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陽“平糧臺遺址考古成果展”在鄭開幕 中國最早的排水設施亮相
來源:大河網
"平糧臺遺址正方形的城址是我國目前有史料記載的最早的城址,即‘太昊之墟’‘神農故都’。而且它先進的排水管道,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規劃最為先進的排水設施。"11月15日,"手鏟釋宛丘——淮陽平糧臺古城遺址考古發掘成果展"在河南博物院藝術館開幕。從1979年,平糧臺遺址發掘便參與研究的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曹桂岑可謂將畢身心血都投入到了這片城址。
曹桂岑告訴大河網記者,平糧臺遺址發掘的意義重大。"首先,它正方形的城址規劃開拓了我國古代都城方形建制的先河;其次,它的南北兩門大體居中且方形城址的布局已具有中軸線對稱的雛形;第三,南城門附近鋪設的三組陶排水管道,節節相套,兩端有高差,便于向城外排水。這是迄今所知中國最早的、規劃最為先進的排水設施;第四,有學者根據南城門兩側的門衛房和頗為講究的高規格建筑推測,平糧臺古城應屬雛形的城市或都邑;第五,整體上看,土坯的使用、門衛房和排水管道的設置,充分說明4300多年前先民們在早期城址建設上的創造精神。"
平糧臺古城遺址位于淮陽大朱莊村西南,發現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979年至1989年,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原周口地區文化局對其進行了聯合考古發掘,迄今為止已發掘面積達7032平方米,在遺址測繪、考古勘探、考古發掘和田野考古數字化的探索與實踐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收獲。
平糧臺遺址發掘部分探方高空照
本次展覽分設"發掘·研究" "保護·利用"" 薈粹·詮釋"三個單元,展出至12月15日,為期一個月。展覽集中展現了平糧臺遺址近40年來的考古成果,共展出陶排水管、越王劍、龍形玉佩、玉璧等各類精美文物140組(450多件)和考古發掘工作圖片數百幅、實物數十件,涉及陶、骨、石、蚌、銅、玉等多種材質文物。
據文獻記載和文化屬性分析,平糧臺遺址即是史書記載的"太昊之墟""神農故都"。本次展覽首先重點介紹了龍山時期平糧臺古城及其最新考古成果,系統揭示古城排水設施、南門門衛房、車轍痕、排房基址、墓地的規劃布局,全面展示平糧臺這座4300年前的龍山文化古城的建筑魅力、歷史價值及其發掘過程。
其次推介了平糧臺遺址上戰國楚至漢代墓葬出土的文物精粹,如越王劍、巴蜀劍以及大批玉器等,為楚國后期都陳的歷史以及漢代淮陽的歷史狀況提供了難得的原始資料。
其三,展出了平糧臺遺址發現的龍山時期卜骨、陶鳥,為研究中原龍山至商代的骨卜習俗提供了線索;眾多陶鳥的發現,又為當時人們的信仰崇拜尤其與東夷民族鳥崇拜的傳說可以關聯;楚墓中出土的越王劍等,為探究戰國時期楚越關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
平糧臺古城遺址是我國龍山文化考古學上的一項重大發現。史前古城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尤其是中原地區早期國家起源、社會復雜化進程、城市建筑歷史、青銅冶煉技術發明等提供了珍貴物證,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線索。
編輯:秋微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轉載請備注來源!
Hash:62ef0497b84affe6c2806e14c6489ec595888850
聲明:此文由 太昊伏羲陵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
相關推薦
-
探訪山西壺關八泉峽景區,游玩住宿最全攻略,建議收藏
山西八百里里太行山果然不同凡響,不論是巍峨險峻的山峰,還是清澈見底的湖水,都值得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山西八泉峽景區,風光旖旎,湖光山色,高山平湖,山清水秀,翠色欲流,風景如畫,兩岸青山如刀削斧砍,怪石嶙峋,從谷底到山頂,一路走來,放眼望去,滿眼皆是美景,沿途兩岸青山綠水,峽谷幽深,流泉飛瀑,瀑落成潭,平湖倒影,幾乎達到移步換景的狀態,整個景區猶如天開畫卷,自然成景,秀色可餐,美不勝收,強烈建議游客
-
盤點湖北孝感著名的八大旅游景點,作為本地人你都玩遍了嗎?
