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得勝橋: 600多年的古街熱鬧依舊

        1

        尋找老地名的故事

        記者嚴玨 攝影詹松

        武漢最早的城,是有著近1800年歷史武昌城。東起大、小東門(又稱賓陽門、忠孝門),南至中和門(現稱起義門)、保安門、巡司河,西以長江為界,從水路登岸有文昌門、平湖門和漢陽門,北以現在的中山路為界有積玉橋附近的武勝門和螃蟹岬附近的龍王門。如今,武昌古城墻只剩下一些殘存城垣和起義門遺址。

        在武昌逛小巷,也許在不經意間,腳下一條很平常很市民的巷子,就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古老街道。在積玉橋和糧道街之間的得勝橋,就是這樣一條小巷。據說,這條街有著600多年的歷史,18日,記者前往探訪。

        2

        戰馬兵車必經之路取名“得勝”

        戰馬兵車必經之路取名“得勝”

        這一條古老的街道,明清時為通往武昌城武勝門的主要街道。1535年,武昌城的草埠門更名為武勝門,此街隨之稱為武勝門正街,一直延續到清末定名為得勝橋,沿用至今。此街地勢南高北低,當夏秋汛期,常被漬水包圍,人們便在道旁修明溝,路下筑涵洞。這條街也因此以橋稱之。

        據說那時軍隊出征,必須出“武勝”,歸“保安”,這條街則是軍隊出征走兵車、過戰馬、運糧草的必經之路,故得名“得勝”,寓意 “得勝宜揚,太平全安”。

        舊時的繁華古街

        今日的熱鬧市井

        舊時的繁華古街

        今日的熱鬧市井

        明清時期,得勝橋是武昌城內通往北門的唯一街道,那時,這里商賈云集,筷子街、箍桶街、磚瓦巷等行業街巷別具特色。舊時的繁華和喧鬧是否依然?古老的小巷是否還能尋訪到歷史的印記?

        從積玉橋地鐵站到得勝橋的北端入口,大概也就10分鐘的路程,路口有明顯的路牌指示。說是古街,在巷口完全沒有古老厚重的感覺、沒有青磚石板路,眼前就是一條普通的水泥路面小巷。

        小巷不寬,只能容一輛小車通行。但如果徒步閑逛,小巷的寬度剛剛好——正好可以同時兼顧兩旁的店鋪,不至于逛了左邊看不到右邊。

        小巷里的行人大致有兩種,一種人步伐匆匆,拎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有小吃蔬菜還有水果,一看就是滿載而歸的附近居民。看著他們,記者突然很羨慕住在這里的人,逛逛家門口的小巷,各種好吃的都能買到。還有一種人,就是背著雙肩包、掛著照相機的游人,他們的步伐悠閑,邊走邊逛邊拍,看到路旁好吃的小吃,也會買來嘗嘗。

        沿著得勝橋逛了沒多久,左邊會有一個路口,轉進去就是一條青石路。沿著青石路,就能走進曇華林

        雖然是連著的兩條路,但曇華林和得勝橋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得勝橋繁華喧鬧,曇華林則有一種大隱隱于市的感覺。才只拐了個彎,仿佛就有了空間的轉變,似乎已經離開了武漢鬧市,來到了一個陌生城市的某條古街。

        這里林立著眾多武漢近代的學校、醫院、辛亥名人故居、近現代革命遺址等,看點很多。但這里又與傳統意義上的景點不同,因為這里不光有人文景點的底蘊,還有市井百姓的生活。

        在這里閑逛,不時能看見爹爹婆婆們圍坐在一起,打打牌織織毛衣,這種閑適的生活羨煞了為生活而奔波的年輕人。

        除了各種有歷史感的建筑,這里還透露著絲絲藝術氣息,時而有拿著相機穿著休閑的游客擦肩而過。裝修風格各異的咖啡館、飲料吧,在路邊的某個拐角等著你,逛累了,找間小店進去坐坐,喝喝飲料、品品咖啡、發發呆,也是不錯的選擇。

        從曇華林出來,沿著得勝橋繼續往南走,走到得勝橋的最南端,在巷內就能看到黃鶴樓。如果你體力還行,興致也高,不妨穿過糧道街,沿著民主路一路逛到胭脂路路口,穿過古樓洞,就能去逛逛黃鶴樓

        3

        濃濃的老武昌氣息帶著的悠閑

        在600多年前,這里因是武昌北城唯一的出口,是武昌北城最繁華的商業之地,城內外沿街一個個商號排列,副食、百貨、糧油、餐館、書攤、藥店等各種交易活躍。

        600多年后的今天,一條小小的得勝橋街道卻依然不減當初的繁華。如果當年的得勝橋用“繁華”來形容,那現在的得勝橋則用“濃濃的生活氣息”來形容更為貼切。小巷兩旁是小門店,水果攤、小吃店、副食雜貨鋪、裁縫店甚至家具店。住在這里的居民不出街各種生活必備品絕對是可以采購充足的。

        武昌區文化館館長王偉的中學時代就是在得勝橋度過的,她對這里有著特殊的感情。“我中學在省實驗讀書,當年下了公汽往學校走,得勝橋是一條必經之路,” 她回憶,當時這里很熱鬧,現在有的店鋪,當時都有。那時還有不少民間手工藝人在那條街上賣手藝,比如轉糖、捏面人

        現在的得勝橋已經不是王偉每天的必經之路了,但只要有機會到這附近,得勝橋的集貿市場她是一定要去逛逛的。“這里的菜品種多,而且新鮮,最關鍵還便宜。”王偉說。的確,得勝橋那濃濃的生活氣息,吸引著不少像王偉這樣的老武昌有事沒事就過去逛逛,買買菜,感受一下老武昌的優哉游哉生活狀態。

        版面制圖 童胤文

        Hash:fd85c4c3bf66abb33f9aef63c543fd688f7059ce

        聲明:此文由 武漢晨報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