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昌古城保護提升項目 再現老城商賈云集勝景 打造西昌文旅新格局
一磚一瓦探尋古城味道,一書一畫彰顯人文氣息。建昌古城是西昌歷史的一個縮影,古遺址、古石刻、古建筑星羅棋布。古城緊鄰東河,典型明清格局扇形老城,是目前西昌城區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跡,已恢復建成四川最長的明代城墻,是西昌寶貴的人文資源。
2017年12月,西昌人期待已久的西昌重點文旅項目——建昌古城保護提升項目正式啟動。項目位于西昌市中心城區,總規劃占地525畝,將分三期打造,預計總投資35億元。其中,項目一期87畝,總建筑面積8.2萬平方米,總投資8.5億元,總體布局以“一墻·一街·一劇·一館”為主線,用文藝包裝建昌古城,用文化照亮古城,展現老城閑暇情懷,以此提升建昌古城層次,結構豐富,更具吸引力。
項目完成后,將形成西昌“上有古城,下有邛海”的人文與自然呼應的文旅新格局。西昌老城區的發展令人矚目。
One
保護歷史印記 增強旅游特色
功能分區示意圖
西昌是攀西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是內陸輻射西南和東南亞的重要通道,是攀西城市群中心城市之一。其明清古城保存完好,享有“中國十大最美古城”美譽。其旅游資源絢麗多彩,是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川滇旅游黃金線上的重要節點,是中國攀西陽光度假旅游核心區。
其民族文化極具魅力,有漢、彝、回、藏等14個世居民族,擁有全國唯一的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火把節、彝族年、畢摩文化等民族風情精彩紛呈。經濟發展動力強勁,先后榮獲“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濕地公園”等殊榮,旅游資源豐富。
說起西昌的歷史文化,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建昌古城,是西昌悠久歷史的文化符號。自秦漢始,歷代政權均在此建立過郡、州、司府。漢元鼎6年(公元111年),武帝遣司馬相如為使,建邛都(今西昌),設越西郡。建于明洪武二十年的大通門,是這座城市歷史文化的見證,現在是四川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地。
建昌古城是西昌歷史的一個縮影,各種重大歷史事件無不在古城上留下痕跡,具有很多有研究價值的工事、石炮等遺跡、遺物等遺跡。建昌城內的街道至今仍保持著明代布局,即以四牌樓為中心,向四方輻射,其北稱北街,其南稱南街,其西為倉街,其東為府街。另外,城南有順城街,城西有石塔街,城東南有涌泉街,各街之間又有20余條小巷相連,使各街巷縱橫交錯,構成一個四通八達的網絡格局。建昌城建好后,曾多次修葺,是我國保存較完好的古城遺址,對研究西昌歷史非常有價值。
在大通門及城墻內,大十字街道建筑基本保持了老建筑、石板街原貌,有老集市的熱鬧和味道。西昌1992年被列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古遺址、古墓群、古石刻、巖畫、古建筑遍及全市。
2010年后,四川省、涼山州和西昌市先后頒布了《四川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五大經濟區“十三五”發展規劃》《涼山州“十三五”規劃綱要》《涼山彝族自治州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2016—2020年》《西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簡介及規劃圖》《西昌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西昌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6-2030年)》《涼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2010年)》《西昌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30年)》《西昌市老城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2014-2030年)》等一系列涉及文旅發展的政策規劃,該項目依托于西昌城市發展規劃應運而生。將全面符合旅游產業現代化發展,符合“全域旅游”的戰略,是保護古城的需要,是增加西昌旅游產品的需要,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為推動文化旅游發展,西昌注重頂層設計,強化旅游品牌建設,實施了一批文旅項目群,聯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加快建設國際陽光康養旅游目的地。從城市到鄉村,旅游產品形象大大提高,旅游環境進一步優化。
Two
一墻、一館、一劇、一街
打造特色西昌古城
復蘇古城市井氛圍(效果圖)
建昌古城保護提升項目位于西昌市中心城區,典型明清格局扇形老城,是目前西昌保存最完整的古城遺跡,已恢復建成四川最長的明代城墻。
據西昌市旅投公司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分三期建設,總占地面積525畝,其中一期占地87畝,總投資約為8.5億元。項目計劃建設邛都劇場、精品酒店、西昌藝術館群落、民俗體驗街區、餐飲及創客酒吧街、商業美食、民宿建筑、陽光特產街區等娛樂、休閑、消費、體驗區。
如何打造?據規劃,該項目將保留完整的九街十八巷的城市格局,打造“一墻、一館、一劇、一街”四大核心功能區域,以休閑文化體驗為核心內涵,以藝術傳播、文化傳承為特色體驗,包含劇場演藝、文化藝術、餐飲美食、休閑體驗、院落精品及城墻游樂等內容。
