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桐鄉|這里不止有烏鎮……
夢里水鄉、古韻悠悠,這座有著7000多年厚重歷史小鎮猶如這里的河水一般,在歲月長河中靜靜流淌……
2014年11月,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在這里拉開序幕,為這座千年古鎮注入了互聯網基因。
烏鎮自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永久會址以來,被冠以很多炫目的新稱謂:烏鎮互聯網創新發展綜合試驗區、大數據高新技術產業區、互聯網特色小鎮......各類創新資源向小鎮不斷涌來。借力互聯網賦予的新內涵,小鎮已接連引入烏鎮互聯網醫院、騰訊眾創空間、百度無人車等互聯網項目近150個。
當下的烏鎮,古樸外表下,現代互聯網氣息早已與它融合共生。
如今,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即將啟幕,烏鎮再一次成為了世界的焦點……
經歷了三屆烏鎮峰會,
世人對這個曾經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早已熟悉。
其實,你知道嗎?
在桐鄉,并不僅僅有烏鎮!
“
“古有梧桐,鳳凰來棲”。桐鄉因古時遍栽梧桐樹,寓意“梧桐之鄉”而得名。全市總面積727平方公里,轄8個鎮、3個街道,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百花地面、文化之邦”的美譽。
”
今天,小布就要帶大家去桐鄉的其他鎮、街道走走!
開發區(高橋街道)
開發區(高橋街道)位于桐鄉市東南部,素有桐鄉南大門之稱。地處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和杭州半小時經濟圈范圍,擁有高速、高鐵“雙門戶”,交通十分便捷。
通過多年的引進和培育,開發區(高橋街道)現已形成復合新材料、紡織新材料等特色優勢產業和智能制造、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并駕齊驅的發展格局,上市企業達到11家,開放水平顯著提高。已連續11年位居全省省級經濟開發區利用外資“十強”,引進了包括吉利自動變速箱、合眾新能源、雙環傳動等一批總投資超過10億元的優質大項目。與美國印第安納州移動房車制造協會、中國汽車工程協會、上海外商投資協會等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同時積極鼓勵區內企業“走出去”。
開發區(高橋街道)已成為桐鄉市招商引資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的主平臺,全區共有投產和在建企業528家,其中規上企業205家,億元企業58家。
桐城委
桐鄉市城區開發管理委員會(簡稱“桐城委”),為市政府直屬派出機構,建立中共桐鄉市城區開發工作委員會、中共桐鄉市城區開發紀律檢查工作委員會。桐鄉市城市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桐城集團”),為市政府直屬公司。桐城委和桐城集團實行集中辦公,原舊城改造辦并入桐城委(桐城集團)。
站在新的起點上,突出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的國際影響力,以更寬的視野、更高的境界、更大的氣魄,以“一盤棋”的眼光著力統籌優化城市資源配置,提升城市開發平臺能級,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傳承歷史文脈、彰顯城市文化,打造具有國際水準和江南韻味的現代化城市。
梧桐街道
“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
五代稱鄉,民國建鎮,世紀之交,撤鎮設街道。古書上說,這里“有梧桐甚大,鳳凰常集其土,故鄉以桐名”,于是任由歷史長河蜿蜒流轉,這片熱土上,“梧桐”這個名字,從未更改。
梧桐街道地處桐鄉市政府所在地,是桐鄉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中心。梧桐歷史悠久,民風淳樸,有明朝理學家程本立、清末音韻學家勞乃宣、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出版家、中華書局創辦人陸費逵、國際問題研究專家金仲華以及攝影家徐肖冰等。還有徐家墩新石器時代遺址、夏家浜明代老宅等眾多等文化遺址、文物古跡。
