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城縣以綠扮靚美麗鄉村
寧城縣大明鎮新窩鋪村72歲的退休老人馬俊陽以前在城里兒子家住,“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后,從開春就數著日子要回鄉下老家。“你看我們村子,門前有漂亮的廣場、果樹、花池,再看看我們的街道,干干凈凈,晚上出門還有路燈,這可比城里住著舒服!”經過“十個全覆蓋”工程和村莊綠化的扮靚,新窩鋪村已然一幅世外桃源美景。
走進寧城縣的鄉村,過去坑洼的泥濘土路變成了平坦方便的水泥路,往日的垃圾場舊貌換新顏,成為村民每日休閑娛樂的漂亮廣場,村屯周圍、道路兩旁綠樹成陰……為配套“十個全覆蓋”工程而開展的村莊綠化工程,不僅為美麗鄉村染綠了底色,也引領了當地扮靚鄉村建設的潮流之風。當地群眾隨口編出順口溜——“村村屯屯通油路,路路都有樹庇護,鄉村道路縣級化,家家能通桑塔納”,形象地道出了該縣村莊綠化的輝煌成果。
2015年以來,寧城縣委、縣政府把村莊綠化納入“十個全覆蓋”工程強力推進,累計投入資金2.53億元,栽植各類苗木259萬株、3.8萬畝,其中,果樹大苗34萬株、6800畝,先后對1411個自然村進行不同程度的綠化,推進了城鄉一體的美化進程。
見縫插綠、見空補綠,是寧城縣綠化特點之一。該縣在原有綠化基礎上,通過提高村莊綠化覆蓋率,讓綠色走進村莊、扮靚村景。
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城縣就整體推進國、省、縣道造林綠化,針闊結合、以闊為主,喬灌花草結合、以喬為主,實現綠化美化,全縣公路綠化總長度951公里,占公路總里程的97%。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該縣全面推進鄉村道路建設和綠化,僅鄉村道路就補栽各類樹木 60多萬株。車輛在林陰中穿梭,人們在綠色中出行,可謂“遠看不見村莊,近看不見燈光,小雨淋不濕衣裳”。
忙農鎮東洼子村吳廷福家門前新修了水泥路,臟臭的垃圾堆和柴草垛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清新的小花池和新栽的蘋果樹,看著院里院外的干凈環境,吳廷福高興之情溢于言表,“真別說,這一栽樹,環境美了,心情也好了!”
寧城縣將村莊綠化與果樹經濟林建設相結合,利用農戶庭院和房前屋后空間種植果樹、發展“小果園”,一舉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共贏。
小城子鎮八家村是遠近聞名的“蘋果專業村”,該村結合“十個全覆蓋”工程,每家門前都栽植了蘋果樹。板德營子6組村民明顯堂在村莊綠化環境變美后搞起了農家樂,在去年旅游旺季,僅兩個月就收入3萬多元。
今年,寧城縣結合村莊綠化、鄉村旅游及經濟林建設工程,重點打造驛馬吐川、坤頭河川、黑里河川、熱水川四條林果產業帶,在天義城區、公路沿線、村莊周邊打造林果產業風景線。同時,全力推進市級重點工程——赤凌一級路萬畝林果產業帶建設,年內全縣新增林果面積2.5萬畝。
突出鄉土樹種是寧城縣村莊綠化的又一大特點。該縣優先選用蒙富蘋果、垂柳、饅頭柳、赤峰楊、油松等本地樹種,并實行3年生以上果樹大苗栽植和樹木移栽,最大限度體現地區特色。在加快推進村莊綠化的同時,圍繞公路沿線、旅游沿線、規模產業基地周邊打造了精品村和精品線路,并通過典型示范,帶動村莊綠化工作提檔升級。
在大雙廟鎮朝陽山村,家家戶戶門前擺著綠色的垃圾桶,環境干凈整潔,寬闊的水泥路旁垂柳依依、丁香絢爛、榆葉金黃,讓人仿佛置身一個大花園。每戶門前或栽植垂柳,或種上了葡萄、蘋果、榆葉梅,“現在環境變好了、變美了,咱老百姓真是太有福啦!”村民靳玉林說。
造管結合是保證綠化成果的關鍵。對此,寧城縣著力抓好綠化后期管護工作,對所栽苗木,能落實到戶的,一次性明晰產權;不能落實到戶的公共區域,則明確管護責任人,簽訂管護合同,確保造一片、活一片、保存一片。該縣還將村莊綠化工作列入2016年度鎮鄉街、部門專項考核,加大考核分值,由縣督考辦負責檢查驗收評比。
如今,在寧城縣縣域內,隨處可見“十個全覆蓋”工程實施后的美麗村莊,而這些美麗村莊也因為有了這深深淺淺的綠色而充滿生機與活力。
Hash:c41e9b8ea332d00d6501fda9013d5abe5732ccd6
聲明:此文由 正北方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