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10萬平方米“糧倉城邑”遺址被發現,就在老冢鎮旁邊的村子!

        都說上下五千年,

        周口市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距今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

        更是中華文化發祥的重地

        光是在太康發現的遺址就不計其數

        毛莊陶母崗遺址

        王集方城遺址

        太康通滿寺遺址

        太康文廟

        高賢壽圣寺

        近日,在太康老冢鎮旁邊的四通鎮時莊

        就發現了一個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

        最早的用于糧食集中存儲的“糧倉城邑”,

        28座分布集中形制多樣的夏代早期糧倉遺址在四通鎮時莊被發現。這是中國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用于糧食集中存儲的“糧倉城邑”,為研究早期國家的糧食管理和賦稅制度等提供了絕佳的實物材料。

        28座倉儲遺跡集中分布在時莊遺址一處面積約5600平方米的人工墊筑臺地上。考古人員在倉儲遺跡底部檢測出粟、黍類作物的成分,以及用于地面鋪墊或編織物的蘆葦植物成分。“此外,土壤中也檢測出黍素成分。結合倉儲遺跡的建筑形制,判斷其性質為糧倉。”河南文物考古研究院時莊遺址項目負責人曹艷朋說。

        從整體布局上看,該臺地外圍有寬淺的圍溝,中間是一座具有居住功能的連間房,28座糧倉圍繞在房子外圍。此外,在該區域發現的同時期遺存以糧倉遺跡為主,極少見灰坑、陶窯、墓葬等其他類型的遺跡。“說明這個聚落布局結構清晰,功能單一,因此我們推斷時莊遺址是一處以儲糧為主要功能的特殊城邑。”曹艷朋說。

        通過對遺跡中的木炭進行碳十四測年數據顯示,上述遺存的年代為距今3700到4000年左右,均已進入夏代紀年的范圍。“相當于中原地區的‘新砦期’階段,即文獻記載的‘太康失國、后羿代夏’的夏王朝早期。”曹艷朋說。

        “這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早的專門用于糧食存儲的城邑,說明當時可能存在一套較為完整和嚴格的糧食收儲和管理制度。”曹艷朋說。根據以往的考古發現,同類性質的遺跡還可見于杞縣鹿臺崗、偃師二里頭、偃師商城等地,但以時莊遺址的發現年代最早、最為集中、功能和結構最為清晰。

        在曹艷朋看來,“糧倉城邑”的出現,說明中國早期國家已經開始對聚落功能進行專門劃分。“這對重新認識早期國家的糧食儲備管理、社會組織結構、管理水平和國家治理能力等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曹艷朋說。

        時莊遺址位于四通鎮時莊村,2019年7月開始發掘,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目前相關發掘研究工作還在進行中。

        老鄉們

        你們村子發現的有古代遺址嗎?

        你知道有關它的來歷嗎?

        歡迎評論區普及

        讓老鄉都了解一下你們村的文化

        漲漲見識

        Hash:5407d6f564b1fbfb9989ed2721d238ea6d89aa4a

        聲明:此文由 愛太康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1. <track id="nlg2d"><div id="nlg2d"><td id="nlg2d"></td></div></track>
          2. <bdo id="nlg2d"><optgroup id="nlg2d"><thead id="nlg2d"></thead></optgroup></bdo>
          3. <tbody id="nlg2d"></tbody>
          4. <tbody id="nlg2d"><span id="nlg2d"><td id="nlg2d"></td></span></tbody>

            91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