紡織服裝產業是梧桐街道最具地方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群,已引進了鄂爾多斯、鹿王、天山等國內外知名品牌,努力打造一流羊絨品牌基地。全街道擁有工業單位5365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2家。
鳳鳴街道
“京杭運河旁、千年古寺邊”。在桐鄉主城區西南面,一片充滿活力的街區正在產城融合的道路上飛速發展,這個街區,便是鳳鳴街道。
鳳鳴街道擁有扎實的工業基礎。目前,街道有規模以上企業80家,其中億元企業13家。街道工業園區也正著力引進高端機械制造、汽配、新特材料等產業,加快轉型發展。
鳳鳴農業產業特色鮮明。這里以養蠶和盛產小桑苗而聞名,素有“中國桑苗之鄉”、“杭白菊之鄉” 的美譽,蠶桑、杭白菊等物產馳名海內外。近年來,鳳鳴街道積極探索新型農業發展,打造精品農業、特色農業和規模農業。
鳳鳴街道人文底蘊深厚。擁有千年古剎福嚴寺,現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街道將探索PPP旅游項目開發模式和旅游地產開發模式,努力把福嚴寺景區打造成為融合佛教文化、民俗文化和農業文化的綜合性旅游景區。
濮院鎮
濮院因羊毛衫而聞名,歷史上曾以“日出萬匹綢”成為“嘉禾一巨鎮”,如今被稱為“中國毛衫第一鎮”。每年有7億件毛衫從這里流向世界各地,占全國產銷量的60%以上。
近年來,濮院以國家級特色小鎮建設為抓手,深入實施“時尚引領、市場帶動、工貿興鎮、城鄉一體”四大戰略,打造市場、產業、旅游三張名片,著力打造有中國時尚第一鎮。在中國鄉鎮綜合實力500強中列第80位, 在中國鄉鎮投資潛力500強中列第19位。
羊毛衫產業是濮院的一張金名片,這里是全國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濮院羊毛衫市場占地1.7平方公里,有14個羊毛衫成衣交易區及5個配套交易區,擁有門市部1萬多間。
古鎮旅游將成為濮院的另一張新名片。濮院歷史遺跡眾多、文化底蘊深厚,歷經889年,古鎮街區至今保存完好,這些也正成為濮院發展旅游業的寶貴資源,當前,濮院正大力推進古鎮有機更新項目,一曲時尚與古樸交融之歌在濮院大地奏響。
屠甸鎮
處處是史話,遍地是古跡。上海至杭州之間千里平疇的杭嘉湖平原上有一個小鎮——屠甸,又名石涇,是中國良諸文化的次中心,是現代著名書畫篆刻家錢君匋的故鄉。它位于桐鄉的東南隅,長山河一脈清流從鎮中緩緩淌過,境內有春秋古城址晏城、明代古墓呂大墳、桐鄉第一書院——白社書院、千年古剎寂照寺、范蠡西施泛舟地——范蠡湖等古跡,賦予小鎮許多靈性和風情。
正是這樣一座兼具生態人文優勢和交通區位優勢的小鎮,正迸發出無限的經濟活力。在規劃總用地面積3平方公里的屠甸鎮工業園區,擁有工業企業1100余家,規上企業71家,億元企業21家,基本形成了以紡織面料、毛衫服裝、機械電子和電子商務等為支柱的產業特色。全鎮涌現了爵派爾科技、星馬針織等一批精品男衫企業。依托這些優勢,屠甸正全力打造桐鄉東部的生態休閑小鎮和精品男衫名鎮。
崇福鎮
一彎碧水流,船到語兒溪。崇福古稱語溪,又名語兒,是一座有著1100多年建鎮史和1000多年建縣史的古鎮,曾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皮草名城”榮譽稱號。它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桐鄉市西部副中心。
提到產業,崇福皮草可謂享譽全球。崇福三次產業結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傳統產業以皮草和紡織為主,新興產業以節能環保產業園為平臺,現代服務業發展迅速。
“鎮”到“城”的蛻變之旅。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鎮、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嘉興市文明鎮,城市形象大為改觀。連續四年位列嘉興市十強新市鎮前列,在第二輪(2014-2016)省級小城市培育試點工作考核中獲得全優的好成績,且每年均在全省優秀小城市中名列前茅,不斷推進崇福運河古城、皮草名城、品質新城建設。
洲泉鎮
洲泉,素有“洲團千市集,水繞一線清”和“四周皆水,其中一地如錢”之美譽。至今,這里還有著桐鄉最大的濕地。這里素有“文藝之鄉”之美譽,孕育了“高桿船技”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名人趙汝愚、呂留良曾留下屐痕。
近年來,洲泉鎮先后獲評全國文明鎮、國家級生態鎮、中國化纖名鎮、中國蠶絲被名鎮等榮譽稱號。
洲泉鎮域內工業特色明顯,全鎮擁有各類企業近3000家,其中百億元企業2家(桐昆集團、新鳳鳴集團),十億元企業4家,億元企業18家,規上企業118家。
洲泉是遠近聞名的“鞋業之鄉”,起步于20世紀70年代,現聚集各種成套的成品鞋以及鞋底、鞋跟、包裝、設計等生產加工廠商400多家。
