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張掖:四代人接續守護烈士墓

        一座豐碑,見證著紅西路軍艱苦卓絕、英勇無畏的感人故事;一家四代,用實際行動接續守護烈士墓,讓紅西路軍這段革命歷史代代流傳。

        祁連山腳下的張掖甘州區龍渠鄉新勝村,陳德寶、陳榆林、陳宗新、陳夢雪祖孫四代接續守護無名烈士墓,并義務擔任宣講員,弘揚革命精神。

        1937年1月28日凌晨,300多名紅西路軍在甘州區取得西洞堡大捷返回營地,途經白城子休息之際,被尾追而來的敵人用炮猛轟、機關槍瘋狂攻擊。缺乏彈藥的戰士依托白城堡子英勇還擊,戰至中午彈藥殆盡,敵人蜂擁而入,大部分戰士壯烈犧牲。

        村民陳德寶來到村頭,望著戰后的慘景,想到紅西路軍為鄉親們做的好事,感念之情油然而生。隨后,陳德寶發動村民們收殮戰士遺體,在村頭旁邊挖了一個很大的墓穴,將烈士們的遺體合葬在那里。

        自此歲歲年年,陳德寶始終守護著這座無名烈士墓,時常給大家講紅西路軍不拿群眾“一針一線”的故事。臨終前,陳德寶叮囑兒子陳榆林一定要好好看護烈士墓。

        數十年來,為了守墓方便,陳家一直住在離墓地不遠的農家獨院里,期間幾次翻修房屋都原地進行。就這樣,一家人朝夕陪伴著紅西路軍戰士的英靈,守護著烈士墓。

        1963年,陳榆林的兒子陳宗新出生。自孩子記事起,每年陳榆林都像當年父親帶著自己給烈士掃墓一樣,帶著兒子陳宗新去烈士墓前掃墓,祭奠英靈。

        2012年,龍渠鄉黨委、政府多方搜集整理歷史資料,籌資對烈士墓進行修繕,重修了烈士紀念碑公墓和附屬設施,王定烈將軍為烈士陵園題名。

        龍渠烈士陵園主紀念碑總高9.27米,代表紅西路軍第9軍27團。碑座浮雕高1米、寬2.18米,代表21800多名紅西路軍戰士,浮雕以浴血祁連、白城子戰斗、龍渠會議、揮師西進等為主題再現了紅西路軍在張掖浴血殺敵的場面。

        幾十年來,陳宗新為前來烈士陵園的干部群眾講紅西路軍堅守信仰、血沃祁連的感人故事,他的女兒陳夢雪也成為龍渠紅色教育基地的講解員。

        陳宗新說,紅西路軍把忠誠理想、堅定信念留在了龍渠鄉,留在了千里河西走廊,陳家會把這個故事一代代講下去,這是光榮的使命。(記者 崔亞明)

        來源:新甘肅·甘肅日報

        監制:鄭 威 孫海峰

        責編:黃閩江 張 斌

        編輯:邢琪琦

        Hash:bf0a2bb67666031950dee6d65bb7cdfa8303ace1

        聲明:此文由 鯊魚仔發布江湖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