林鴻積兄弟于1922年出資建設,前前后后建了3年,于1925年落成。

        林鴻高圍樓坐北向南,共分兩層,原有72個房間(每層36個房間),經過陸續改造與變遷,現存有36個房間(每層18個房間)。圍樓建筑面積達1800余平方米,屬長方形回廊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東西房間對稱,有天井、庭院。

        裂開的柱子。黃暉 攝

        林鴻高圍樓的設計相當先進,不僅內部通風采光充足,多處樓梯上下方便,為疏雨水,樓頂還巧妙地安排泄水溝和集水槽。二樓還建造兩個方形儲水用的大水泥箱收集雨水,以備生活、防火之需。

        承載鄉愁 華僑返鄉蓋樓修路

        “磚是在本地購置。蓋樓用的鋼筋和水泥,是從國外運回的。”林明武說。據悉,林鴻高與林鴻積的后人遷居國外,早已聯系不上,圍樓由家族遠房親戚代為管理,而現年53歲的林明武便是其中一位。 他告訴海口網記者,建設如此規模的“豪宅”,耗資究竟多少已不可考,“聽老一輩傳下來說,當時蓋樓用的銀元用牛車從港口拉回來,足足拉了3車。”

        林明武(右)與兄長在看家譜。王聘釗 攝

        羅梧村距三江鎮墟約3公里,距離海口城區約30公里。林鴻高為何會把一座大樓建在鄉村僻壤中?林明武介紹,林鴻高生于同治辛未年即1871年,家中共有5兄弟,林鴻高和林鴻積分別排行老二和老四。幾兄弟清末旅居泰國,林鴻高從商經營木材生意發家,經濟基礎十分雄厚。但他沒有忘記自己的根在海南,為教育子女不要忘記鄉土,也為了后代回家能有個住所和寄托,在52歲那年,林鴻高不遠千里回家建了這座樓。

        中庭天井。王聘釗 攝

        “林鴻高對家鄉是很熱愛的,先后為村里修兩條3000米長的石板路,大大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在圍樓竣工剪彩當天,全村600多人前來慶賀,他向每個村民發放銀元兩枚,在當時都是不小的數目。”林明武說。

        飽經風霜 瓊山僑中辦學前身

        由于在泰國的生意往來,林鴻高及其家人僅在春節等部分節日才返鄉居住,一年中的絕大部分時間僅居住著家丁。“也正是因為這樣,圍樓成了一些人盯上的目標。”林明武說,由于羅梧村近海,早年常有海盜“光顧”圍樓,還與家丁發生槍戰。“當年圍樓落成時的大門是紅銅做的,據說為了防盜竊,后來才換成現在的木門。”林明武說。

        時代的印記。王聘釗 攝

        1939年,日軍侵瓊,林鴻高不得不離鄉背井,返回泰國。由于設施條件相對較好,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曾在林鴻高圍樓中駐扎。解放初期,解放軍在樓中設立過團部,并舉辦干部文化培訓學校。此后部隊遷走,三江人民公社又在此設立辦公室。如今仍然留在墻上的各種口號如“將革命進行到底”“農業學大寨”“為建設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強國奮斗”“少說空話,多做工作,扎扎實實,埋頭苦干”等標語依然清晰可辨。

        圍樓二層。王聘釗 攝

        1957年間,旅泰華僑韓德光先生向政府申請批辦華僑中學,校址設在林鴻高圍樓,辦學時間長達10余年之久,為社會培養了不少人才,這所學校便是現今瓊山華僑中學的前身。華僑中學遷走之后,三江中心小學又遷入該樓辦學多年,此后遷回三江墟原校繼續辦學。

        上世紀七十年代,三江糧所將林鴻高圍樓做為倉庫使用。直至上世紀八十年代,為社會服務了幾十年的林鴻高圍樓終于“退休”。

        亟待保護 滄桑老宅等待新生

        “前幾年還沒有長出這么多樹根,樹根長得這樣旺盛是這幾年的事,樹根長到墻里,對老樓的破壞很嚴重。”看著圍樓儼然成了“植物王國”,林明武憂心忡忡。

        “俗話說‘樹大招風’,樹在樓里長成這樣我們也很擔心。”三江鎮有關方面負責人表示,由于擔心附在墻上的樹根和枝葉在臺風季被風刮得把墻體“連根拔起”,鎮里2018年組織人力將樓頂的樹木砍伐掉,“但墻體那些樹根我們也不敢動,怕處理不好會對樓體造成不可逆的損傷。”

        樹木發達的根系穿墻而入。黃暉 攝

        隨著時光的流逝,為留住歷史記憶,對林鴻高圍樓的保護刻不容緩、迫在眉睫。應美蘭區政府的邀請,2018年7月,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專家來到林鴻高圍樓進行考察,并給出了保護建議。

        據了解,2012年,林鴻高圍樓被海口市人民政府列為海口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列為海南省文物保護單位。圍樓所在的三江鎮羅梧村,2018年被住建部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中國傳統村落名單,是海南省三個入選村落之一。

        (來源:海口網)

        Hash:d6873409dfecf9954aae84c1d10322b856947259

        聲明:此文由 搜狐焦點三亞站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