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延吉“文化景址”新增10處!龍山恐龍化石遺址位列其中!

        9月21日,延吉市第二批“文化景址”揭牌儀式在延吉中央小學舉行,延吉龍山恐龍化石遺址等10處兼具文化底蘊和時代特色的“文化景址”被延吉市政府命名授牌。

        “文化景址”是記錄城市文化發展脈絡的有形載體。近年來,延吉市大力實施“文化+”戰略,將延吉獨特的文化資源轉化為推動“旅游興州”戰略的特色品牌,不斷提高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2017年初,延吉市全面啟動“挖掘歷史文脈,尋找延吉記憶”工作,并于當年9月6日命名授牌第一批“文化景址”。

        第二批10處“文化景址”簡介

        延吉龍山恐龍化石遺址

        2016年5月,在延吉龍山一帶發現恐龍化石。經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同位素實驗室分析測試,確定延吉龍山地化石地質年代為距今約1億年的中生代白堊紀中期。

        到目前為止,已發掘出頸椎、背椎、尾椎、肋骨、肱骨、脛腓骨等骨骼化石200余塊。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恐龍權威專家徐星老師初步鑒定,延吉龍山目前已發現類群為:蜥腳類中的泰坦巨龍類、獸角類中的馳龍類和暴龍類、鳥臀類恐龍當中的甲龍類和鳥腳類、龜鱉類和鱷形類當中的新鱷類。

        延吉龍山恐龍動物群處于白堊紀恐龍演化的過渡時期,而這個時期國內外所發現的化石記錄相對貧乏。而在延吉龍山發掘出如此多種多樣的動物化石群,且發掘于城區內,這在世界上也極為罕見。

        延吉市中央小學校

        延吉市中央小學校始建于1915年,時稱“龍井間島普通學校局子街分校”,曾易名 “私立高麗小學校”等。1946年,校名確定為“延吉市中央小學校”并沿用至今。歷經百年發展,學校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底蘊,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民族人才,是延吉市歷史最悠久的朝鮮族小學校,被譽為“教育的沃土,民族的搖籃”。

        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

        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始建于1915年,由延吉道尹公署撥款興建,原為60間房屋構成的四合院建筑群落,時稱“延吉道立第二中學”。1919年起,歷經多次合并與拆解,曾易名“延吉道立師范學校”“吉林省立延邊第一初級中學”“延吉市第一中學”等。1988年,校名確定為“延吉市第一高級中學”并沿用至今,是吉林省重點高級中學。

        延吉市朝陽川第一中學

        延吉市朝陽川第一中學始建于1935年,時稱“朝陽川協和農林學校”,曾易名“民族聯校”“朝鮮族完全中學”“龍井縣朝陽川第一中學”“龍井市朝陽川第一中學”等。2009年,校名確定為“延吉市朝陽川第一中學”并沿用至今,是延邊州內規模最大的邊疆鄉鎮朝鮮族初級中學。

        延邊第一中學

        延邊第一中學始建于1950年,時任延邊地委書記兼專員的朱德海同志曾親臨現場,劃出23.7公頃土地作為建校用地,始稱 “延吉高級中學”,曾易名“延邊第二高級中學”“延邊高級中學”“延邊實驗學校”。1963年,校名確定為“延邊第一中學”并沿用至今,被國家教育部評定為“全國體育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校”。

        延邊大學辦公樓

        延邊大學辦公樓始建成于1951年,建筑面積3662.4平米,使用面積2068.05平米,混合結構。1964年起,朱德、周恩來、江澤民、張德江等國家領導人曾多次親臨視察工作。

        延邊農村商業銀行大樓

        延邊農村商業銀行大樓建成于1952年,原為延邊州委招待所,后為延邊州委辦公大樓,是由時任延邊地委書記朱德海同志向吉林省委申請批準建立的。大樓主要采用前蘇聯施工設計圖紙,并結合了朝鮮族傳統建筑大屋頂形式,極具民俗特色。1962年,周恩來總理視察延邊時曾下榻于此。

        中國農業銀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分行大樓

        中國農業銀行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分行大樓建成于1952年,是由時任延邊地委書記朱德海同志向吉林省委申請批準建立的。大樓主要采用前蘇聯施工設計圖紙,并結合了朝鮮族傳統建筑大屋頂形式,極具民俗特色。

        延邊醫院綜合樓

        延邊醫院綜合樓建成于1957年,原為2層建筑,1983年接建至4層,占地面積5457平米,混合結構。此樓目前仍在使用,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綜合醫療大樓。

        東溝上海知青集體戶址

        東溝上海知青集體戶址位于延吉市三道灣鎮東溝村中心,地表建筑為土坯結構,東西長21米,南北寬6米,總面積126平方米,內有大屋2間、小屋2間、廚房1間。 1969年至1977年,來自上海市新滬中學的22名知青在此居住生活,其中包括全國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剛。

        延伸閱讀

        延吉市首批12處“文化景址”

        延吉市首批12處“文化景址”包括:“百年老街”局子街、“百年老校”北山小學、“百年老廠”朝陽川釀酒廠、“百年老橋”延吉大橋、“百年老園”人民公園、“百年老亭”人民公園涼亭、“百年老樓”延吉邊務督辦公署樓、“百年老站”朝陽川火車站、“千年烽火臺帽兒山墩臺、“千年古松”三胎松、“萬年石海”三道石海自然景觀、“森林公園”帽兒山國家森林公園

        (延邊網 延吉新聞網)

        Hash:8da957f262248cab7ab0e74d810d401686829b87

        聲明:此文由 延邊旅游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