洲泉絲棉也是聞名遐邇。因養蠶業發達,洲泉的絲綿加工業隨之勃興,成為當地一項頗具特色的重要產業。2011年,洲泉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中國蠶絲被名鎮”。
大麻鎮
大麻鎮有好幾張叫得響的名片:“中國家紡布藝名鎮”和“中國沙發布生產基地”。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家紡布藝產業不僅富了大麻人民,也支撐起了大麻的塊狀經濟。
一張機,織梭光景去如飛。大麻家紡產業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以家庭作坊為主,經過30多年的蓬勃發展,布藝產業已成為全鎮工業經濟的支柱和主導產業,基本形成了以中小企業集群為基礎,特色工業功能區為支撐、專業化市場為依托的原料供應、面料織造、成品加工、印染后整理和產品設計、質量檢測、銷售為一體的主導產業和區域特色品牌。2014年,大麻鎮被評為“中國家紡布藝名鎮”,是我國早期確定的八大家紡產業集群之一,其沙發布藝產業產量名列全國第一,產品遠銷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地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河山鎮
河山因鎮區位于含山腳下東南側,四周水道環繞,河中可見含山倒影,故得名河山。先后被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星火計劃示范鎮、中國絹紡織名鎮、浙江省首個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浙江省首批低碳城鎮試點鎮等榮譽。
在上世紀80年代初,絹紡產業是河山鎮的支柱產業,到90年代被譽為“浙北第一鎮”。2014年,河山鎮正式成為浙江省首個光伏應用示范小鎮,這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2015年,河山鎮全面完成光伏發電應用示范小鎮一期工程;2016年6月底,浙江省內首座11.5MW“漁光互補”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全鎮實現光伏并網總容量17.735MW,成為全省第一個光伏應用示范小鎮。一系列項目的實施,讓河山成為桐鄉重要的光伏產業基地之一,該鎮近四分之一的規上工業產值由光伏企業創造。
如今,河山以打造全國首個光伏發電示范小鎮為抓手,繼續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光伏產業鏈條,做強做優做精光伏特色小鎮建設,全力創建幸福美麗的“大美河山”。
石門鎮
豐子愷先生說:“走了五省,經過大小百數十個碼頭,才知道我的故鄉石門灣,真是一個好地方。”石門鎮,子愷故里,桐鄉四大古鎮之一。吳根越角,春秋戰國時吳、越壘石為門,在此劃定疆界石門因此得名。
石門鎮位于桐鄉市中北部,曾獲國家級生態鎮、中國女鞋名鎮、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浙江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鄉鎮、浙江省森林城鎮、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等殊榮。
石門鎮是浙北新興鞋業鎮,歷經30多年的發展,這里集聚的大大小小的鞋企超過600家。目前以石門為主的桐鄉女鞋制造產業緊跟溫州、成都、廣州之后,全國排名第四,真皮女鞋占據了全國20%的市場。2014年,桐鄉石門鎮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協會授予“中國女鞋名鎮”的稱號。
石門高效農業蓬勃發展,現有杭白菊、特色水果等多個特色優勢產業,20多個規模農業示范基地、3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3個農業龍頭企業。2017年,烏鎮—石門省級旅游度假區申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順利通過省級初評,一個農旅結合的休閑度假地雛形初顯。
更多桐鄉之美,
等你來發現!
來源:桐鄉發布
Hash:ef99c437699703c813f2f3cadaf2e0140a15beb3
聲明:此文由 FM971桐鄉旅游之聲 分享發布,并不意味本站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 kefu@www.51kouyi.org