轉載自百家號作者:小梅談旅游盤點湖北孝感著名的八大旅游景點,作為本地人你都玩遍了嗎?雙峰山風景區雙峰山主峰由兩座海拔888米對峙且相鄰的山峰組成,其中最高峰高887.3M,為孝感市最高峰。民間傳說,雙峰山由董永、七仙女“仙化”而成,“此眼化作雙峙劍,刺破蒼穹問緣由”。風景區即以此山命名!安陸錢沖銀杏生態旅游區位于安陸市西部的王義貞鎮,地處大洪山南麓,屬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地帶,擁有我國目前現存
-
世界第一中原大佛:花費10年,砸12個億,中國人的驕傲啊
說到大佛,可能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四川樂山大佛,這座有著1200多年的大佛確實在我國大佛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隨著各地紛紛建造巨型佛像之后,“中國第一大佛”的稱號就落入河南的中原大佛頭上,這也是世界第一大佛。中原大佛,位于河南省平頂山市的佛泉寺,這座大佛總的高度為208米,身高108米,這是到現在為止,世界上最高的佛教造像。它是在1997年由著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傳承人林勝標所設計制作
-
“傳承?創新”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啟動
▲第二屆“CHINA中國”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啟動儀式大師云集韓麗萍攝2017年2月26日,以“傳承?創新”為主題的第二屆“CHINA?中國”中國陶瓷藝術設計大展啟動儀式在河南禹州鈞官窯址博物館正式啟動。此次活動由中國硅酸鹽學會、景德鎮陶瓷大學和禹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參加此次會議的嘉賓有:中國硅酸鹽學會理事長徐永模、中國硅酸鹽學會秘書長晉占平、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寧鋼、景德鎮陶瓷大
-
中國古代豪宅探秘之宋天波楊府
宋朝時期開始重視政治上的開明廉潔,高從國庫支出,低至地方官員生活開支都注重節儉,所以宋朝的皇家宮殿是歷史上最小的宮殿,既然沒有唐朝宮殿的那般宏偉奢華,那我們就來說說北宋時期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吧,也就是傳說中楊家將創始人的住所-天波府。楊業府邸“天波楊府”一角天波府,又稱天波楊府,因為宋太宗愛楊業清正剛直,不善巧言諂媚的性格,基于愛才惜才所以賜金五百萬敕建一座“清風無佞天波滴水樓”,并親
-
中國旅游景區大全之開封市龍亭湖風景區天波府
楊家將的故事,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想不想來一場穿越之旅,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座頗為壯觀的官府宅院——天波府!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民族英雄楊業的府邸,因城西北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新址建成于1994年,位于開封市龍亭湖風景區,是一處集湖光山色,歷史文化和宋代建筑群于一體的大型私家園林。“天波楊府”游玩理由推薦特色1建有宏偉的殿堂,瑰麗的樓臺,是一座頗為壯觀的官府
-
中國旅游景區大全之新鄉輝縣九蓮山風景區
九蓮山屬南太行山脈,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市西北20公里處,毗鄰八里溝、關山、回龍、王莽嶺、錫崖溝景區。九蓮山因其九座山峰酷似一朵盛開的蓮花而得名,九峰交錯,峽谷貫穿其中,風光無限。九蓮山風景區于2012年被國家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是新鄉市第三個國家級4A景區。九蓮山風景區由西蓮溝、關后大峽谷、紅巖峽谷三部分組成,景區總面積20平方公里,分為西蓮峽山水觀光游覽區、小西天民俗信仰游覽區
-
中國世界地質公園 | 裂谷構造紅巖嶂谷——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位于中國太行山南麓,跨越黃河兩岸,分布于河南省濟源市西部和新安縣北部,總面積約為986平方公里,核心區的面積約為273平方公里,分為王屋山、小浪底兩個園區,包括天壇山、小浪底、五龍口、黃河三峽、小溝背五個景區,是一座以典型地質剖面、地質地貌景觀為主,以古生物化石、水體景觀和地質工程景觀為輔,以生態和人文相互輝映為特色的綜合型地質公園。2007年6月,聯合國教科文
-
江西這個古鎮 是張天師的故里 號稱“中國道教第一鎮”卻少有人知
江西龍虎山,位于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自古以奇絕秀美的丹霞地貌和歷史悠久的道教文化聞名天下,是江西唯一擁有世界地質公園和世界自然遺產的"雙冠"景區,素有“神仙都所”、“人間福地”之稱。來到龍虎山,最值得一看的景點,是位于上清宮景區內的上清古鎮。據記載,上清古鎮始建于北宋時期,鎮名來源于道教最高仙境“三清境”之一的“禹余天上清境”。整個古鎮依水而建,方圓50余平方公里,四周群山環抱,自然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