“一墻”
指文化活力老城墻。城墻上面白天作為休閑觀光的重要景點,晚上舉辦燈光秀和演出;城墻下方設置文化長廊互動,沿墻設置休閑商務消費場所等。
“一館”
指藝術館及群落。打造西昌首座高品質藝術館;打造多元表演的文藝小劇場,一方面以此為平臺扶持培育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保持劇場鮮活動力;將保留最完整的馬家大院,改造為藝術大師工作室,為本土音樂、美術、書法等藝人提供辦公創作場地,并形成政策、資金等扶持機制,推動本地藝術產業的創新和發展;打造音樂創客吧,將西昌特色民族音樂文化結合茶咖等休閑業態,衍生樂器定制銷售、學習等,打造具西昌民族風情的音樂吧,點燃古城音樂閑情,豐富夜間文娛消費,也為音樂人們提供了小型演出場地,練習場地。
“一劇”
指邛都演藝劇場。劇場位置定于安定門,原印刷廠處,展現原有衙門的形制,注入鮮活劇場業態。將古衙門與劇場結合,整體采用中式坡屋頂形式,以現代手法演繹古典韻味,與老城形成一種互動的對話關系。并且一年將演出600余場次《發現邛都》還原歷史空間的創新步入式室內史詩劇。多種演出形式并存,讓游客不僅能觀看到文化表演,還能融入,參與其中。
“一街”
指文藝休閑涌泉街。沿街店鋪招牌幌子、民族服飾、方言叫賣等,復蘇古城市井氛圍。街區匯集餐飲小吃、休閑酒吧、特色住宿、西昌特色小吃和品牌老字號。打造“一院一品”院落餐飲,融入評書、曲樂、民俗表演等演藝元素,以視、聽、聞、觸等多方位感官形式,讓游客更加直觀立體地體驗特色餐飲的文化魅力;住宿方面,分別定位高奢、精品、特色、大眾四類,滿足不同消費層次、不同喜好游客需求。超過400個床位,完美承載過夜游客量。
該項目既對古城文化進行了更新提升,又使古建筑得到有效保護,同時通過一墻、一館、一劇、一街四大文化核心理念,充分體現和展示西昌歷史與彝族文化的獨特風格,并加速西昌老城綜合風貌更新提升,有力帶動西昌旅游經濟繁榮。
Three
保護古城 打造西昌新旅游名片
建昌古城保護提升后效果圖
目前從規劃來看,建昌古城項目的發展規劃對西昌城區的發展有多方面的利好因素。
該項目主要從“保護、提升、帶動、品牌”四個方面著手,進行建昌古城的全方位的打造。從保護方面來看,年久失修的街道改造,破舊危房的搬遷,河道的整治,老城墻的修復,小到一磚一瓦到樓宇城墻,都以文物保護為出發進行建設;從提升方面來看,整體提升建昌古城的未來發展水平,將老舊的街道房屋進行原貌翻新,歷史文物修繕開發出古城更多的價值,提升整個建昌古城的文化影響力與知名度,開發出文化資源所富含的經濟價值;從帶動方面來看,帶動本地的三大產業聯動,大量的旅游度假人口進入,使得餐飲業住宿交通各大產業得到輻射發展,同時解決大量的勞動力就業,也帶動第一第二產業聯動;從品牌方面來看,打造西昌建昌古城旅游品牌,創A級景區發展多期業務,將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推向全國,形成一個全國知名的優秀文化旅游品牌,努力成為古城保護提升第一品牌。
一方面對古城區古跡進行重新梳理,對古城進行修復和提檔升級,還對收集建昌古城文物、保護古城古跡有積極作用。另一方面吸引各方關注,促進文物古跡保護;挖掘、保護和傳承文化,并且進一步發展和提升文化,形成新的文明集合體;還能促進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留存,增加古城文化底蘊。
老城區作為西昌最具文化底蘊的城市片區提檔升級景區基礎設施,增加旅游吸引力,是當前旅游發展的重點。
目前景點旅游項目單一,休閑、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不完善,留不住游客,旅游業的發展呼喚更加完善的要素配備。項目對有價值的古建筑進行保護性整治,拆除與原風貌不相符的磚混現代建筑,恢復歷史建筑,整治和修繕街巷道路;獨具情調的民宿、精品酒店,配套建設茶館、書吧、酒肆等,吸引游客留下來、住下來。
在項目建設后,不僅使古城留得住人,項目提檔升級后勢必會帶來一個全新的,有活力的,充滿人氣吸引力的建昌古城,豐富古城的可能性,為西昌市旅游資源增加一張靚麗的名片,彌補目前人文旅游缺失,留不住人的狀態,促進全域旅游的實現。
老城區目前有許多老舊失修房屋,居民生活環境較差,通過該項目,可改善古城區居民生活環境,促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項目通過拆除破舊低矮房屋,完善配套供排水等基礎設施,使古城區居民生活品質得到大大的提升;項目實施后,隨著景區的打造宣傳,游客人數的增加,充分開發利用旅游資源,調整和優化旅游產業結構,拓寬旅游產業功能,延長旅游產業鏈,發展旅游服務業,促進本地居民轉移就業,增加百姓收入,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
建昌古城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項目位于西昌市中心城區,建成后將提升西昌文化旅游水平,實現西昌全時全域旅游,成為國內知名歷史文化名城傳承保護提升標志性示范項目。同時,通過眾多文旅業態的建設運營,實現文旅精準扶貧。
總的來說,西昌建昌古城保護提升項目依托建昌古城的歷史文化和西昌的浪漫情調等獨特資源,策劃打造充滿西昌氣質的“閑情月城”。項目以建昌古城為基底,以休閑文化體驗為核心內涵,以藝術傳播、文化傳承為特色體驗,包含劇場演藝、文化藝術、餐飲美食、休閑體驗、院落精品及城墻游樂等內容。
西昌建昌古城保護提升項目,今后將設置文化活力城墻,塑造邛都歷史和休閑長廊、演藝劇場,展現古城內外一幕幕人生大戲和曾經的繁華與滄桑;藝術館及藝術群落,為本土藝人和傳承人提供交流培訓的藝術空間。此外,還有市井美食、酒吧娛樂、院落餐飲、精品住宿多業態旅游消費聚集區,讓建昌古城成為西昌又一精品旅游名片。
來源:西昌發布
Hash:b9cb6072b865780eb286587a5ab0157cb10a63fc
聲明:此文由 網羅四川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