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歡迎你到都江堰當?“森林萌主”!
7月26日,由 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管委會、 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主辦的“森林萌主”自然觀察系列公益活動在灌區映像開營。來自成都、廣漢、新津、都江堰本地近20個家庭60余人參加活動。
“森林萌主”自然觀察系列公益活動是都江堰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森林萌主"公益自然學校課程之一,旨在以市區自然、人文景觀場地作為流動的公益自然教育平臺,嫁接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及都江堰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推出的以本土自然資源開展的自然教育互動科普性自然課堂,走進家鄉探秘神奇的生物多樣性,做生態"小博士"。
本次活動邀請到的老師,他們分別是來自“四川省自然教育聯盟”的何小清秘書長、夜觀課程主帶導師——“營趣自然”的蔣坤、廣漢生物老師——形意;都江堰本地的自然生態攝影師——孟無。 傍晚7點,前置課程正式開始,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互動式課堂。
從身邊的昆蟲引發孩子和家長的討論,到有關昆蟲起源與進化,再到從科學角度告訴大家什么是“昆蟲”,它們用什么特別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整個課堂氣氛活躍,孩子們興趣濃濃。隨后,驅車前往當天夜觀的目的地——“灌區映像”。
灌區映像是都江堰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重點示范項目之一,總面積1092畝,啟動區面積580畝。項目突出“展示中心+林盤+田園”功能定位,以“文化創意+旅游”為產業發展方向,打造農耕文明與現代文化融合的生態旅游目的地、現代新型產業和生態農業發展的田園城鎮典范區。
該項目由北京大學陳可石教授團隊以“整田、理水、護林、改院”為設計理念形成整體概念方案,由北京市建筑設計院成都分院進行深化落地設計。首期啟動區由精華灌區鄉村產業研發中心、川西林盤傳統院落、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項目三個部分組成,并植入螢火蟲餐廳、螢里館、稻田燈光秀、螢火蟲幻光迷你森林、螢飛蝶舞星空營地等新場景、新業態,將依托螢火蟲人工養殖基地和科普教育實踐基地,打造全球最大的螢飛蝶舞稻田公園。
當前,在“西控”和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的背景下,精華灌區康養產業功能區正加快推進鄉村綠道與川西林盤建設,打造特色鎮、川西林盤、精品民宿互為支撐的旅游目的地和消費場景、生活空間、商業形態,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積極推動拾光山丘、玫瑰花溪谷、李家院子、國家農業公園、川西音樂林盤等農商文旅體研養融合項目建設,加快生態價值轉化。
這里交通便利,整個園區遠離人類燈光干擾,整體生物多樣性完整豐富,保持了大自然中自然的純粹性,最為難得的是在這里還能看見大端黑螢這樣的螢火蟲;園區還有修建完善的川西小院、田園步道的動線設計貫穿了田園、灌木林、小型林區、自然小型濕地環境,也非常適合開展自然觀察。 剛到灌區印象,小朋友們就被這里的螢火蟲吸引了。“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螢火蟲了”“媽媽,我這是第一次親眼見到螢火蟲,好漂亮呀”!隊伍里發出好多這樣的感嘆。
在老師們的帶領下,家長和孩子們穿梭在“ 灌區映像”的草叢中, 探尋夜幕下的“田園精靈”, 這里不僅有飛舞的螢火蟲,還有澤蛙、蟋蟀、螽斯、粉蝶、隱翅蟲以及許多不同類型的蜘蛛。
直到活動結束,大家都興趣不減,依依不舍。這也許就是大自然的魅力,當我們敞開心扉走進自然地懷抱所有人都會愛上他,大自然也將會成為我們最愛的學校。
“森林萌主”自然學校這所流動的自然學校也將帶領更多熱愛大自然的大小朋友一起走進我們都江堰的田園、林盤、濕地、景區、社區以及我們的保護區開展更多更有品質的自然公益活動。
編審/張衛紅 責編/王 緋 張藝舸
編輯/周鴻雁 綜合/遇見都江堰
Hash:6e7dde49400e65212a8552eaba5823a185ef7816
聲明:此文由 每日都江堰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