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泉州開元雙塔,這兩座建于宋代的石塔,為何能屹立數百年不倒?

        一直在路上,發現美,分享快樂!

        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人們常常稱它是“半城煙火半城仙”。這是因為在古城里,到處都是寺廟道觀,終日煙霧繚繞。在眾多寺院當中,開元寺的名氣是最大的,常常被稱作大開元寺。開元寺中有兩座石塔,合稱“開元雙塔”,是泉州一景。

        從開元寺的名字就能知道,這座寺院始建于處在盛世的唐朝,并以年號命名。兩座寶塔位于寺院的東西兩側,東塔叫鎮國塔,始建于唐,西塔叫仁壽塔,始建于五代時的梁。這兩座寶塔原來都是木質結構,因為木材在風吹日曬之下很容易腐壞,所以,建成后經過數次重修。中國的傳統建筑大多采用磚木結構,所以很難見到有完整保留下來的。

        古人顯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寶塔作為寺院的重要建筑,只有屹立不倒,才能以壯觀瞻。所以,到了宋代,這兩座塔便被改為石質結構,并一直矗立在這里,經受了數百年風雨侵襲和地震雷擊的考驗。

        據介紹,在明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和明萬歷三十五年、三十七年,泉州地區連續發生過八級和六級的地震,同時還伴有颶風和暴雨。如此強大的地震,只有鎮國塔三層以下的石檐和護欄有部分受損,雙塔基本保持完好。

        如此完美的抗震能力,古人是怎么做到的呢?首先,用巖石作基,底座用花崗巖堆砌而成,呈八角形,被稱作“筒中柱”,其周長超過15米,基礎相當牢固,對于穩固重心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其次,塔身結構雖為石質,但借鑒了傳統木結構斗拱構件的制作方式,層層緊扣,將寶塔榫接為一個整體。

        總的來說,古人把建筑材料由磚木改為石頭,但又借鑒了木質建筑的工藝手段,可謂是揚長避短,既解決了木材易被腐蝕的問題,又充分利用了傳統建筑手法的優勢,讓整個寶塔渾然天成,就像是長在地上的一座石山一樣,“任爾風吹雨打,我自嵬然不動”。

        建筑專家給這種建造構造取了個名字:平面八角翹檐花崗巖仿木斗拱結構。而用現代科學的語言來說,就是符合力學要求的整體結構。如此優秀的抗震性,正是其屹立數百年不倒的秘密。

        (極客行天下)

        Hash:341f23ff16ee8fc635b566e8af95b0636d9eef03

        聲明:此文由 極客行天下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